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媒体平台如何中看又中用?看这家主流媒体新实践!

刘娟 宋婧 传媒茶话会 2019-09-03

3月26日,首都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现场会暨第84期“记者大讲堂”会议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召开,这是中国记协今年首次在记协总部之外举办“记者大讲堂”活动。《传媒茶话会》受邀参加。


从2015年开始,中国教育报刊社便开始探索媒体融合之路,成立中央编辑部,统筹推进媒体融合。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该社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新模式”。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教育报刊社在推进媒体融合方面,大胆探索建设全媒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才是一家传统的中央部委机关报向一流新型主流教育媒体稳步快速地转型的示范。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有何新意?与一般的融媒体平台有何差异?


26日下午,《传媒茶话会》走进该社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探寻主流教育媒体打造融媒体平台的秘密。




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三大特点:

常态、移动、直播


“我们已经形成了三创、四融、五统、六全、七位一体的媒体深度融合新模式。”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在会上表示。


据翟博介绍,“三创”是指通过创新驱动,建立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实现媒体“四融合”(报、网、端、微全面一体化)。具体而言就是创新体制,建立一体化融合发展体制,中央编辑部实现常态化,全天候运行;创新机制,建立一体化媒体深度融合运行机制,建立教育媒体“智融平台”,实现“四大融合”;创新产品,打造一流新型主流教育媒体,建设国内一流教育行业媒体平台。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编辑部由3块区域构成,中心区域为指挥大厅,西侧为工作区,东侧则为演播区。


在指挥大厅,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兼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周飞结合3个大厅的功能,向我们介绍了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如果把中央编辑部空间平台比作一个人,指挥大厅就是最强大脑,西侧的工作区和东侧的演播区,便是左膀右臂。


近年来,融媒体中心成为了媒体融合的标配,但在实践过程中,融媒体中心的实用性饱受诟病。


“我们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第一个特点就是常态运行,我们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把融媒体平台运用起来。”周飞表示,从今年3月1日至今,指挥大厅每天上午都有中国教育报刊社领导坐镇,社党委、编委会成员和各编辑部、新媒体端、网站的同事们一起在这里进行舆情研判、选题策划、任务分派、稿件分发、传播评估等工作。

 

“第二个特点是移动优先,这是中国教育报刊社在推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周飞解释道,西侧的工作区以及指挥大厅两旁的值班室,主要由新媒体移动端同事使用。“我们希望报刊社的稿件,无论来自本部、记者站或是其他渠道,第一时间都能在网站、新媒体端发布。”

 

“第三个特点是直播引领,中国教育报刊社把视频作为我们未来的一个优先发展方向。”据周飞介绍,位于中央编辑部指挥大厅东侧的演播区,今年3月1日刚刚投入运行,中国教育报刊社为其配备了全高清四讯道的摄像设备和一个虚拟演播室。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刊社邀请了20多位代表委员在演播区做了12场访谈。这12场访谈的内容,除了直播,还被做成了消息、深度报道、短视频、小视频、今日头条微头条访谈和H5等各种内容产品。


“12场融媒体访谈生成的内容产品全网点击量超过1000万,可以说明视频对内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所以视频是我们下一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周飞表示。

 


“七位一体”优化再造采编流程

实现“五统”“六全”


“七位一体指的是,中央编辑部智融平台集舆、策、采、编、发、传、评等七大采编流程于一体。”周飞进一步解释。


舆,就是指舆情搜集。中央编辑部技术平台基于专业的教育大数据平台,智能探测行业的热点、预警线索,追踪专题事件,让大数据技术与线上选题报道结合。


“每周一的新闻选题会、每天的采前会都是基于搜集的舆情信息。”周飞表示。


策采编发,是传统意义上媒体生产的核心环节。


策,就是指舆情研判,每天重点选题数据,各个编辑部、部门报题都会显示在大屏幕上,供大家研判。


采,不同渠道的来稿情况,都会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


编,展示各个渠道稿件进入取用或待编、待审的情况,供各媒体终端选用。


发,提供最新签发稿件数据,报网端微不同渠道发稿情况,都会以列表和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传,就是传播推广。展示报刊社报道的传播力排行榜、稿件详情、重点媒体转载情况、月度稿件影响力情况等。


评,就是质量监督。未来将探索把传播数据引入到报纸、网站和客户端等不同媒体形态考核评价环节。


采编流程优化重构后,“五统”“六全”的体制机制则得以实现。


据翟博介绍,“五统筹”指统人、统事、统流程、统内容、统资源。


统人就是社长挂帅,统领6支队伍,记者、中央编辑部编辑、评论员、媒体编辑、新媒体技术编辑和传播推广人员;统事,社领导分工协作,社长总编辑坐定主持中央编辑部新闻选题会和采前会,策划重点选题,部署任务分工;统流程,中央编辑部全程掌握“舆、策、采、编、发、传、评”的各个环节;统内容,中央编辑部统摄重点选题内容,审核重要稿件,借助全新智融平台将新闻线索、舆情研判结果以及采编的稿件、图片、视频等各种素材汇总到中央稿库,供不同终端发布;统资源,统筹全社内容资源、用户资源、渠道资源和媒体资源。

 

翟博表示,“六全工作机制指”是指全员、全网、全渠道、全平台、全流程、全天候。


全员,中央编辑部统一指挥调度旗下两报四刊三网一端采编人员;全网,纸媒、网媒、客户端以及移动端深度融合一起运作;全渠道,与今日头条等众多社会化移动资讯平台、视频平台合作;全平台,充分发挥报刊网端微各平台优势,打造立体化新闻传播格局;全流程,生产流程每个环节落实到人,确保运行流畅;全天候,只要有新闻发生,中央编辑部随时采访、随时发稿、随时传播。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转型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新时期,进入了全媒体的新时代。如何顺应媒体融合新趋势,加快转型发展和深度融合,在当前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中破茧而出?如何科学谋划全社改革发展的战略格局,实现媒体布局和未来愿景,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面临的全新课题和战略选择。”翟博说。

 


未来发展方向:“新闻+服务”“数据+服务”

 

当今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简单的新闻资讯已经不是刚需。那么作为行业媒体如何取得用户?


“最关键的是提升服务能力。抓住用户需求,深耕行业,去打造有自身特点的新闻平台,这才是未来转型融合的方向。而这一转型的基础,是服务。”周飞介绍,中国教育报刊社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方面适应媒体融合大形势,着力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服务,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打造更多更好地走向行业深处、市场深处的服务型产品,满足教育部门、学校及广大师生、家长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孵化立体化的产品结构,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中国教育报刊社提供了4点未来发展的思路,值得行业媒体研究借鉴:

 

1.中教传媒智库。生成基于媒体传播、数据分析,与互联网产品开发融合的新型教育智库产品,为各级教育决策者提供行业情报和信息服务。

 

2.好老师成长学院。开发基于移动端的语音课程,把课堂送到教师、家长用户身边。

 

3.视频直播产品。开展”直播+教育培训“”直播+教育会议“”直播+教育讲座“”直播+教育新闻“等多种业务,为教师、家长学习提供线上知识服务渠道。

 

4.行业垂直服务平台。搭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展示平台、中国教育人才库等,深度服务特定的教育用户。


欢迎媒体人和新闻爱好者进群交流!!


通过扫码无法进群的粉丝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我们将综合留言走心程度和获点赞数(不低于15个),从每日留言中选出一位茶粉,送上一本精美书籍。每日获奖名单将在次日推文文末公布,请大家及时关注。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新浪非法转载76篇文章判赔36.58万元,“千字千元”高还是低?

2.舆论监督怎么让市民高兴政府满意?“周一见”!

3.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成立入选“2018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4.打着媒体旗号就敢采访?遇上这种“记者”直接报警!

5.调查显示:七成媒体用图片被起诉索赔,原因竟是它!!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8BNV03F】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