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时代,媒体要敢于“慢”下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年记者 Author 张显峰


调查能力既是媒体制胜之力,也是媒体不可轻卸的底线。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5G时代、AI加持,媒体越来越信奉这一法则了。

这自然符合新闻的时效性原则。但在“人人皆媒”的时候,我们发现一边是快,一边是乱,信息芜杂的环境快刀斩不了乱麻,反而生乱。因为求快,信息的发布者往往来不及求证,听一耳朵便到处散布,导致今天的信息空间似是而非甚至谣言横行。
比如,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小道消息乃至谣言。其中绝大多数发端于各种自媒体、互联网社群,在一些互联网“社交广场”,反而是这些声音更有蛊惑性、传播力。
当然,因为这次疫情中后期官方信息发布机制的完善和制度化,深入一线的专业媒体不断突破,以及新技术加持下腾讯等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信息不断地、及时地辟谣,才使得真相没有沦陷。
应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给了专业媒体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重大公共事件当中专业媒体的价值。

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


开一家饭馆,是不是需要研究顾客的口味和心理?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媒体人,答案是当然需要!那么,办一家媒体,需不需要研究受众的需求?答案自然也是不言自喻的。但媒体中真正重视且认真研究受众需求的恐怕不多,尤其是传统媒体。


媒体人总是习惯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迭代,“人人皆媒”的时代好像狼来了,专业媒体的机会到底在哪里?其实,机会就在受众的痛点。谁能抓住受众的痛点,谁就能在媒体竞争中胜出。


受众的痛点是什么?当人们从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短缺一跃撞进新媒体时代信息过剩的“云”里,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恐慌和价值多元造成的价值观恐慌,无疑是困扰人们的最大痛点。


2017年底腾讯企鹅智酷发表的《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7》显示:超过75%的用户看到过新闻反转并表示“惊诧”,56.1%自媒体用户对自媒体内容的质量,表达了明确的担忧心态,认为需要改进。从这点来看,受众的需求从根本上并未改变,就是希望看到真实、准确、及时的报道。这不正是专业媒体发力的地方吗?



当下,新技术正在打破新闻传播规律,越来越智能的技术工具似乎摸透了人们的兴趣,娱乐化、低俗化、猎奇化的内容更加容易获得流量,更加容易在大数据算法的推荐下蜂拥平台。甚至是一些陈年谣言、恶作剧,也被动辄“推”上水面。恰恰越是这样,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越是真假难辨,你不知道它是明日黄花还是今日谎话。


笔者曾在《青年记者》2018年2月上发表的《重提“内容为王”》一文中总结过移动互联网下媒体的“乱象”:


1

标题党:充满诱惑、猎奇、一惊一乍的标题之下,并无新鲜内容,用户感受到的是“戏弄”和“欺骗”;


2

反转新闻:蹭热点、过分追求速度和眼球效应,几乎不对真实性进行调查,似乎天天都有“事实”,又似乎永远没有“真相”;


3

信息垃圾:只要是热点相关的信息,有一条推一条,毫无把关和梳理,导致劣质信息泛滥,造成用户“信息恐慌”;


4

舆论混杂:人人拥有平台,海量源头导致信息混杂,客观、真实、一锤定音的事实和声音越来越少;


5

拼凑横行:一个新闻事件或一篇好文章出来,几乎所有平台都在玩“剪刀浆糊”,原生内容严重匮乏;




我们发现,当受众一旦身陷这些“乱相”之中,便不会有“我知道”的幸福感,只有“谁能告诉我”的无力感。人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真相,而不是碎片化的信息。如果专业媒体沿着“发传单”的思路走下去,只会加剧而不是缓解受众的痛感,那么,专业媒体离受众期待的专业价值只会越来越远。


专业深度才是收割影响力的利器

在实践中,很多媒体一直以来似乎对受众需求有个美丽的误会:好像是因为我的产品不够炫酷,受众才不喜欢。所以近年来媒体融合过程中,很多媒体在技术上下了太大的功夫,过分强调技术的创新和视觉上的完美,当然也推出了不少有流量价值的融合产品,但在满足受众对有价值信息的需求上仍缺乏破题之作。

白岩松几年前曾经说过:“中国的媒体融合进程正在大踏步向前,亮点颇多,但其中也有隐忧。一个重点是: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我认为这句话今天仍然有效。这句话点中的正是当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大家都在谈融合、谈转型,可是怎么融、往哪里转?眉目并不是很清楚。于是,一些传统媒体盲目追求技术,把大量精力、财力、人力放在“翻新”上,在原创、优质内容投入和供给上却鲜有改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家家都建好了“中央厨房”,开着火、掂着锅,炒着白菜帮子或者日复一日的剩饭剩菜,还会有人光顾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专业媒体要在内容的供给侧改革上下功夫,做有用的新闻,做有用的传播,借助专业力量和专业资源,做深调查报道,让真正有温度、有深度、有思想的事实来平息“两种恐慌”——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恐慌和价值多元造成的价值观恐慌。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专业媒体之所以能够最终在信息赛跑中胜出,不仅仅是他们逆行到了一线,更是因为他们在报道策略上的“逆行”——不被网络信息牵着鼻子走,真正以专业精神、问题意识、深入调查,推出了一篇篇事实完整、信息充分的深度报道,使之在碎片化传播风行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竞争中胜出。

比如《财新》《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财经》等专业媒体,调动大量平台资源、人力资源,持续推出大量优质的封面报道、专题报道,通过“深度报道跨平台传播”实现了多渠道、多触点分发,几乎篇篇10万+,在新媒体平台也实现了影响力的“收割”。

在刚刚公布的2020年普利策新闻奖,被严肃媒体的严肃深度报道疯狂“收割”。有评论认为,新媒体时代,普利策奖给了严肃内容生产者信心,专业机构媒体的专业价值仍然在优质内容的供给上。是的,人们获取信息越容易,对专业的、深度的新闻报道越期待。不断升级迭代的新技术可以为优质内容赋能,越是独家、专业、深度的内容,越容易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形成影响力。这是被不断验证的规律。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定力是决定其影响力的关键,专业的深度调查能力才是其制胜之力。当大家都在谈机会的时候,只有价值乘以机会,才是真机会。

快时代,媒体要敢于“慢”下来


一些媒体人把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竞争中落伍归咎于不够快,所以对记者的考核指标设定了很多速度的要素;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没有影响力归咎于形式不够新、话语不够潮,所以跟着学网络文化、追10万+。这其实有点舍本逐末了。


快时代,媒体要敢于“慢”下来,把更多精力投在涵养做深内容的生态上,真正把长项无限做长,来弥补基因上的短板,或者说用自己的长板去和别人的长板融合,这才是真正的融合。


《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屡屡在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中胜出,不是因为快,更不是因为抓住了什么机会,而是因为他们给了记者编辑极大的积累空间。从2013年开始,《中国新闻周刊》系统性地进行了关于疫病、医疗系统的深度报道,并使之系列化。为了做好疫情报道,《中国新闻周刊》细分了涉及疫情的专业领域——流行病学家、临床医生和病毒学家,使得采访的专家更加丰富,话语也更有力度。他们真正的以调查研究的态度做深度报道,这样的报道自然会长着翅膀。



笔者曾经供职的《科技日报》一度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研究方面很有影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2005年开始,报社持续多年经营全国创新型城市调研这一“王牌报道”,经常是每次派出一个组,三五人、七八天,采访做得很足,每走一个地方都会调研方方面面的人和机构,每次都会形成一组系列报道。


笔者曾多次作为组长带队采访,足迹踏过近半个中国,见报的新闻调查作品超过20万字。其中第一组《来自深圳自主创新的报告》系列,首篇报道获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新华社全文播发,多家党报转载,中宣部组织采访团两度赴深圳采访报道,该系列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而且报道中推出的深圳的很多创新经验后来进入国家有关文件,成为全国性政策。


笔者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媒体要营造宽容的生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一片缓冲地带,不拼炫酷,不拼10万+,让一批人慢下来、静下来,做专业的事,把专业的事做足做透,形成媒体自身的专业竞争力。


科技发达了,通信技术先进了,但好新闻更离不开“田野调查”和“纯手工制作”的手段,这也正是新闻战线一直提倡“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毛泽东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一上来就开宗明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他是批评一些人的浮躁作风,但我们拿来当镜子照照我们的媒体,是不是也颇有镜鉴的作用?调查能力既是媒体制胜之力,也是媒体不可轻卸的底线。

(本文作者为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高级记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原载于《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上

本文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编辑|李磊



传媒茶话会宠粉计划正在进行中!

我们会在每周一公布前一周

茶茶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最多、留言最多的

前十名茶粉,送出独家“茶”礼~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与吧!



近期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