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学界会商:不学历史没关系,但单一学科将成为历史!

陈莹 传媒茶话会 2021-02-01

什么?新闻学专业已没有那么受新闻单位青睐?


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比新传毕业生更吃香?


最需要新闻毕业生的行业竟然是互联网? 


面对新闻行业、教育行业的双重变革,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11月14日,在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96所大学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就新文科建设、新闻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面对时代新要求,高校培养适合业界需求的跨界人才、复合型人才,成为与会嘉宾的普遍共识。

 


跨界抢工作意味着什么?


核物理高级工程师赵启正先生,曾在西南政法大学作过这样一个报告,主题是“一个物理学家是怎么做好新闻工作的”,被称为“中国第一新闻官”的他,其实没有学过一天新闻学。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给毕业生颁发艺术学位和理学学位。


西方主流媒体的名记者多是学历史学语言学的,很少有学传播学的。


看到这些现象再回过头思考其他学科跨界抢工作的现象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20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颠覆了新闻行业,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业界用人需求变了,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呼声不绝于耳,学界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新闻人才?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灵魂三问可以抛给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学院了。

今年,在“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这一大会主题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全国高校新闻院系的专家学者,把“复合型人才”“跨学科”“学科交叉”等关键词推到了新高度。

其实,“复合型人才”这一关键词在新闻业界中使用较多,放到高校学界语境中,某种程度上就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最终结果。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分析,不久后,“交叉学科”可能即将新增为第14个学科门类。

交叉就意味着“抢夺人”“抢夺资源”。

新闻人才不能一味被其他专业毕业生抢夺工作机会,高校通过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为业界培养出具有交叉学科能力的新闻人才,将来毕业生们也能有底气去跨行抢工作!

工科和文科融合,包括能源与气候经济、设计艺术哲学、新媒体等;医学同文科的结合,生命伦理学、医学信息学、健康管理学等等;
农科和文科融合,包括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经济学等等;
理科与文科融合,比如说计算法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等等;
文科和文科融合,比如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哲学、体育旅游、音乐教育等等。

其实,童兵对“新文科”背景下新闻学科发展趋势的观察,有些已印证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李希光10年前在西政成立喜马拉雅研究所的初衷。

彼时,李希光与曾担任过邓小平等领导人英文翻译的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讨论新闻学院研究喜马拉雅的动因。“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印边界问题,将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全球传播问题,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应该有所涉及,包括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民族等一系列课程,而且希望在我们国家特定的新闻学院都要设定这样的课程,这样才能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发出声音。”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仍存在业界需求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脱节的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国学和国情知识、综合能力,特别是综合调研能力严重不足。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贵提到,就高校内部而言,“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不仅面对自身学科发展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为不同学科提供协同、支撑,进行交叉与融合。

学科边界真正打开之后,学生会感受到八面来风,学生的视野开拓了,会加速接受主体专业知识体系与多元知识图谱的交叉融合,从而催生出‘独到性’这种东西,这将会是一切创新的真正起点。

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老记平时都是这样教诲新人的:

大家都一样,本事差不多,最后别人采访不到、你能采访到,别人找不到的角度、你能找到,你就比别人高一层,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看见这番话年轻记者们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有画面了?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辜晓进直言:“我们教新闻的很多老师都曾干过新闻,大家都知道,(记者)到最后比拼的就是突破能力。

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刘灿国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采访突破能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公关能力”。

面对怎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提问,刘灿国给出“新闻1+1是人才培养正确姿势”的答案。

什么是新闻1+1?

“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走‘新闻1+1’的道路,即学好新闻专业主干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管理、国政、史哲等另一门精专能力。”刘灿国进一步解释,“新闻学之外辅修一门垂直领域课程,如历史、哲学、艺术、经济等,从而具备一专一精的复合能力。”

刘灿国还提出了“新闻人才三重境界”这一创新观点,即写作基础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通才三重境界,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要求依次递增。

目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学界认可并倡导的,尤其是从业界走出的新传院长,对此更为支持。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就曾提出新闻学生除本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多语言能力。他举例说,身在俄罗斯的《中国日报》记者要会用俄语采访、用英语发稿。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认为,传统新闻教学是满堂灌,随着对教学能力要求的提高,高校课程模块不断增加,但想让学生具有所有能力是不现实的。

正像刘灿国所说,范敬宜先生提出新闻人应努力成为“通才”的观点并没错,但“通才”可遇而不可求、培养难度太高,退而求其次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更切合实际的。
 

此外,会上还举行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0)》首发式和“茶茶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奖 编撰贡献奖”颁奖仪式。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等25位获得编撰贡献奖。该奖项由传媒茶话会全额资助,下设三个类别奖项:编撰贡献奖,杰出院长奖和学院创新奖。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在当年11月第2个双休日举行。今年,首先颁发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奖编撰贡献奖。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会长张昆,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广西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卫东,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贵,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和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刘灿国等为获奖者颁奖。 


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刘灿国(右一)为部分获奖者颁奖 


刘灿国介绍说,传媒茶话会旨在沟通业界和学界,与学会深度合作,以奖项形式,每年提供资金支持,借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传媒茶会话将进一步扩大在学界的影响力。未来,传媒茶话会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合作还将进一步制度化、持续化。


附获奖名单: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


近期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