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斩获中国新闻奖!这些电视新闻作品有哪些创作秘诀?

叶莉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11月2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共348件作品获奖。其中,电视新闻作品(包括消息、评论、专题、访谈等)共53件,占比15.23%。 什么样的电视新闻作品更受中国新闻奖青睐?电视新闻作品有哪些创作秘诀? 11月初,《传媒茶话会》对话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宏观新闻部主任李化成,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编部主任刘敬源,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君玲,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川源,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揭恒旺。


四大共同特点
 
纵观近两届获奖的电视新闻作品,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一、紧扣时代脉搏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君玲表示,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评选承担着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的导向任务。因此,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通常具有主题重大的显著特征,尤其是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一定是坚持正确导向,反映当下国家的发展方向、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
 

《我们走在大路上》 第一集:新中国诞生

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特别奖电视新闻专题《我们走在大路上》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11件一等奖电视新闻作品中,电视消息《习近平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电视新闻专题《祖国知道我·冰河忠魂》等作品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
 
二、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宏观新闻部主任李化成讲道,从表现形式上看,近两年的获奖作品或是宏观叙事,大气磅礴,或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波三折,都有完整的叙事逻辑和写作技巧,讲究大主题、小切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直播》视频截图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新闻作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直播》创新时政直播手段,在人民大会堂的直播系统架设了16个机位,是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时政直播机位最多的一次直播。该直播,镜头从小处切入,从安徽小岗村、深圳蛇口、上海浦东到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从1978年到2018年12月18日的新闻现场——人民大会堂,串起了改革开放40年的过去与现在,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的风云历程和伟大成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创造了电视时政活动大型直播的新高度。
 
王君玲分析道,“获奖作品往往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宏大主题具体化,语言亲切生动,并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视听表达与呈现”。
 
三、饱含深刻的问题意识
 
“深刻的问题意识也是历届电视新闻作品评选的共同特点。”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得者,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揭恒旺认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高度观照时代问题,才能真正地记录历史,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
 

《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视频截图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作品,无论是电视消息《江西余江:“1元门诊”免费医疗》《张榜之后》,系列报道《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还是电视评论《何日“凤还巢”?》《重生——海鑫重整启示录》都带有深刻的问题意识,话题紧紧围绕医疗改革、营商环境、国企改革等。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电视专题《“并村”之后》《聚焦“放管服”改革 曝光“怕慢假庸散”》就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聚焦基层治理和作风改进。
 
四、电视专题、电视消息更受青睐
 
“从近两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还可以看出,电视专题和电视消息作品更受青睐。”王君玲说道。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为例,电视专题(23件)和电视消息(15件)分别占电视新闻类获奖作品总数(53件)的43.40%和28.30%,两者合计占电视新闻作品总数的71.7%。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电视消息和电视专题也占据电视新闻作品总数的一半。

揭恒旺表示,虽然“中奖率”高,但是难度也大。比如,电视消息要求在一分半钟内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此外,还要同时实现主题重大、时效性强、现场感足3个效果。这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难度较大,对地方台来说挑战不小。
 

四条获奖妙招
 
了解电视新闻获奖作品的特点后,距离做出一条优质易获奖的电视新闻,还差哪些步骤?近两届获奖者分享了他们的妙招。
 
一、从更高层次审视选题
 
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到可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江西余江:“1元门诊” 免费医疗》视频截图

在此背景下,揭恒旺和同事在走基层过程中抓住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1元门诊”这一新闻事件,挖掘出余江村级医疗改革通过医药分开、绩效考核和保险托底三个步骤,实现财政没有增加1分钱负担、老百姓减负2000多万元和村级门诊人次增加50%的“三赢”效果,为全国医改提供一条可复制的经验。
 
揭恒旺讲道,这就要求记者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选题,即“既要站在天安门上考虑问题,又要在田间地头想问题”。
 
‘站在天安门上考虑问题’看似是角度问题,其实背后饱含着对一个行业和领域的深入思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跟踪。‘在田间地头想问题’则需要把这些问题拿到田间地头去调查研究,抓基层的落实。
 
二、为选题找到“合脚的鞋子”
 
此外,揭恒旺说道,审视选题后也要找到贴合选题的报道形式,为选题找到“合脚的鞋子”。
 
以《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为例,记者并没有以消息的形式作简单报道,而是花了半年时间蹲点采访,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来呈现上海里弄的改造全过程,既忠实记录了老百姓从心存疑虑到主动改造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不断突破专业技术难点,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多角度、多侧面呈现了选题的丰富性和深度,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何日“凤还巢”?》

同样地,为了直面山东营商环境不良这一现象,《何日“凤还巢”?》的主创者选择了电视评论这一报道形式,运用对比手法,多次到济南、潍坊、乌镇等地采访,从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政策创新、服务管理等一个个事件和细节的对比中,突显两省营商环境的巨大差异。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做评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做出了建设性的监督报道。
 
三、抓典型采访对象,伴随式采访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编部主任刘敬源谈道,在“小切口大背景”的叙事模式下,想要出彩,则需选好典型采访对象。
 

《我是188万分之一 》“文家秀:爸妈,幸福生活就缺你们”


电视专题《我是188万分之一》主要讲述了贵州188万个贫困群众在4年内完成易地搬迁,逐步致富的脱贫故事。而为了讲好这一脱贫故事,报道组6组记者,分别给曾经采访过的上百个搬迁群众和基层干部打电话、发微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了解搬迁点有什么新鲜事。最终选出6个具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包括3个留守儿童、曾经不愿搬迁的老人、通过考试当上城管队员的农民等。
 
同时,为了拍摄到真实、自然的场景,采访到发自内心的感触,刘敬源和同事选择伴随式采访。例如,为了让3个留守儿童打开心扉,负责采访的记者一开始并没有采访,而是一直陪伴孩子们,给他们做饭,一个星期后才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顺利完成采访……
 
“6条报道就是这样通过伴随式采访,一点点走进群众心里,才获得了那些生动、真实的影像和讲述,才使得这组报道能打动人心。”刘敬源说道。
 
四、“在基层”还原新闻场景
 
此外,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川源认为,电视主流媒体有责任通过创新与优化传播方式,以更深入、更求真、更负责的态度直面基层的发展问题,搭建起高效的媒体—公众对话平台。这就要求记者变“走基层”为“在基层”,坚持问题导向,以“场景”激活并强化“过程价值”,持续关注发展痛点,做有意思、有意义的系列蹲点报道。
 

《“并村”之后(二)》一片鸭棚 倒逼出“方法”之变


“‘场景’是构建新闻叙事‘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重要载体,在场景中不断推进来自基层、作用基层、拉动基层的‘新闻叙事’,是深化在贴近性观察中传播主题价值的有效方式。”杨川源说道。在他看来,对场景中“过程价值”的挖掘与激活程度,决定了蹲点报道的“成色”与“温度”。
 
在电视专题《并村之后》系列报道中,记者就采用上述方法,从“并人、并事、并心”三个角度,围绕岭根村缺水、江枫村发展规划、新龙前村修路等事件场景,不断挖掘矛盾解决的过程,记录了这场中国乡村行政体制改革大考,梳理和提出了并村之后基层治理亟待破解的“干部能力提升、干群关系融合、发展方法转变”三大典型难题。

扫码可查看文中所提作品


除视频截图外,文中视频由腾讯视频提供

关注“传媒茶话会宠粉号”,热点文章及时送达 

传媒茶话会宠粉计划正在进行中!我们会在每周一公布前一周茶茶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最多、留言最多的前十名茶粉,送出独家“茶”礼~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与吧!添加小编微信请标明:单位+姓名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S0SFCOE8】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