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报道中哪些“雷区”不能碰,哪些误区需避免?

周子楠 传媒茶话会 2019-09-04



11月26日,违背科学伦理的基因编辑婴儿被部分媒体当成重大科技进步加以宣传报道,遭到了公众的指责。


科技报道既不能误众,更不能误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也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不少领域产出了一大批高精尖技术成果,但是我们要准确判断国际科技格局和发展态势,正视中国科技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科技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科技报道必须要尊重事实,肯定成绩、正视差距。


在科技报道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传媒茶话会》对话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副总编辑张显峰。


错误一:科技报道缺乏科学精神


今天,国家大力提倡弘扬科学精神,为什么?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告诉《传媒茶话会》,缺乏科学精神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媒体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媒体的很多报道存在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从“水变油”风波到区块链的迷信,媒体跟风炒作、报道失实等问题屡见不鲜,何以如此?


科学精神貌似概念宽泛难以定义,实则早在 1916年,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就在他发表的《科学精神论》中提出并解释了科学精神,这也是科学精神首次出现在中文文书中。1922年,梁启超在中国科学社第七次年会上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定义,他说“有系统之真知识叫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刘亚东坦言,他理解的科学精神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的一个总称。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它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


科学精神缺失会导致科技报道出现哪些问题?


1.科技报道不冷静、不客观


科技报道的受众面一般比较窄、内容高冷,让很多科技记者感觉不到太大的成就感。于是,有的媒体会炮制耸人听闻的标题,不惜断章取义吸引受众眼球,有的会把科学家的设想报道成研究成果,有的会把实验室的研究报道成改变生活的创新产品。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副总编辑张显峰告诉《传媒茶话会》,从传播的角度看,噱头的确能引人关注,但它在传播规律上走了极端,却把科学规律、科学精神丢得一干二净。


他在大约十年前,就以《我们真有那么多“世界第一”吗》为题做过报道。


比如对区块链的报道,很多媒体既不冷静也不客观。很少有媒体能够对区块链本身做一个科学的普及,对这项技术做一个科学的介绍,而大多数媒体都是跟风炒作,说区块链如何神奇,如何能够改变社会经济的结构,造成人们对这项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深陷病态的狂热,反而不利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2.说外行话、写外行稿


科技报道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是有门槛的,科技报道又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来做的,新闻工作对科技记者的要求历来很高,大多数入职科技新闻行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将要从事这个工作的难度,科技新闻从业者一方面要求要有新闻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科学技术的背景和知识。


科技记者里有理工科学习背景的人比较少,新闻专业在现在教育体系里属于文科专业,专业教育普遍缺乏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培养,有些记者根本没有搞懂采访对象和科技话题的涉及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因为没有搞懂,因此无法跟科学家平等的对话,表述上就会说外行话。经过理工科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些东西后天恶补比较困难。


“要写出体现科学精神的报道,光懂新闻传播规律还不够,应该研究科学规律、学科规律,多懂点儿科学常识,特别是碰到吃不准的信息,千万不能想当然,要不断地采访,要问到自己彻底搞懂再去写稿子。”张显峰告诉《传媒茶话会》。


3.一家失实、千家失实


科技报道为什么会失实?因为不够专业,缺乏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批判质疑、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这些都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上世纪90年代,所谓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水变油”的报道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有一些政府高官、军方领导、甚至全国几十万的科技工作者都给水变油项目背书,媒体不断炒作,声称水变油项目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这个荒唐的假成果跟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最著名科学家为亩产4万斤粮食背书如出一辙。


刘亚东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些典型的例子,值得反思,从另一个层面恰恰说明弘扬科学精神在我们国家的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和必要性。”


怎样会从一家失实演变到千家失实?现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新闻搬运工”越来越多,一家失实,千家失实的现象多有发生。


张显峰告诉《传媒茶话会》:“究其原因,源头报道固然出了问题,但跟报的媒体没有进行基本的信息求证核验,才导致自己成了谣言扩音器。媒体跟进报道时,对基本事实和相关信源、观点进行求证性采访是必要的程序,这是做到报道客观真实的前提,否则必然以讹传讹。”


4.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技成果、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家


首先,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结合的一面,但也有分离的一面。汉语里合而为一简称科技却带来麻烦,许多人认为科学和技术差不多,普通老百姓这样认为,一些政府官员和科技系统管理工作者也这样认为。


科学是分学科的,它分应用科学、基础科学等等,有些科学是生产力,有些科学现在不是,将来有可能是,还有一些科学永远都不是。比如数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如果从实用的角度看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能期待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孪生素数猜想一旦证实,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革。但这些数论研究是不是科学?肯定是科学。


刘亚东告诉《传媒茶话会》,科学是解密自然奥秘、解释自然规律,并不是以促进生产力为目的,开展这些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人类的天性使然。促进生产力只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派生效应,如果只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审视科学,那是对科学的矮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多的科技成果,于是就认为我们公民素养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很大提高,不需要再继续努力了,实则不然。从短期看,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是会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但它注定不会走得长远,弘扬科学精神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努力的过程。科学精神也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具备了很多科学精神,但是也不能成为科学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也有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错误二:措辞不慎踏坑


科技是发展的,进步是阶段性的,科学永远是探索前进的过程,只有更新没有最新。科技报道中应该慎重使用一些过度肯定的词汇,比如“世界第一”“填补空白”“全球领先”“最强”“巨大”“弯道超车”之类。


科技报道一定要有一说一。


科技报道用词既要科学严谨,又要通俗亲和,这里面分寸的拿捏至关重要。这两方面经常是矛盾的,过分强调了严谨,就会让报道过于生涩,过分照顾了通俗,报道又会出现说外行话、不严谨的情况。“好的科技报道一定是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作为一个科技记者这是最难的地方。”刘亚东告诉《传媒茶话会》。


错误三:涉密内容被利用


有些记者在采写科技报道时,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防泄密念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酿成大的泄密事件。


牵扯涉密内容的报道都必须慎之又慎,一般涉密单位都有保密要求,涉密内容都有保密等级,有的核心信息一旦不慎披露可能会对研究者、企业甚至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涉密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公开宣传报道前应当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这一环节在这类科技报道中不能省。这既是对国家秘密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报道内容的负责。

 


错误四:将首创、领先等同于科技精尖、高端


记者总爱挖掘“首创”“填补空白”等关键词,好像非首创不能彰显科技成果之精尖,非领先不能表达科研水平之高端。实则在科技报道中,“世界第一”“填补空白”“全球领先”“最强”“巨大”“弯道超车”“首创”之类的词汇的使用一定要慎重。

 

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段伟文曾在科技日报一篇题为《面对“填补空白”的追问,他们回答得很克制》中表示,不论是成果发表、项目验收还是结果呈现,对科研成果的准确发布和如实介绍既是科学共同体相互信任的基石,也是公众感知科技发展、国家衡量创新成效的依据。倘若在成果和数据上虚报,不实事求是,不仅会颠覆科学研究的前提,贻误创新发展的机遇,而且是对公众的蓄意误导,对国家的恶性欺诈,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出"怎样写出一篇自带避雷效果的科技报道?",敬请关注。

编辑 | 刘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一门全新的消费经济理论



我们将综合留言走心程度和获点赞数(不低于15个),从每日留言中选出一位茶粉,送上一本精美书籍。每日获奖名单将在次日推文文末公布,请大家及时关注。


昨日获奖读者:L云华,请联系《传媒茶话会》小编茶茶(微信:cmchh2)领取奖品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基因编辑婴儿引热议,科技报道怎样才能不闹笑话?
2.高级黑低级红的十种逻辑,远离这些坑货!

3.玩转短视频,行业媒体该怎么做?

4.6招良方让会议新闻写出“新”意

5.879万用户,月活110万,这家省级日报APP吸粉全靠这个!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介绍各媒体经验做法的文章均属于行业研究,不收取任何费用,望大家监督。另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