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你好,卢新宁

严红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人社部网站3月19日消息,国务院任命卢新宁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消息迅速传开,有人感叹“这一波任免,刷屏的却只有卢新宁一人”。

 

身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的她总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年,创办人民时评,关注时事热点,改变人民日报一贯写评论员文章的单调格局;创办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版观点版,打响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品牌;同时,她在新媒体舆论阵地开疆拓土,主持《你好,明天》微博栏目,让人民日报评论员直接与亿万网民对话……从业28载,65篇大评论字字心血,不甘平庸,不计得失,不惧微词。

 

这位令人尊敬的《传媒茶话会》的老朋友,在半百之年南下香江,想必她会依然不舍挥洒过激情与汗水的传媒阵地。

 

她与《传媒茶话会》的缘分始于《传媒茶话会》诞生的那一刻。

 

2017年1月15日,《传媒茶话会》媒体高层互助群组织100位社长总编等传统媒体高管,走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卢新宁热情接待,并作了《主流媒体如何守住话语权》的分享。她指出,“话语权依然在我,防守者没有前途”。

 

而这次活动也是《传媒茶话会》推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传媒茶话会》独家发表《你好,卢新宁》一文,深度总结她的“爱过”和“写过”,并以此送这位老友南下香江,祝她再续人生华章。



《你好,明天》这档人民日报官微的名栏目,有激浊扬清,有指点江山,也有暖心问候,成为微博网友们追看的热点。这背后,有卢新宁带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的开疆拓土。据接近评论部的人士说,其中很多条都是卢新宁亲自操刀。


她习惯见面说“你好”,她称自己为“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媒体称她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历史上第一位女“掌门人”。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卢新宁


今日,卢新宁担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的消息传来,各方瞩目。作为一个长期仰视遥望卢新宁的小“粉丝”,在自己的偶像即将远离媒体之际,我试图从细碎的文字出发,从网上纷杂的材料入手,抽丝剥茧,素描一个全面的卢新宁。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句荣毅仁先生推崇的做人原则,曾被卢新宁称之为做评论的价值追求。着眼大局,脚踏实地,视角宏阔,也不失为她做人做事的写照。


她创立直面民生热点的人民时评,

她开拓140字微博网评的语言新风,

她倡导从政治宣传转向政治传播,

她推动媒体从“相加”到“相融”,

……


卢新宁的一次次成长与转型,无不具典范意义。

 


从“天马行空”到“排山倒海”

击中时代绷得最紧的弦

 

生于1966年12月,22岁北大中文系毕业,25岁获得文学硕士。


带着年轻人的冲劲与闯劲,1991年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出,卢新宁便一头扎进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 。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教育文化的巨大变迁,在这座时代的新闻“富矿”里,她一干就是13年。


多年后,回望那段记者岁月,她用“天马行空”来形容。


她曾用一个月的时间重走长征路,开了一个专栏,沿途发回《走近长征、走近一个民族的象征 》等十几篇报道。


三峡大坝合龙前,主动请缨去一线采访,半个月间逆江而上,有时住在猪圈边,写出一个整版报道《三峡文物大抢救》。


13年记者生涯后,她又担任11年评论员,后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28年世事移易,工作岗位不断变化,卢新宁不变的似乎是激情。


她说:“相信激情会护佑生命的意义,让你所遇到的每一天有所不同,最终让你与众不同。”


2012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期待她回母校讲几句。她向学长朋友征询建议,他们都无一例外,支持卢新宁向年轻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无心插柳,这篇充满激情的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广为流传,成为很多90后、00后认识她的一个契机。


▲《见字如面》嘉宾陈数朗诵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一文


但是,熟悉她的人告诉我:“那篇工作之外的即兴演讲,远远无法代表卢新宁。她的切面很多,她笔下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凝聚起百姓民心,注解着中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从2004年起,卢新宁调去评论部,就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面。“相比当记者时的‘天马行空’, 我更喜欢评论部这种节奏。排山倒海的任务日复一日地紧逼,让责任的弓弦枕戈待旦,也让世俗的欲念寸草难生。”她曾这样感慨。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全国哀悼日,卢新宁满含激情写下社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催人泪下更催人奋进,让人感受全新的文风,被列为中华经典散文名篇。


至今,她评论里话语仍被许多人记起:历史会证明,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世界将看到,“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据2012年的文章《党报评论“女主笔”》显示,卢新宁5年4次获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她所写网络时评《‘‘华南虎事件’能否成为一个契机》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评论奖,被网民评为“打虎英雄”,并以60多万张的高票,被评为当年人民网十大网评员之首。


她以笔为“箭”,打捞沉默的声音,“击中时代绷得最紧的弦”。

 


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

练就与几亿网民对话的本领

 

没有独树一帜的创新,就不会有党报评论勇立潮头的引领。


创办人民时评专栏,开拓新闻评论板块,主动引导社会热点;开辟要论改革试验田,推出本报评论部文章,打造政论新品牌;进军新媒体战场,为法人微博写微评,练就与几亿网民对话本领;创办新闻评论版,整合各方资源,抢占舆论制高点……在观点竞争日益惨烈、新兴媒体“狼真的来了”的大形势下,卢新宁带领评论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到评论部第二年,正赶上《人民日报》扩版,卢新宁力倡创办新闻时评专栏。


“热点事件,往往都牵连着百姓利益的痛点、现实矛盾的焦点。党中央机关报不能不触碰热点,回避问题就是回避责任。”


2005年春,开栏之作《“圆明园防渗”的象征意义》一炮打响。


两年后,当“人民时评”全票当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让卢新宁和同事们欣喜的,不只是新闻业务上的开拓与收获,更是“寻求党心与民意的共鸣”党报评论价值的实现。


她笔耕不辍,主持撰写了一系列任仲平文章,《北京,新征程的又一个起点——写在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之际》《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写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等等。


除了将经典品牌栏目发扬光大,评论部积极布局新媒体平台。2012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开通,评论部主创微博“微评论”,参与“你好,明天”等栏目写作。卢新宁亲自操刀的几条微博,都获得数万次的转发,成为当日微博转发之王。


“大事接二连三、任务排山倒海。”2013年,是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版元年,也是评论部“要论创新年”。这一年,评论部在人民日报新闻方阵的整体进步中,日夜兼程一路狂奔,以235块评论版面、257篇本报评论员文章、75篇本报评论部文章,以百分之百的工作增量,在舆论场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在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版面中名列第二。


网友评价她操刀的评论:“文笔激昂,气势磅礴”“满是豪情,满是力量”。


“豪情”这个常常用来形容男子汉的词,用到卢新宁身上,也丝毫不违和。


她有大思考。卢新宁认为,要改变刻板陈旧的政治话语体系,推动党报要论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的转变。


这种改变,自然难度极大、障碍不小。然而努力就有成效。2014年元旦社论《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创造了自媒体场域大量转发的纪录。


党报社论,在观点市场的自由竞争中胜出,它告诉我们,鼓起创新勇气,一切皆有可能。


2012年,作为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表感言时,卢新宁以《重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为题指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相互叠加的新时代的到来,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一个日益峻切的课题是,必须加快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重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


不管是在纸媒生产中,还是在新媒体舆论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该是党报始终不渝的生命线。


面对全媒体的受众,我们如何根据舆论阵地的变化,完善自己的主流叙述?


卢新宁摸索出主流叙述的新表达:不是说大话、空话、硬话,也不是小清新小时代小感怀;不是自娱自乐,也不是媚俗迎合。


这种“主流叙述”,要有“为党立言”“凝聚共识”的政治定力,也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话语魅力。


“有人说,国家的尺度就是我们的尺度。另一方面,我们的开拓又何尝不是国家的开拓?”从七八条枪的小微部门,到19人的“发展中国家”,卢新宁带领着评论部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队伍,始终怀抱不变的理想,始终追求党心民意的激荡。

 


推动媒体“相加”到“相融”

变“惊险的跳跃”成“光荣的跳跃”

 

2014年,是媒体融合被确立为国家战略的“融合元年”。


这一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短短几个月后,卢新宁受命主持建设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是什么模样的?开始人们心中都没有答案。


如果说卢新宁13年的记者生涯诠释的是“激情”,10余年的评论写作诠释的是“豪情”,那么转身接受重任,她身上闪烁出的是坚韧不拔的“柔情”。她以对媒体发展格局的深切关照, 融入到中央厨房的建设中。


她在融合发展的“无人区”探索,推进主流媒体跨过“相加”到“相融”,变“惊险的跳跃”成为“光荣的跳跃”。


如今,“中央厨房”成为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策采编发流程再造的融合发展中枢神经。许多前去考察学习的媒体同行,回来后都用“惊叹”两个字来形容。许多传统媒体人也逐渐校准了评价的眼光,主动拥抱这种变化带来的变革。


2016年10月,卢新宁倡导在人民日报构建“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金台点兵》等45个融媒体工作室,成了人民日报内容创新的“小岗村”。


媒体同行谈起来,都钦佩于她不断冲破自我设限,成为融合发展领域“灵魂”式的人物。她的每一次公开演讲,也都成为旗舰和引领。


2017年5月8日,卢新宁在《新闻战线》发表文章,探讨如何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


2018年9月10日,媒体精英再聚鹏城,卢新宁指出,媒体融合“合而为一”,要在三项工作下功夫。


我曾经有幸现场聆听,去年12月,她在首届中国新媒体大会上的发言。优雅的短发,淡棕色开衫,没有职业套装的衣着,却自带静水流深的气场。



印象深刻,她谈及几年来的融合实践,就像是在互联网传播的大海中学游泳,体会到了水深水浅,也感受到了水温几何。这番形象的比喻,像是一段含蓄的内心独白。


她在媒体融合火热建设的当下,依旧保持着极其冷静的清醒。我想,这或许得益于她多年评论的积淀,让她总是能够抽离出来,用理性客观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


“一个新的传播介质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 用了14个月,微信只用了10个月。”


她引用学者的统计谈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颠覆了最有想象力的预言家的想象。”


这也让我想起了,她在《新闻战线》署名文章中的一段自述:“1991年我大学毕业刚进人民日报时,对于老夜班编辑的茶缸印象深刻。大茶缸里浓重的茶垢,沉淀着党报工作者煎熬着心血办报的无私奉献;同时也提示着传统媒体几十年如一日波澜不惊的生产方式。”


她以特有的敏锐观察,提出媒体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有着惊人的能量。

正如她所喜欢的茨威格所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写的那样,“那些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殿堂的人们,无一不是以强烈的个人意志与跌宕的历史宿命碰撞,成就一代伟业。”


下一站的卢新宁,你好!


编辑 | 刘娟


欢迎媒体人和新闻爱好者进群交流!!

通过扫码无法进群的粉丝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们将综合留言走心程度和获点赞数(不低于15个),从每日留言中选出一位茶粉,送上一本精美书籍。每日获奖名单将在次日推文文末公布,请大家及时关注。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成立入选“2018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2.打着媒体旗号就敢采访?遇上这种“记者”直接报警!

3.调查显示:七成媒体用图片被起诉索赔,原因竟是它!!

4.记者境界:小记者写事,大记者写势

5.保护版权后,这些媒体影响力不降反升!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R8OUY8Z4】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