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记者的首要职责是什么?
战场上,记者的首要职责是什么?这曾是引发广泛讨论的新闻伦理学问题。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如若见死不救,“轰动新闻”的意义在哪里?
照片的内容是一名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黑人小女孩半蹲在地上,身后不远的地方,一只秃鹫虎视眈眈……
附:汪晓东《与人民共情,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
先从环球时报3位前方同事的故事说起。
2月9日晚,环球时报几位前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武汉市武昌区某街道将30多名重症老人通过一辆公交车进行转运,转运过程衔接无序、组织混乱,跟车服务不到位,导致这些患者长时间等待,情绪失控,部分老人病情加重无人照料。
发现这一紧急情况后,前方记者立即跟我联系,我随即将情况上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连夜作出批示,湖北省、武汉市有关方面迅速介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随后,中央指导组约谈了市、区相关负责人,相关人员也被严肃问责。中央指导组负责同志多次对环球时报前方记者提出表扬,肯定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记者没有立即报告这个情况,一车重症老人有很大的可能在冷风中苦等一晚甚至更长时间,那将会是什么结果?
不能不说自疫情爆发以来,人民日报开通的“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和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信息网络征集平台。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对此予以高度赞扬,称这项工作为疫情防控“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月5日,人民日报推出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通道,一时间,求助信息如潮水般汇聚,最多的一天收集到1.2万条信息,迄今我们累计收集有效信息超过4.2万条。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现在,大量非新冠肺炎患者也通过这一平台发出求助信息。征集“四类人员”信息主要依托新媒体中心的两微一端平台,报社各部门、各单位、各平台广泛推送,其中,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平台收集到1万条求助信息,他们还组织了71人团队对求助者一一回访,国家人文历史收集到近6000条求助信息,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组织志愿者一起帮忙收集到近600条求助信息。
2月5日,人民日报推出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通道
2月13日晚上,我们收到求助信息: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道一名怀孕39周的孕妇感染新冠肺炎,尚未得到收治,情况危急。我们迅速将这一信息上报。
2月14日上午,患者即被送进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15日下午,患者产下一个7.2斤的女婴。经CT确认,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感谢人民日报!”患者和家属热泪盈眶。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发来信息:“谢谢你,善良的人,如果不是你,可能这条命就没有了!好人一生平安!”“我和老妈都住进医院了,谢谢你们!让你们跟着担心了!”……
人民日报网络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在全社会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武汉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专程来到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驻地,向人民日报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人民日报的恩情,我们会铭记于心!这项工作彰显了人民日报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应急管理部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多次跟我们联系,详细了解求助平台运行情况,表示在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将充分借鉴这一方式。
广大网民对人民日报推出这一平台纷纷点赞:“党报关键时候冲在前,管用好用实用!”“这个通道就是救命通道!”“这为抗击疫情做了一大贡献!”“我今后要成为人民日报铁粉!”……
我回想起近20年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包括汶川大地震报道。开通专门的网络平台广泛征集求助者信息,这是第一次。
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曾不止一次跟我说,这项工作“人民日报立了头功”,“必将载入中国新闻史的史册”。这无疑是很高的评价,我们听了很受鼓舞,同时对我们作为党报记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汪晓东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采访
事实上,除了网络平台,这一个多月来,我们前方的同事,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求助信息。他们发给我之后,我也会第一时间转中央指导组,很多问题也都及时得到了解决。在同时收到求助信息和报道任务的时候,我也会首先上报求助信息。
这段时间,看了我们很多前方同事写的抗疫一线报道体会和感受,很受启发。很多年轻的同事说,经此一役,收获了成长。成长,不仅仅在于增加了一份特殊而难忘的经历,更在于加深了对职责和使命的理解,而这对于每个人的新闻职业生涯,对于当好一名人民日报记者,其意义是深远的。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词:共情力。“他们向我们求助,我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如果他们是我的家人呢?”这是一位前方同事的话,这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这就是一种共情力吧。
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就要始终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日报为人民。
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对我来说,也是参加抗疫报道最重要的感悟。
汪晓东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台新声
编辑 | 安木青 张琦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1.中央指导组与抗疫一线媒体记者座谈: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2.卢新宁:如何打造大评论?3.疫情期间,除了报道,主流媒体还做了啥?4.都市报为啥纷纷把发行还给了邮局?5.人民网259人获股权激励,主流媒体如何留人?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L7ZS5VI】获取授权
点亮“在看”有升职加薪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