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名媒体人入选!抗击疫情国家级表彰正式推荐对象公示

编辑部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8月6日,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正式推荐对象公示,经全国表彰办和中央组织部初审,拟确定135人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其中,15人为新闻工作者。45个集体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正式推荐对象,其中5个集体为新闻单位。20人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正式推荐对象,其中2人为新闻工作者,8个集体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1个为新闻单位基层党组织。



15名入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媒体人名单:


程远州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

梁建强 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社记者

乔申颖 经济日报社新媒体传播部编辑二室主任

汪晓东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

胡   喆 新华通讯社国内部记者

王毓国 新华通讯社摄影部社会新闻采访室主任

董   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葛云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倪晶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徐   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央视新闻频道编辑部副主任

孟   哲 中国日报社编辑

杨程晨 中国新闻社记者

雷   宇 中国青年报社湖北记者站副站长

王长路 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5个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正式推荐对象媒体名单


中央广电总台疫情防控武汉一线报道组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

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团

光明日报社总编室

经济日报社疫情防控前方报道组

2个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正式推荐对象媒体人名单


程远州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

梁建强 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记者

1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正式推荐对象媒体名单


中央广电总台武汉疫情前方报道组临时党总支  



他(她)们在疫情防控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

15名新闻工作者为何能入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间作了哪些贡献?

目前现有的一些报道,似乎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我们选取了几位新闻工作者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程远州  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


作为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程远州坚守在武汉抗疫一线。作为第一批参与报道疫情的记者,他率先报道了疫情的发生,第一个报道了“武汉出现27例病例”,发布“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的疫情”等权威信息。

疫情暴发后,程远州克服重重困难,持续跟进疫情报道。跑医院,采访国家专家组专家及一线医护人员;进社区,报道群防群控的落实落细;重调研,详细了解防疫物资的保障情况。采写了上百篇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多篇稿件的阅读量过亿人次。同时,他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撰写内参,为防疫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乔申颖 经济日报社新媒体传播部编辑二室主任


1月27日,乔申颖在工作群里看到征集记者去一线的信息后向领导递交了申请。领导再三确认:“确定?不后悔?报名了?”乔申颖回答坚定:“不后悔,报吧。”

一到武汉,乔申颖就遇到不少难题:采访难,非常时期很多人不愿接受采访;出行难,交通管制下全城公共交通停摆;认识问题难,疫情本身和防控形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次写稿都要一再核实、审视;调整情绪难,宅在家里的都已经出现情绪问题,何况在一线,会见到那么多无奈和伤痛。但是她克服各种困难,发回了多篇报道。

☆汪晓东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

1月25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成立前方报道组,先后派出4批记者,并抽调其他分社记者,与湖北分社人员一起,共同组成了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作为前方报道组副总指挥,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自2月2日奔赴武汉,至4月25日返京,在前线一“扎”就是84天。

汪晓东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采访

汪晓东长期负责人民日报社重大报道策划、组织、协调和采写,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次抗击疫情报道任务之重、风险之高、难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工作环境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


☆胡   喆 新华通讯社国内部记者

1月22日,作为增援湖北分社的记者胡喆被派前往武汉采访。


1月23日,武汉宣布全城封闭,胡喆采写《新华微评:加油,武汉!》等多篇评论,以第一视角的笔触,真实反映武汉采取“封城”举措后的市民反应和舆论环境,第一时间喊出了“加油,武汉!”“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强音。

1月24日除夕夜,与湖北分社的战友们奔走在采访疫情的第一线,率先播发了武汉版小汤山医院被命名为火神山医院的消息。

2月8日,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组用新媒体直播方式,向公众立体化、全景式呈现了方舱医院的建设进展,并独家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以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院区负责人等权威专家,向公众解读方舱医院设立的重要意义、筹备进展和后期规划。

        2月6日,新华社记者胡喆(左)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王毓国 新华通讯社摄影部社会新闻采访室主任

疫情发生后,王毓国志愿报名赴武汉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2月4日,到达武汉第二天,前方指挥部就安排他与文字、视频记者一起专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


王辰认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无法准确预测拐点,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尽快解决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他提出赶紧建设“临时医院”,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方舟”的方舱医院。王辰院士的专访一经播出,便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之后两天,王毓国采访了武汉中医医院、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等。

2月7日凌晨,李文亮医生去世,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蹲守到前来悼念的市民。

不断跑社区以及公交、环卫等部门,追寻在基层顽强抗疫的身影,拍摄感人瞬间,报道他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2月18日,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红区”(“红区”是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记录下医护人员与病魔激烈搏斗的战场。

☆董   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董倩报名来到武汉做抗击疫情的报道。截至2月26日,仅仅一个月时间,董倩在武汉前线完成了42期新媒体《央视新闻面对面》人物专访,4期新闻频道《面对面》人物专访,7期《武汉观察》专题片等多期节目,以及包括《新闻1+1》《东方时空》等新闻频道各时段的大量直播连线报道和评论。



☆葛云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葛云飞本职工作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英语频道记者,2月4日,他作为台里第4批增援记者,从广州自驾抵达武汉。为了真实记录武汉城里发生的故事,中国国际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英文纪录片。因为之前拍摄过多部专题片,葛云飞被任命为总导演。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葛云飞就全副武装进入到最危险的“红区”,深入采访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和病人。

从2月4日晚到武汉,到4月25日离开,葛云飞和团队在武汉的82天里,几乎经历了武汉疫情发展的全过程。

《武汉战疫记》,回顾武汉“封城”1个多月来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首部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成了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而该片导演葛云飞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也是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初衷之一。


☆孟哲 中国日报社编辑

孟哲2月4日到武汉,在武汉一线奋战近一个月未下“火线”。她和中国日报新媒体记者王晓莹一起作为视频记者到达现场,直击过病房救治,跟拍过一次完整的直升机配送物资,拍摄过120急救车司机、外卖小哥、志愿者。他们采访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医生、医院检验科、ICU救治、社区防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收治病人等消息,在中国日报新媒体平台开设的“全民战疫”系列视频专栏,总传播量达到800万人次。


☆杨程晨 中国新闻社记者

在武汉抗疫期间,杨程晨主动放弃假期,迅速投入疫情采编一线工作,夜以继日、不畏艰险,广泛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报道联防联控措施成效。杨程晨深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等地,走近医护人员,专访留在武汉工作的外国医生,发出多篇文字、图片和视频稿件,讲述防疫抗疫的感人故事。在疫情防控初期,不到20天发出文字通稿32篇,图片通稿近40张,还发出多条短视频及视频通稿。

☆王长路 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王长路曾参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采访。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带领报社夜班团队坚守后方,得知能去前线采访,他第一时间请战。他说:“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火线入党时,自己就已经面向党旗宣誓过,现在就是践行誓言的时候。”

一线采访期间,王长路撰写了《方舱:与疫情赛跑》《大排查:武汉拉网》《女报评论:用严深细实作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深受欢迎的作品。


关注“传媒茶话会宠粉号”,热点文章及时送达 

传媒茶话会宠粉计划正在进行中!

我们会在每周一公布前一周

茶茶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最多、留言最多的

前十名茶粉,送出独家“茶”礼~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与吧!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VE5PL29】获取授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