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岁女生上热搜,流量时代媒体的求证精神更为珍贵

裘真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这几天,杭州17岁女生因研究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刷屏式报道。

媒体报道截图


类似的“传奇”越来越多,媒体也越来越爱报道。关于这件事情是真是假,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如何我们无从判断。但我们在梳理过往一些报道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这种“传奇”背后可能埋着“雷”。如果媒体在报道前没有充分核实、调研,很有可能就会踩“雷”

比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闹得沸沸扬扬的“水变油”事件。

1984年3月,仅上过四年学的公交司机王洪成宣称创造了“中国第五大发明”——将四分之一的汽油加入四分之三的水里,再倒入适量的“洪成基液”,就能实现水变油。

这个稍微有点常识都能看出是骗局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却得到了不少权威人士肯定,随后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争先报道。


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物理学家赵忠贤等41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调查“水变油”的投资情况,及其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1997年,王洪成因虚夸发明和触犯刑法,被哈尔滨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现在看来,这个低级的骗局能够持续10余年颇有些荒诞色彩。估计也没有媒体会再轻易相信“水变油”的神话。

但一个“水变油”的神话倒下了,无数个“神话”又粉末登场了,并且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新技术、新渠道以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大范围传播


比如,今年7月份一则云南六年级学生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新闻就引发了争议。

随后,官方证实获奖项目学生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名研究员的孩子。这个项目因违反了竞赛规则中“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被撤销奖项。

为了生存,在一些机构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指标中流量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愈是在这种时候,媒体的求证精神就愈为珍贵


法拉奇说:“做一名记者,对我来说,意味着做一个不听话的人;而做一个不听话的人,对我来说,又意味着站在主流观点的对立面。但我必须要讲述真相,因为真相往往站在了主流观点的对立面。”在这里,法拉奇所指的“做一个不听话的人”,更多的就体现为求证精神

有人说,求证精神是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的分界线。但如今,在流量的裹挟之下,一些机构媒体似乎正在有意将这条分界线一点点拭去。小到一则短视频,大到一件公共事件,个别记者似乎变成了速记员和传声筒,不断弱化自身“把关人”的角色。

而这种独立的求证精神的缺失对媒体来说杀伤力是极大的,它不利于媒体自身形象的塑造,更不利于履行环境监测、舆论监督的职责。


《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Howell Rains说:“我们不应该放弃新闻记者那种愤世嫉俗的怀疑精神,我们的职业是探究真相,不是去当啦啦队;我们的责任是告诉人们事实,而不仅仅是赢得公众的热爱。

当然,求证精神不是对任何事情不加思考的怀疑,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对于事实真实性的求证

对于记者而言,求证精神体现为对于新闻事实的核实和确认,作为新闻信息的第一个把关人,记者有职责通过求证和核实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回到文章开头17岁女生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的报道上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这件事情多少还是持怀疑的态度,公众也希望媒体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媒体如何给出答案?只能是通过记者的求证。

对于编辑而言,求证精神体现为对每一篇新闻作品中相关核心要素的求证。《俄勒冈人》报主编桑德拉·罗在编辑部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怀疑式编辑”的管理系统。这个方法要求编辑和记者坐在一起,记者提供原始材料,以供编辑对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进行逐字逐句的判断。


桑德拉·罗相信,越是这样做,越能使他们远离真正的恐惧。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越是保持这样珍贵的求证精神的媒体,越是能在新媒体时代延续下去。
  
文中图片由稿定设计提供编辑| 李素云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C7ND9D4L】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