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业务篇一:年轻记者,请拿起你手中的笔!
点蓝字关注我
导语
作为一名记者,如果让你列出出门采访必备物品,你的清单里会有什么?
手机、钱包、记者证、录音笔、钥匙……
等等,你的清单里有没有一支笔呢?
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录音笔能录音,手机有记事本,还要笔做什么?
一位领导眼中的优秀记者却被国家部委“教育”,原因竟是一支笔。
一篇优秀的通讯文章,来源于记者在采访本上勾勾画画。
用笔记录是一种传统,用笔记录是一种态度,用笔记记录是一种思考。
《传媒茶话会》记者节“记·事”系列,今天就从这支笔开始。
优秀记者被部委“教育” ,只因一支笔
“采访时带着笔,既是职业素养,也是起码的礼貌。”做了10多年一线记者,法制晚报记者张恩杰尤其在意笔在采访中的价值。听说《传媒茶话会》要做“拿笔”这个选题,张恩杰非常配合,“说说这事太有必要了!”
《北京商报》副总编江丽对记者用笔记录也深有感触,多年前采访中的一个细节至今难忘:很不容易争取到一次重要会议的采访机会,江丽与一名记者同行,会议结束后,相关部门领导却表达了不满,原因是在会议过程中,包括这名记者在内的几个记者一直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忙碌,让领导感觉记者对会议很不重视。“这种不认真的记者以后就别请了!”江丽回忆说,当时这位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那是一位很优秀的记者。”江丽对《传媒茶话会》说,“政府部门的作风比较严谨,更加注重用笔记录;而媒体大多是年轻记者,大家都习惯了使用电子设备,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冲突,让对方感觉你不重视,不认真。”
事实的确如此。从感官来看,隔着电脑屏幕,对方并不知道你是在记录还是在处理别的事情,在手机上记录就更糟了,动作看起来和玩游戏、刷朋友圈极其相似,会给人“你说的不好,我已经听不下去了”的感觉。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态度,将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
这几年,各类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在各种采访场合,手持录音笔的记者越来越多,拿着纸笔记录的记者越来越少。与之相伴的是记者对录音笔、录像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采访是一门艺术,边听边记录,时不时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能够打开僵持的采访环境,让对方更愿意和你交流,也许五分钟的采访,能够延长到十分钟,甚至更多。记者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是人学而不是机器学。录音笔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记者不能沦为录音笔的工具。”张恩杰对《传媒茶话会》说。
《法制晚报》记者张恩杰的采访笔记
你是那个记笔记的,还是借笔记的?
16年前,《中国质量报》发表了一篇通讯《一路颠簸到“天涯”》,这篇通讯介绍了海南环岛高速公路糟糕的质量情况,文中有这样的描写:
“车行至85公里处,西边单向高速路看起来刚刚铺好,黑色的尚未划明分道线的沥青路很是平坦。”
“距三亚尚有100公里,我们看到前方有“严禁通行”、“九所至三亚高速公路全封闭”的大字招牌及横放的路障。”
“距海口104公里的儋州、洋浦分叉路口,有一个被司机们戏称为“死亡拐角”的地方......”
“车行176公里,即到昌江(县)段,被太阳晒热的路面上,猛然扑来七八个均为10多平方米的黑色大“补丁”,叫人触目惊心。”
......
这篇通讯的作者是中国行业报协会执行秘书长刘灿国,他回忆,由于路况差,车辆一路颠簸,那次采访非常难熬,但是他坚持全程用笔在采访笔记上记录,将车辆的行驶路程、对应路况等细节详细记录下来,“记的全是细节,当时同行的记者还嘲笑我,说我老土记性差,但等到后期写稿时,同行的记者很不好意思地找我,希望借我的采访笔记,没有这些细节他没法写稿。即便现在录音设备先进,你要写好这样的稿子,最好的记录方式还是用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灿国说自己做记者多年,一直保持着用笔记录的习惯。“录音设备是好,但只能是补充,万一坏了怎么办?再说,采访对象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你一个字儿也不记,这场面上也不好看,显得你不重视对方,对方肯定也是草草打发了你。”
电子设备高效?或许你需要重新评估
很多记者认为,采访内容用录音笔录制,事后自己整理或直接找速记公司整理,效率很高。
“录音笔是线性的记录,想要查找某句话,基本要从头开听,事实上时间成本很高,而用笔记录是非线性的,方便日后查阅,在采访一些深度话题时,还可以帮助记者梳理逻辑,随时调整采访内容和方向。”张恩杰对《传媒茶话会》说。
此外,使用录音笔等电子设备容易让记者产生惰性,在采访时思维抛锚,影响采访质量。更重要的是,采访其实不只是听人说,还需要记者的观察,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周围的环境等细节,这些是电子设备无法记录的。
笔和电子设备同时记录,这是最稳妥高效的方式。
友情提醒:你知道怎么靠好习惯积累“业缘”吗?
“除了采访时用笔,我还想提醒记者要注意积累“业缘”。很多记者它有很好的“业缘”往往都是因为它有特别好的习惯,这种业缘对记者的采访、成长帮助极大。”《北京商报》副总编江丽向《传媒茶话会》表示。
总结起来,“业缘”的积累要注意以下细节:
采访前:初次接触主动亮明身份,自报家门。采访前准备充分,多了解事实,如果是采访专家学者,要对专家学者的研究有一定的了解,要避免问一些非常初级的问题。
采访中:尊重采访对象,真诚交流。
成稿后:把有关采访对象的内容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确认,避免歧义、断章取义,稿子刊发后及时向采访对象反馈。
“记者绝不能把采访对象当抹布使,用完就丢。”江丽对《传媒茶话会》说。
《传媒茶话会》评论:
采访中用笔记录,乍听起来,这是一件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小事不小。
新闻是人学,而非机器学,采访是高级的交流,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提问录音。当我们被先进的记录设备解放了双手时,是否我们也自动放空了大脑?当录音笔上的时间闪烁不停时,我们是否心甘情愿成了录音笔的附属?
拥抱变化,拥抱技术,不代表要否定原有的一切。越是变化剧烈的时代,那些优秀的职业习惯越丢不得。
一支笔,是记者对采访对象态度的直接表达;一支笔,是记者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外化表现;一支笔,也是记者对自己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提醒。
记者要记录的,不只是采访对象说了什么,还有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了什么,以及思考了什么。
采访本上,有每个记者与自己“搏斗”的痕迹。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 宫佳奇
近期热门文章
5.十九大记者招待会:我国正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