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酸汤子”中毒真相大白!科学报道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磊 李素云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1012日晚,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文表示,“酸汤子”中毒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并非此前报道的黄曲霉毒素超标。

 随后,不少公众认为媒体此前报的报道不准确,闹“乌龙”。 “酸汤子”中毒事件中,媒体采用官方信源,但报道为何还是产生了争议?食品、健康等科学报道媒体应注意哪些问题? 10月13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



采用官方信源,但报道还是引争议!


“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中,媒体采用的是医院的监测结果信源,是官方发布渠道,媒体按此口径报道也没有错。但为何还是引争议?
 



在钟凯看来,媒体的报道引用官方的信源,从新闻的操作规范来说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权威声音的发布者,媒体更应该注重信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向权威专家求证,不应仅听当地医院怎么说。而且从信源的权威性来说,医院并不是食品安全鉴定的权威部门,媒体还应该听听食品安全、疾控部门的声音。另外,从信源的可信性来说,国家级权威部门最具有可信性,越往基层出错的可能越大。
 


今年年初,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由一些媒体聚焦的“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话题广泛传播,一度造成“双黄连抢购热潮”,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王大鹏谈道,“媒体第一时间传播信息无可非议,但是面对科学话题,报道时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不能因为追求时效性牺牲科学性,而且科学报道一定要讲证据、重事实”。
 
2019年5月22日,某市级党报和网站刊发了《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报道。文章提到“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刊发后遭到质疑,人民日报海外版公众号“侠客岛”直接回怼:不加油不充电就能跑,不可能!后来,当地工信部门不得不回应:“报道用词不当,信息发布不准确导致误解。”

“媒体、记者不是官方声音的应声虫,官方说什么就报道什么,而是要有信息甄别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赵安平认为,此次媒体对“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报道之所以出现反转,与记者缺乏科学素养密切相关。遇到“黄曲霉素”这个专业词语,如果记者去查资料核实,找这方面的权威研究专家请教,追问一下黄曲霉素的中毒机理和致病周期,就不会出现这次“乌龙”。


科学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今与健康、食品安全相关的话题越来越受关注,科学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位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钟凯建议,新闻从业者应该建立新闻报道的专家库,遇到科学议题应该多向权威专家请教、咨询,让相关领域最专业人士帮忙把关,这样才能避免失实。同时,要注意食品安全等科学领域报道的倾向性,不能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而过多关注负面问题。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记者做科技报道需要不断刷新自己的科学知识,这既是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更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王大鹏谈道,媒体人要加强学习,了解科学史,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质疑、求证精神,降低科学传播中的“噪音”。另外,在进行科学访谈,与专家交流时,要多做功课,遇到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发问,更不能在科学报道时断章取义,遇到科学报道问题要勇于正视,主动承认。
 
在赵安平看来,在注重民生的时代,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面对相关新闻,媒体不仅要抢第一落点,而且要“瞻前顾后”。一方面要快速反应,介入报道;另一方面要精准采访,多方求证、甄别信息,传播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这对记者的后台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记者的专家朋友圈是不是人员足够多,专业足够丰富,权威性足够高,记者和他们的粘性是不是足够强。记者不只是做有关信息的传声筒,而是具备一定的纠错能力。

图片来源于花瓣美素
编辑| 李素云

关注“传媒茶话会宠粉号”,热点文章及时送达 

传媒茶话会宠粉计划正在进行中!

我们会在每周一公布前一周

茶茶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最多、留言最多的

前十名茶粉,送出独家“茶”礼~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与吧!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7JK1Q3OH】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