媒体领导必读:“中央厨房”到底是个什么梗?
导读
近几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厨房”建设取得丰富成果,不少地区媒体积极效仿,力争打造具有本地域特色的“中央厨房”。但随着运行的深入,很多媒体的“中央厨房”遇到了一些现实的困难,如资金不足、运行效果不好等问题。
那么,“中央厨房”到底是个什么梗?该不该建?应该如何建?4月20日以来,《传媒茶话会》密集对话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坤、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网宣办主任檀梅,解惑“中央厨房”应有之义。
编者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在“中央厨房”建设方面先行一步,可分别作为中央有财政补贴大厨房、行业媒体自建经济适用厨房、地方厨房代表。
解惑一:“中央厨房”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今年1月5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特别提到“中央厨房”,并指出 :“中央厨房”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大脑和神经中枢,应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
实际上,各地的“中央厨房”实践虽不尽相同,但“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全天滚动、多元覆盖”是基本共识。
“‘中央厨房’是机制不是机构。”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它是为破除‘党报党刊党台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力影响力不足’,以期‘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而形成的一套整合采编资源、聚合传播优势的机制。”
“中央厨房”实质是业务平台、技术平台、空间平台三合一的完整融合体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告诉《传媒茶话会》:“三者排序为业务平台最重、技术平台次之、空间平台最后。其中,最为重要的业务平台即新型流程运转机制,具体指激发、提升采编人员业务能力。”
《人民日报》1月11日第六版刊发的刘奇葆同志文章《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解惑二:如何确定“中央厨房”的建设重点?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强调,“中央厨房”要进行“四个一”建设:一个工作平台,一个技术支撑体系,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
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坤对《传媒茶话会》表示:《中国青年报》的 “全媒体融媒小厨”于今年3月1日开始启动,形成了一个涉及内容制作、分发传播、整合运营的机制平台,力求达到全媒体网报融合的流程再造、全媒体精准的渠道连接、全媒体移动优先的精品制作、全媒体品牌拓展的服务创新。在相关深层次机制探索中,主要进行分发流程磨合,即部门主导,三端(PC端、报纸端、移动端)融合,立足自收自支,打造经济适用型“中央厨房”。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告诉《传媒茶话会》:“目前部分媒体走进了‘中央厨房’建设误区,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采编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空间平台建设。忽略了最重要的业务平台建设,即:用新机制激发人员积极性,用新团队补偿原有团队能力不足,导致投资很大,却不见产出内容精品的实际效果。内容效果,是检验中央厨房的唯一标准,或者说,出精品才是硬道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网宣办主任檀梅告诉《传媒茶话会》:“浙报集团‘媒立方’全媒体指挥监测中心注重与采编相关的数据在线流程建设。第一是舆情监测的数据在线:制作浙江舆情地图,抓取自媒体舆论焦点,寻找新闻线索;从浙江本省、国内和国际三个维度出发,对机构媒体关注的新闻进行热点聚合和分类,确定新闻线索。第二是原创稿件数据监测:从选题到新闻生产,都实现线上跟踪,实时进行分析把控。第三是通过传播力指数:可以直观进行传播效果评估,如分析点击量、转发量、评论、点赞等。”
究其本质,“中央厨房”始终离不开人员及团队的能力补偿与升级。技术与空间能够强化信息传播效率,但没有优良的内容支撑仍会沦为鸡肋。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运行流程图
浙报集团“媒立方”环装内容生产流程
解惑三:缺钱的情况下怎么建设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人。“厨师”是否善于选料、调味、烹饪以及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视觉造型,使“精神食粮”的色、香、味、形、器、料都臻于完美。全媒体传播需要全媒体人才,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
“媒体=人才+内容+介质,人才是根本。”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告诉《传媒茶话会》,“首先,决心比资金重要,如果缺少资金,可从创新流程机制着手,社委会、编委会下定决心,对部门设置、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业务流程等进行改革,扫除弊端。其次,如有少量资金,要继续补偿人员能力,如购买设计师、动画师、音视频制作等外包服务。然后,如资金在补偿人员能力后仍有剩余,可以引进大数据能力。最后,如果资金丰厚,再进行技术平台升级、空间平台建设,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央厨房’。”
解惑四:“中央厨房”能不能常态化运行?
2015年两会,《人民日报》开始尝试利用“中央厨房”进行报道,取得良好效果。在随后到来的博鳌论坛等大事件中,又获得不错成绩。两年来,《人民日报》在试运行中逐渐成熟,但也给受众留下了“只逢大事才启用”的“节庆厨房”印象。
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中央厨房’要实现‘客户端的快、门户网站的全、报纸的深’,最终形成一种‘此长彼长’的态势。特别是要坚持移动优先,所有稿件优先供两微一端采用,让新闻快起来、活起来。常态化运行‘中央厨房’已经成为客观一种要求。”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对《传媒茶话会》表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经在常态化运行,30多个融媒体工作室,每天都在推出优质的全媒体内容。目前12个配套细则文件,即中央厨房的‘操作手册’也即将出台,中央厨房在常态化运行中越来越完备。”
浙报集团的全媒体监测指挥中心(“媒立方”)自试运行伊始,就开启了365天、24小时的常态化运行,其资源有效聚拢整合、新闻生产力不断提升,直接证明了“中央厨房”常态化运行的必要。
浙报集团“媒立方”
解惑五:“中央厨房”如何避免内容同质化?
很多人将“中央厨房”理解为“聚稿”的平台,记者将采到的新闻素材传到“中央厨房”,各媒体平台各取所需进行传播,然而,这一过程难免会出现内容同质化。
“‘中央厨房’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体系,统的是资源调度、协作采集,分的是多样化制作、个性化分发。此外,中央厨房不仅要实现内部融合,更要建立外部资源连接。所以,不仅不会同质化,而且会极大丰富产品特色。”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告诉《传媒茶话会》。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网宣办主任檀梅对《传媒茶话会》表示:“要从新闻线索阶段和稿件考核阶段进行引导把控。一是要设立不同平台的选题制作标准。二是要对同选题不同平台的稿件进行相似率对比考核。这样的初期引导与后期考察能减少内容同质化。”
解惑六:“中央厨房”应不应该成为媒体的标配?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中央厨房”就是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
“‘中央厨房’这个概念,是人民日报在2014年两会前后提出来的。2014年7月人民日报一份内参上提及BBC全媒体平台‘统一编辑部’(Unified Newsroom)建设,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融媒体中心或‘中央厨房’是一样的。目前,中央媒体和部分省级主要媒体的中央厨房建设取得了初步成绩。不过,作为‘标配’的中央厨房,建成并运行必须有人才支撑,也离不开对现有工作机制乃至观念中不相适应部分的变革。日前,建设中央厨房有点儿遍地开花的架势,可是,很多媒体的观念还停留在传播生态的‘1.0区间’,何谈中央厨房?理念先进、功能强大的中央厨房,以省(区、市)级主要媒体牵头建设,就能够满足一省之需。遍地开花,首先是人才肯定不能满足,其次是产能必定会过剩。要多一点共享,少一点小而全。”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
“‘中央厨房’应该成为所有媒体的标配。”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告诉《传媒茶话会》,“但这个标配是指总编调动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对于空间平台和技术应该因地制宜。‘中央厨房’建设始终要聚焦如何把团队激活,把跨部门、跨媒体的协作机制解决好。实际上,即使不花钱,也能建成一个初级的中央厨房,就像前两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试运行那样,虽然没有技术平台和空间平台,实际效果很好。”
“‘中央厨房’的标配不是‘大房子’,而是技术系统和线上流程的升级。如遇资金问题,可强化与央媒或省媒的合作,进行数据、技术共享。”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网宣办主任檀梅对《传媒茶话会》表示。
标配不等于完备,“中央厨房”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不能奢求“一口吃成个胖子”,还是要因地制宜做规划。
解惑七:“中央厨房”模式下,应该有怎样的人员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要因地制宜,浙报集团采用KPI的考核办法适应“中央厨房”模式下新闻生产要求,值得提倡推广。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网宣办主任檀梅告诉《传媒茶话会》:“浙报集团参考KPI(注:KPI即关键绩效指示法,是用于衡量采编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办法,首先根据采编人员工作能力进行定档定薪,一次性给予月工资收入,然后对采编人员本季度/年度完成目标情况进行排序,最后再根据排序结果合理调薪。这既能激励人员在垂直压力中做好新闻,又能将其从‘新闻民工赚工分’的焦虑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
(《传媒茶话会》粉丝群现已开通,可添加小编微信,由小编拉您进群(添加以下微信号均可:tastic-Fan、lyzy133933、zhaoxiaoxue1016),与群内传媒人探讨业务,还有不定期红包哦。)
传媒茶话会
公众号ID:cmchh001
媒体高层互助群官方公众号,
关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