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的这些标题好在哪儿?(2019年9-10月获奖标题赏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闻与写作 Author 苏长虹

做标题,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做不好,索然无味,读者漠然;做好了,方寸之间,天地宽广。


日前,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评出2019年9-10月好标题作品12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5件。


这些标题,有的运用形象比喻,有的文采内涵俱佳,有的简洁明快鲜活,不仅与报道内容相得益彰,而且牢牢抓住读者眼球,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吸引力。

 


     人民日报2019年9-10月获奖标题

等奖

1

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2019年10月25日19版

2

小棋盘见证大时代

2019年9月12日16版

 

 

3

峡客行

2019年10月24日2版

4

一份建议案 十分用心干

2019年9月5日17版

5

立起足尖 触摸顶尖

2019年10月5日5版

6

“涌泉之恩,滴水相报”

2019年10月17日5版

7

如水归渠 如林归山——评川剧〈江姐〉

2019年9月19日20版

 

 

8

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

2019年10月10日1版

9

(肩)有作家驻村,有村民书写,山西贾家庄——

(主)这个村庄,文学一直在

2019年10月23日12版

10

(肩)我国高原医学研究的开拓者、塔吉克族第一位院士吴天一——

(主)一辈子都在跟“缺氧”较劲

2019年9月10日6版

11

(肩)一位塔吊师傅把相机带上云端,记录二十年来——

(主)浦东 不断拔节生长

2019年9月3日2版

12

换了人间:新中国的最初岁月

2019年9月4日8版

 

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语妙意远,先声夺人。标题使用“让……变……”的祈使句式,串起“头回客”“回头客”两个群体,生动概括出乡村旅游顺利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变”字直点主旨,主题一目了然。口语化、接地气的表达拉近了文章和读者距离,引发阅读兴趣。“头回”和“回头”,形成特殊对称美,生动巧妙,趣味十足,引人深思。

小棋盘见证大时代


以“小棋盘”展现报道核心对象——两代体育人的围棋故事,从而透视围棋事业发展背后反映出的“大时代”变化,从棋运看国运,以小见大,立意深远。同时读来节奏感强,具有形式美。



峡客行

标题虽只三字,却简单明了而富意蕴。不仅展现了游客穿梭在大峡谷的新闻事实,突出图片新闻的新闻性,更巧妙借用“侠客行”这一乐府古题,渲染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氛围,文学性强,达到了超越图片本身的艺术效果。

一份建议案 十分用心干

内容美和形式美俱佳。“一份”和“十分”形成量词对比和虚实对比,不仅强有力地展现出武汉市政协对建议案制度的重视程度,而且让读者对建议案如何集合众智产生好奇。前半句的“案”和后半句的“干”,尾音押韵,朗朗上口,颇具韵律美。

立起足尖 触摸顶尖

两句短语相互呼应,简明形象地呈现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特质与追求。“足尖”和“顶尖”寓意深刻,又有内在逻辑。打好“足尖”基础,中国芭蕾的整体水平和世界影响力才能达到“顶尖”。构思巧妙,令人回味。

“涌泉之恩,滴水相报”

这篇文章是作者从汶川发回来的现场评论,展现的是汶川人民自立自强、感恩奋斗的精神风貌。标题巧妙反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古语,充分反映汶川人的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标题还体现出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每个人的感恩奋斗只是滴水,但回报的是整个社会涌动的大爱。


如水归渠 如林归山——评川剧《江姐》



关于《江姐》的标题难做,因为江姐家喻户晓,同题材文艺作品多,相应评论也不少,如果标题不抢眼,读者很可能一扫而过、过目而忘。用“如水归渠”“如林归山”两个比喻来评川剧《江姐》的特点,形象地说明,要再现发生在四川的故事,最合适、最有特色者,莫过于使用本土艺术形式——川剧。标题的独特性反映了文章内容的独特性。


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

标题生动,简短有力。抓住“新时代”的大背景和“铁人三问”的观察视角,不仅体现出报道题材虽旧但内容创新的特点,还吸引读者阅读什么是“铁人三问”。“这样回答”四个字,则传递出大庆油田在新时代积极作为、寻求突破的进取精神。从整个标题来说,四字如桥,连接起大庆油田的现实和历史,具有张力。


(肩)有作家驻村,有村民书写,山西贾家庄——
(主)这个村庄,文学一直在

肩题凝练,通过“作家驻村”“村民书写”的细节,点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贯彻总书记所说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主题口语表达,如述故事,富有情怀。一个“在”字,无语气失衡之险,获悦读体验之效。


(肩)我国高原医学研究的开拓者、塔吉克族第一位院士吴天一——

(主)一辈子都在跟“缺氧”较劲


肩题介绍主人公的身份与成就,扼要而明晰;主题通过“一辈子”“缺氧”“较劲”三个词,提炼院士毕生事业的闪光点,凸显老一辈科学家刻苦攻关、奋斗一生的高尚品德。接地气、有力度,读来令人感动。


(肩)一位塔吊师傅把相机带上云端,记录二十年来——

(主)浦东 不断拔节生长


标题信息丰富,浓缩人物、时间、地点、故事、主题等要素。从塔吊师傅的个人视角观察浦东发展的巨大变化,小中见大,生动简洁。主标题画面感强,让读者联想到云端视角下浦东的变迁图景。极具动感的词语,将地方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无限活力具象化。


换了人间:新中国的最初岁月


标题源自毛泽东的词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将读者迅速带入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艰苦奋斗的时空情境当中,既有深厚凝重的历史感,又有穿透峥嵘岁月的豪迈感。不仅达意,而且传情,言简意赅,生动鲜活,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研究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闻与写作”,本文原载于《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期,学术引用请以纸质内容为准。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编辑 | 刘娟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大央媒集中发力布局智能生态,智能编辑的潜力有多大?

2.大讨论 | 记者该不该给采访对象审稿?
3.媒体人必备!2020新闻日历4.民航总院医生遇害离世,医患纠纷究竟该如何报道?5.2019总台融合发展四部曲!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