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左手用人荒,右手培养难,媒体人才哪里来?

陈莹 传媒茶话会 2021-02-01




“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CFO(首席财务官)、CMO(首席产品官)等高管岗位开放招聘,招聘需求还包括编辑记者、智库运营经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工程师、数据可视化制作员等几十个岗位。”


乍一看,以为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招聘贴?其实这是2015年封面新闻成立初期的招聘岗位。


至今,媒体融合走到第6个年头,类似招聘已常见于媒体,深化转型的不仅是媒体,还有支撑媒体转型的各类人才。


11月底,针对媒体人才需求和供给问题,《传媒茶话会》对话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颜杨林,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硕勋,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唐娟,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毛湛文。


媒体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未被满足


今年3月,人社部正式发布全媒体运营师等16个新职业。


9月底,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


在此背景下,新闻业对全媒体人才的关注和需求被提到了新高度。


两办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来说是加速器和催化剂。我们对全媒体人才、平台化人才一直非常渴求。”澎湃新闻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坦陈,作为国内最早、最彻底从传统媒体成建制整体转型的新媒体,如今澎湃正朝着“更加彻底的全媒体化、更加新型的平台化”的目标前进。


话锋一转,李嵘还说了后半句,“培养这方面人才、打造一支胜任目标的队伍并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说各方面要求更高的全媒体人才,即便是已经困扰媒体多年的采编类岗位人才问题都依然难解。


“我们采编类岗位今后招聘时更倾向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学生,而不是学新闻的。”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颜杨林认为,新闻学生由于专业学习视野限制,反映在财经新闻报道上,常常会深度广度不足。而财经方面的学生具专业知识,入职后可再进一步培养新闻专业能力。


除了采编岗,在技术人员方面,新闻院系更不能满足媒体需求。


以江苏经济报为例,近年来因VR技术在业内崭露头角,但团队成员均是通过内训方式自己培养出来的。


2019年教育部才批准新增“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今年开始正式招生。


“目前看来,学界对业界用人需求的认识还不是很充足,我们的VR/AR等融媒数字技术人才需求无法从高校中得到满足。”颜杨林表示。


李嵘认为主要原因是媒体转型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岗位需求与高校传统专业设置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总体而言,高校人才培养在新媒体人才的供给方面是不足的。比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在互联网企业中非常普遍,在媒体转型过程中也日益重要,但目前国内高校中较少有相应对位的专业培养。”

 

“学界人才培养落后业界需求15年以上”


一边是业界迫切地用人需求。另一边,在人才供给端,学界正以怎样的标准和方式培养新闻人才呢?


“脱节”,是《传媒茶话会》在与业界学界探讨新闻人才培养这个话题时频频听到的关键词。


“进入智媒体时代,高校新闻教育充斥着无力感,我们的教育与业界时差至少15年以上。”某高校新闻系教授的观点透露出无措和无奈,“我们频提通识教育,但我们面对智媒体疯狂的写作速度却无计可施。对新传教育的探索,不跟着大数据、不跟着AI,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而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硕勋看来,要辩证地看“脱节”现象


一方面业界前沿的变化和新闻人才市场需求传导到高校需要时间;


另外一方面学校的感知、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跟进和教材建设也需要时间,这种滞后会导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高校新闻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用人需求,但不能完全办成新闻技术与技能培训班、训练营。”张硕勋的观点是:不能夸大这种“脱节”现象,也不能以“脱节”来否定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诚然,目前仍然存在部分高校新传教育滞后于行业发展,课本老旧、课程设置陈旧等问题。但可喜的是,已经有一批高校在学科培养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贴近业界的融合发展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开设新媒体类课程,包括包括新媒体视听节目分析、融合新闻、新媒体运营工作坊、新媒体与全球化传播等课程。据该院副院长毛湛文介绍,结合业界发展进程,民大新传学院的专硕培养方案中设计了融合新闻、视听传播和营销传播三个方向。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不仅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传播、风险传播与社会管理等跨学科课程,还有“影视美学”“融合新闻实务”等选修课。


“在课程设置上向业界需求看齐,以通识、核心、专业、个性、实践五大模块来设计课程体系。”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唐娟告诉《传媒茶话会》,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正是为了让学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趋势


不过,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周茂君看来,虽然高校在改善技术类课程,但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等数学、新媒体技术、数据新闻等课程存在边缘化的现象。他认为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平衡不同学科的比重,找到技术类课程与新闻专业类课程之间的恰当比例。

 

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人才?


媒体招聘不再那么青睐新闻专业学生,这种现象透露出哪些信号?


面对《传媒茶话会》抛出的问题,来自业界的回应明显强烈。


“学校注重培养基本能力,很多学生入职后需要媒体进一步调教、培养,往往要花上两三年、三五年。”颜杨林此言恐怕说出了不少媒体单位的心声。


李嵘坦陈,由于转型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澎湃在招聘中广电和新媒体方向的毕业生比过去有所增加。他还希望能有更多高校或有关管理部门协同努力,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扶持,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更多平台级别的锻炼机会,获得更好的能力提升。


向好的发展趋势是,在教育部“新文科”“新工科”的发展要求之下,高校新传学院更加积极地向“产学研”融合的方向贴近。


《传媒茶话会》注意到,实施新闻“2+2”培养方案的高校越来越多。


创立于2001年的兰州大学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是国内新闻院系中最早创办,面向时代需要和媒体转型发展的现实,培养新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据张硕勋介绍,“观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方向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表现,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基础扎实、视野宽广、技能多样,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业界的好评。”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四个专业也自2012年起实施新闻“2+2”。该院院长米博华不久前表示复旦新闻学院发展目标是主流化、国际化、数字化


此外,兰州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于2017年获批“新工科”建设专业班。目前,数媒专业共有三个年级、80余名在校生。


与此同时,面向新时代媒体的各种人才需求,学界与业界携手稳步推进改革。


颜杨林透露,江苏经济报已经与一所高校的相关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5G融媒体实验室,探索产教融合,培养融媒人才。并且,该报还计划与学界联合打造一所达芬奇培训学院,以帮助新闻学子在校期间学习更多媒体需要的实用技能。“这样未来几年无论他们到我们单位任职,还是到其他单位,都能具备更多可使用的技能”。


再如兰大将课堂搬到田野,实现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媒体实习)、第三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和第四课堂(实践实训教学)有机结合。


据张硕勋介绍,通过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甘肃网、甘肃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协同合作,实现学界与业界的无缝对接,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


唐娟认为校媒合作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她也强调“并不代表校媒合作就一定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新闻专业教育虽然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业界的用人需求要考虑,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唐娟分享说,贵州大学的培养导向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复合型知识结构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J0KOE7P】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