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媒体人如何做公众号?“牛弹琴”这样说!

宋婧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最睿智地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传播正能量”,这是“牛弹琴”的初心。

不知道的人也许会以为,这是一个讲国际时事还挺有趣的草根公号。知道的人知道,这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讲故事。
近日,《传媒茶话会》独家对话“牛弹琴”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给大家带来“牛弹琴”公号写作运维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不想看文字?我们读给你听呀~~


传媒茶话会

为什么要办“牛弹琴”这个公号?

牛弹琴

这个问题,其实好多朋友也问过,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怪怪的,这跟当时的心态有关,要好玩嘛,也是某种自嘲。 


我当时从美国当常驻记者回来,正好赶上新媒体蓬勃发展。当时有一种说法,所谓一些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基本都是一两个岁数挺资深的领导,指挥几个不太年轻的编辑,去编东西给小年轻看。所以,办不好也正常。 


这当然只是嘲讽,有些也不是这样的,但在那个时候,不少媒体,包括不少知名大媒体的微信公号,确实也差不多,自娱自乐,点击量也很少,有的只有几百,真的挺寒碜的。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我就想,既然现在都那么重视新媒体、我本身就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为什么不自己直接下大海闯荡试验呢。索性,我开一个微信公号,从实践中摸索,也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 


当时也按要求报备了,领导们都很鼓励,还打趣要我勇敢闯。我自己开玩笑,争取不死在沙滩上。其实,心里也是有一些不服气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本身就从事文字工作,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直接面对受众,看看我们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有没有这种能力站在新媒体的舞台上,不借助单位名气和地位,看看会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传媒茶话会

牛弹琴“从0到10万+”走了多长的路?

牛弹琴

坦率地说,刚开始,也是有一些落差的。以前给单位写稿子,往往一写出来后,很多媒体会转载引用,网上百度一大堆,心里多少有一点成就感。但写牛弹琴,一开始,读者也不知道你是哪根葱,我也从来不亮明自己的单位身份,点击量是相当有限的。 


但越是这样,越不服气。难道传统媒体的一个老编辑出来做新媒体,做出10万+这么难吗?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上下摸索。


比如研究标题的变化,什么样的标题更好?怎样写才能更灵动?怎样更有深度和内涵?怎样别人才会转? 


看似很简单,但也都是学问,然后慢慢就有变化了。比如,文风要有所变化,至少更灵动、轻松、活泼一些,当然,能幽默就更好了。 


还有,就是迅速作出反应。微信一般一天只能发一次稿,当重大事件出来时,反应快就很占先机了,如果文章还不错,就可迅速得到广泛传播。 


在摸索的进程中,突然有一天,一篇文章就10万+了。然后,不断总结规律,现在10万+很多,表面上看好像有点容易,但实际上也是甘苦自知。


现在,我也是两种方式发稿,如果写专栏,写报道,还是那种比较正规严谨的文字,讲究起承转合和逻辑性;发微信,则天马行空一点,我自嘲是口水文章、意识流。 


有人说我现在是左右互搏,我认为没这个本事,就跟写以前的人写文言文和白话文一样,我不过是两种写法而已。但这也提醒我,为什么很多传统机构新媒体不行,你把报刊上的文章直接搬到微信上,也不做一些调整,这怎么能行?但这样的情况,在微信上还比比皆是。



传媒茶话会

路程坎坷,但经验颇多。您总结的新媒体传播规律可愿与赶路人一道分享?

牛弹琴

新媒体传播,有它自己的一些规律,我总觉得,只要掌握好规律,哪怕是刚刚入职的同行,也能很快在新媒体工作中取得很好的表现。 


比如标题,可能成功的一半,来源于标题。在新媒体时代,标题基本都是折叠的,下面内容再精彩,标题不打动人,没有让人阅读的欲望,再好的内容也无法传播。做标题有一些讲究,如果标题很啰嗦,大家就没兴趣阅读了。如果我们把标题做得很灵动,点到不说破,留一点韵味,可能就更有传播性。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这篇现象级的微信传播案例,其实就是我和几个小伙伴做的,这也被很多朋友称之为“刚刚体”。“刚刚体”看似偶然,实则也是必然。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用刚刚?其实,用“快讯”替代“刚刚”,就不行吗?肯定可以的,但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口语化的传播,“刚刚”更自然、直接,也有某种贴近感,更有助于新媒体的传播。 


就好比朋友间聊天,谈起一件大事,一般都不会说“快讯,有这么一件大事……”,而会说,“刚刚,有这么一件大事……” 


还有,我们过去一年,和小伙伴推出了“一字标题”(不是在牛弹琴),标题就一个字,从甲骨文、金文里的字形说起,一直说到唐诗宋词元曲里的这个字,最后谈这个字在当今的独特的内涵。 


很有意思的一个系列,100多篇了吧。上级领导部门多次表扬这种创新,觉得很有品位。 


一些企业也纷纷找过来合作,要求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字,30万一个字,现在还都必须排队。当然,采编经营两分开,但一个创新产品,既有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在我们这里,比比皆是。 


别看一两个词语的选择,有的时候,我可以很清楚地判断,你主要是从事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写作。不同的氛围有微妙的不同,有时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然,有一点必须要说的,不能标题党。可以创新,但不能为了点击量而点击量,然后各种标题党,标题党肯定会提高点击量,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必然会造成品位缺失,甚至带来严重负面效果。 


内容,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一直认为是内容为王,但内容绝对不仅仅只有文字,还包括图片、图表、视频、排版等。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叙述风格,但好的叙述方式,肯定不能平铺直叙,这跟说相声一样,相声每隔一段时间,你得抖个包袱,不断地提升大家阅读的一个兴趣。读完了之后还能有所思考,很多好的新媒体文章,其实正是这样子的。 


简单总结一下: 


不要一本正经,要轻快幽默。

不要平铺直叙,要娓娓道来。

不要做转述者,要做讲述者。

其实就是一个字——“动”,“动脚、动眼、动脑、动笔”。 


这些经验,很多就来自我在牛弹琴的实践。指挥大家去做,和自己亲自去做,感觉还是不大一样的。然后,这些经验也运用到工作中去,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传媒茶话会

你之前说到要表达幽默,你是个幽默的人吗?牛弹琴在严肃时政媒体万军之中如何成为诙谐自在的轻骑先锋?

牛弹琴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转型过程。坦率地说,我不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但我们看演讲,一般好的演讲,往往都有很幽默的内容。其实,新媒体文章也是这样。 


我们毕竟不是做严肃新闻报道,当然,该沉重的时候沉重,该严肃的时候必须严肃,需要一锤定音的时候就必须亮出坚决的态度。 


但更多时候,生活已经够沉重了,我们不如轻松一些。这个世界,其实很精彩的,喜怒哀乐,有怒有爱,更有喜有乐。换一个角度看,我们生活在最幸福的时代,有什么理由不以更开放、更轻松、更自信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同时,新媒体本身就是一种“轻”的传播,幽默的表达,更适合这个气场。还是拿“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作例子,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回复,而不是很轻松、很接地气地和读者打成一片,这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传播。 


所以,心态要转变。 


别以为你多了不起,最了不起的是群众,是受众。如果我们高高在上,表达不接地气,那就肯定得不到受众的认同,就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但如果我们转变一下,和受众打成一片,从他们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多去报道相关问题,那受众会很惊奇:“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媒体!”原来他们接触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编辑。


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很好的一种人设,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肯定也就有了。



传媒茶话会

2014年,牛弹琴发了一篇文章,当时被抄袭,被洗稿,被改得面目全非,特别愤怒。现在,牛弹琴如何看待版权问题?

牛弹琴

版权问题,在新媒体领域是共通的问题。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一些网站转载,也没有注明来源,甚至来源是一个我不认识名字。这是侵权啊,真是让人叹气。 


更让人叹气的,有些文章被改头换面,变成标题党,把整个意思都弄拧了。别人以为是牛弹琴的,但实际上跟牛弹琴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有时真让人愤怒,抄也要有个抄的基本准则不是嘛,有些人,把良心都抄没了。 


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以前,微信没有原创保护,记得有一年,有一篇文章被某中央媒体微信全文转载了,至少几百万的点击量吧。让我很惊讶的是,竟然没标牛弹琴的来源,以至于后来铺天盖地的转载文章,都说文章来源于该媒体,没牛弹琴一丝一毫关系。

后来该新媒体的负责人跟我说,他也很讶异,为什么编辑来源都不标一下。后来他们的小编告诉他:觉得“牛弹琴”这个名字不严肃,所以就去掉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因为文章里面用了一个调侃性的词语“万邦来朝”,后来围绕着这个词,还闹起了笔墨官司,不少文章批评这家中央媒体胡乱用词。我跟对方开玩笑:你们活该,谁叫你们不注明来源。当然,大家以后都是很好的朋友,很多中央媒体的新媒体运营,都有独到之处,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现在,微信也有了原创保护。我们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进步也是显著的。当然,我还是要说,有些人喜欢洗稿,但洗稿也要有洗稿的基本规范,你们洗我的稿子,也算是看得起我,但还是要尊重事实,别洗错了事实,歪曲了内容,让别人背锅,做人还是要讲良心的。



传媒茶话会

牛弹琴作为你的个人的公号,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你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呢?

牛弹琴

你们基本上可以看到,我每次发稿都在早上,一般来说是7点钟左右。因为只有早上的时间属于自己。 


毕竟还有单位的一摊工作,我也自觉要避嫌。我现在一般5点起床,在7点左右上班前写完。其实很多内容大家一看,也知道都是刚写的,因为这个新闻事件还“热和着”呢,然后去上班。 


最后一趟班车是7:05,赶不上就得坐一个钟头的地铁了。所以,我早上都是高度紧张的,快一点,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写完,再慢不能突破这个生死线啊。往往一看班车时间快到了,没办法,原来还想长篇大论的,必须要长话短说,原来想讲十点的,最多也就只能讲三点了。 


还有一个,我很惭愧的地方。因为写得快,别字、错句就多,有时候很难为情的,写出这种口水文章来,基本功不行啊。后来脸皮也厚了,我提供的主要是思维、思想,文字错误,大家也会谅解的。


从这个角度看,第一,做新媒体的人,脸皮必须得厚;第二,做新媒体的人,还要有应变的能力;第三,最重要的,新闻系的学生也别为工作发愁,没有编辑把关,你看文章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编辑的工作还是不可或缺的!



传媒茶话会

牛弹琴几乎见证着北京每一天的日出,不觉得累吗?

牛弹琴

唉,老母鸡钻栅栏——进退两难。做吧,确实有点牵扯精力;不做吧,确实太可惜。 


我也非常感谢很多领导、师长、朋友,还有自己的家人,他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当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严厉的鞭策和批评,这种批评,我更是非常感激。没有这些鞭策和批评,牛弹琴就走不到现在。 


当然,退一步说,码字确实有点苦,但这不是我最苦的时候。最苦最累的时候,是我驻外的时候,尤其是在驻耶路撒冷和华盛顿的时候。 


每天,各种各样忙不完的工作。我在耶路撒冷工作的时候,正是巴以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三天两头的爆炸,有时候在家里听到“哐当”一声,肯定又自杀式爆炸了,走出去一看,就是血肉模糊的场景。刚开始还各种恶心、不适应,后来也有点麻木了,有一次,正在理发呢,剪到一半,爆炸了,赶紧飞奔去采访报道了…… 


2006年到了美国以为好一点了,哪知道2008年正好赶上国际金融危机,三天两头各种崩盘,美国各种紧急救市,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作为驻外记者,我们要写中英文,中文要写快讯、简讯、详讯、综述、新闻分析、评论、特写,英文还有更多的滚动,往往写到你看着电脑,就像看着前世的冤家。 


那是真苦,所有记者中,毫不夸张,最辛苦的就是新华社的记者了。当时我们特别羡慕报纸记者,报纸有版面啊,你写太多也没那么多版面,过了截稿时间就也不用忙了。哪像新华社,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发稿时间的限制,你就是一个发稿机器。 


所以说,新华社是最有新媒体基因的;所以,我相信,新华社办好新媒体是不用有任何怀疑的。




传媒茶话会

以前别人不知道,觉得牛弹琴就是个草根公号。如今很多人知道了,牛弹琴的主笔系主流媒体出身。领导也开始重视,读者也开始关注,会不会有压力呢?


牛弹琴

坦率地说,有时候压力山大。 


曾经想过不做了,我也轻松轻松。 


但有领导就批评,你这样不做了,太可惜,那么多乱糟糟就更有市场了。与其这样,让更准确的事实,让更正能量的表达来占领市场,也是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一点微末贡献。 


我特别感谢各级领导的宽容和鼓励,没有这种宽容和鼓励,我就不敢去做;但更感谢鞭策和批评,没有这种鞭策和批评,我更不知道怎么做得更好。 


随着牛弹琴影响的增大,我也深刻地反省,它既是我的声音,仍旧要真诚,要接地气;但它也不仅仅是我的声音,毕竟也有不少的粉丝,绝对不能信口开河,更要有坚守,有良知,传递好正能量。



传媒茶话会

曾有人说:“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三天不读书,好友知道;一个月不读书,大家都知道了。”写东西,肚子里要有墨水。如何保证自己一直有知识的给养?

牛弹琴

所以说,现在不少网友都知道我不读书了。牛弹琴的文章越写越有套路化的“气质”,当然有些套路化是故意的,比如说三个观点,这本身就是自己的一种风格。 


当然,也并不是每次都是这样子,有时也会换一下“套路”。换了,大家还不适应了,纷纷给我差评。 工作、生活,人生的一大无奈,就是时间总是被压缩得支离破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也是我很惭愧的地方。牛弹琴要做得更好,还是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学无止境。 


真的,我特别感谢网友们的宽容、支持、鼓励,甚至一些调侃。很多网友就主动表示:要替我数数错别字…… 


当然,我也很感谢现在腾讯的纠错机制,原来不能纠错,后来能改3个字,现在能改20个字,一般情况下,我错别字再多,也不会超过20个。所以,后来我发明了一种办法,就是发完文章之后,10分钟之内肯定有网友就把所有的错别字全部指出来了,那我就一次性迅速地改掉……



传媒茶话会

关于“牛弹琴”的未来,你有没有给自己定个什么小目标?

牛弹琴

谈不上小目标,说几点感想吧。 


新媒体还在蓬勃发展中,缺陷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太粗鄙、太偏激、太迎合特定读者,为了追求点击量,不少文章缺乏必要的客观性。我们可以看到,观点越偏颇、激进的文章,往往影响力越大;观点越冷静、客观的文章,反而遭到冷遇。有时你多几句脏话,多骂几声娘,可能点击量都会更高一些。但这其实挺让人失望的。


这个时代,需要激情,需要冷静,不能只有标题党和心灵鸡汤。 


在这方面,我们的传统媒体其实大有可为。可以持续的原创,可以更加客观及时准确的博欧到。我总觉得,宣传宣传,要宣更要有传,如果只有宣,没有好的传播,那就不是有效的宣传。好有的创意、好的内容,更加接地气,自然就有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不管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它们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推出优质的内容。 


我总是相信内容为王。平台会发生变化,但有好的内容,永远就不怕竞争。 牛弹琴一些微信文章,有100000+的,偶尔也有1000000+的。这其实也是在鼓励我,真正优质的内容,有时受限于平台,传播力有限;但如果一直是优质的内容,它总有穿透力,最终会带来影响力。这就需要努力、需要坚持、需要耐心,也需要韧性,以及一点点的运气。 


当然,要维持运营,也需要一些广告。坦率地说,也有不少广告找上门来,也开出一些让我心动的价格,但一看就是很不靠谱的东西。比如,标榜名牌的产品,但只是地摊的价格,你觉得可能吗?君子爱财,更何况是我这样的普通人。但有的钱,昧良心的钱,打死也不能赚。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具体到新媒体,有很多创新,让人眼前一亮,但抄袭洗稿,也屡见不鲜,毁三观文章,也还不少。这对原创且严肃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很不公平的竞争。可以说,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既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也是一个考验定力和品格的年代。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还是想努力实践后者!

“牛弹琴”是谁?很多关注“牛弹琴”公号的人,多少会有点好奇心。

 

坐在我们面前接受专访的“牛弹琴”创始人,是个谦虚随和的70后,这跟他一贯犀利睿智的文风似乎极不搭调。可他一开口,你会发现语速飞快,很有滔滔不绝之势,这就跟“牛弹琴”的风格越来相像了。

 

这个传统媒体人怎么一点都不刻板!这就对了。“传统媒体人写公号,为什么不能改变下文风呢?”“牛弹琴”一语抓住了传统媒体办新媒体的本质之一。

 

做内容是传统媒体强项,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没好包装在当下想畅销只怕也难。“牛弹琴”算是为传统媒体人打了个样。但知之为知之,更须起而行之,就拿“牛弹琴”起早摸黑干活的劲头来说,我们也得有啊!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陈银峰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去年收入增长81%,上半年增长近80%!这家媒体牛在哪?
2.孙玉胜:视频融合的路径与方法3.《人物》周刊主笔:写出人物的复杂,有五个维度
4.12月2日起,全国开始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啦!5.播不完的首播剧,拍剧还都赚钱,这家城市台有啥奇招?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6507R54A】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