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夜班后她将3岁儿子锁在门外,孩子大哭“妈妈开门呀,阿果不是狼”!

李素云 叶莉 传媒茶话会 2021-02-01


晚上8点,正是万家灯火,都市夜生活刚刚开始之时。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结束一天辛劳忙碌享受悠闲的轻松时刻。 


但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要逆着下班归来的人群,穿过城市一端的热闹和喧嚣,回归工作岗位,专注精神,冷静下来。 


他们是夜班媒体人,是新闻的守夜者,是隐身幕后默默奉献的人。 


12月中旬,《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夜间节目部副主任郭静、农民日报要闻部副主任王艳、法治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吴怡、中国妇女报总编室编辑张明芳,带你了解这些幕后英雄坚守到天亮的故事。




长夜里不灭的灯


媒体,一个365天24小时更新不断的职业。每天清晨,打开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类APP,你永远能接收到最新资讯。而夜班媒体人,便是夜复一夜烹调新闻大餐的主厨。

 

我们为什么需要夜班媒体人?

 

从1991年起陆续值过22年夜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夜间节目部副主任郭静很有发言权。

 

“在传统媒体的巅峰期,人们有早起看报、听广播的习惯,而早间也向来是广播的黄金时段,是全天的收听高峰,夜班媒体人十分重要,也往往是业务能力特别强的人,我们希望把新闻最理想的状态呈现给听众。”

 

中国妇女报总编室编辑张明芳的夜班工作已迈入第7个年头,在她看来,夜班媒体人虽然不像记者那样始终冲锋在前,但作为报纸出版前最后一个环节的把关人,编稿、校对、组版,每一项工作都需谨慎小心,要集中精力避免版面上出现差错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把它修炼成火眼金睛。这句话用来形容夜班媒体人再贴切不过。

 

农民日报要闻部副主任王艳表示自己这些年捉过的“虫”可谓不计其数。

 

“有一次,一篇晚上已经上版的稿件里提到产量的问题,前文叙述了当地种植面积已达多少,亩产多少等,最后得出年产量。这些数据乍一眼看上去没问题,而且前面已经过多个环节。在版面付印前,又看到了这句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拿笔算了算,最后发现年产量是有问题的,我赶紧联系作者核实,最终把‘万吨’改成了‘吨’。”

 

夜晚,编辑部灯火通明,只为守候早间新闻及时准确出炉,而亮起的还有夜班媒体人心头那盏灯:既要保证记者交付过来的稿件不出错,又要在面对重大或突发新闻时保持谨慎冷静

 

法治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吴怡表示:“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我们从事件发生时就开始忙碌,了解事件进展,积极和采访记者沟通,综合全面策划,夜班还要实时关注,及时更新稿件,确定版面处理,整晚既兴奋又紧张,直到版面签付印才能松一口气。”

 

左一吴怡正在上夜班调整版面


我们既希望晚上有重大事件发生,又怕有重大事件发生。”郭静表示,在夜班媒体人身上,这种矛盾的心态非常典型。

 

没有事件发生栏目就没有内容更新,这时只能对白天的新闻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要做信息增量;而有突发事件时,要找到别人都找不到的当事人、专家,让他们为稿件增添分量。

 

2017年十九大召开期间郭静半夜还在与记者沟通稿件


但晚上是非正常活动时间,郭静苦笑道:“茫茫人海,哪里捞人?”

 

“夜班工作中,无论当晚是否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夜班媒体人都需要高度谨慎、冷静,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疑点。”谈及夜班的工作状态,王艳如是说。

 

夜班媒体人重任在肩,而责任也意味着压力

 

张明芳表示:“夜班的节奏非常快,晚上又是人最容易疲惫和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如何让自己集中精神,准确快速地完成稿件编辑和版面制作,同时又能与校对、制作等部门流畅衔接,这也是我的压力来源。”

 


“妈妈开门呀,阿果不是狼”


曾有夜班媒体人调侃:夜班上着上着把女朋友上没了。


除了工作带来的压力,家庭生活受影响也是夜班媒体人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在工作岗位上,郭静恪尽职守,业务能力过硬,但在媒体人身份之外,她对家人有着不少愧疚。

 

2008年,恰逢《中国之声》改版,再加上重大突发事件多,郭静每天17个小时连轴转。下班后,整个人已经疲劳到极限。当时3岁的儿子阿果看到妈妈回家想要亲近,郭静只能狠狠心把门锁上。

 

这时,阿果会在门外敲门,“妈妈开门呀,阿果不是狼”。

 

“当时我是笑着跟同事说的,同事听完后觉得特别心酸。但我没办法,下夜班的妈妈只能把孩子关在门外,因为现在不睡就没时间睡了。”

 

夜班媒体人的无可奈何体现在各个方面。

 

“我们也经常转那些说长期上夜班会怎样的帖子,会致癌、会傻、死亡率会高等等,但其实也就一笑置之。因为做了记者就知道这个职业没有节假日,没有什么白天黑夜。但大家可能出于职业荣誉感,出于对事业的追求,还是愿意在比较辛苦的岗位里工作。”

 

张明芳也表示,即便辛苦,但看到一个版面,一篇稿件,在注入自己的心血后,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赏,自己也感到由衷地高兴。

 

王艳则认为夜班媒体人是个一举多得的工作:“每天晚上遇到的稿件情况都不一样,对每一篇稿件的准确把握都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一种考验。而且,各方面要做好协调、均衡,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也在磨砺中不断增加了本领。”


 王艳在校对版面



TA们正在透支健康


“你很孤独,孤立无援。”

 

谈到夜班做新闻的限制,郭静如是直白回答。

 

这种孤独,不仅在心理,更体现在生理

 

郭静2004到2009年一直主持每天清晨7点播出的《新闻纵横》节目,夜班是常态。尤其2008年8月到2009年底的那段时间,隔天就是一个大夜班,一个大夜班就是不合眼的17个小时,从下午2点到次日上午10点。“我是整个节目的统稿人,还是第二天节目的主持人,要保持头脑清醒,主持3个小时,所以我其实一分一秒都不能休息。”

 

长时间重压的工作状态,使得郭静的身体亮起红灯。

 

2009年,她被查出甲状腺癌,切除了甲状腺,也因此暂时离开了夜班岗位。

 

一年半以后,郭静回到夜班,然而2014年身体又出状况,她只得再次调离。

 

像郭静这样患病的夜班媒体人不在少数。《传媒茶话会》夜班媒体人的调查问卷显示,54.5%的夜班媒体人所在单位都有人因长时间从事夜班工作而患病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更有甚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6月17日,法制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秦平,突发心脏病离世。

 

2019年11月20日,新华社新闻编辑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徐勇,因心梗离世。

 

2018年12月31日,吉林日报社二编室主任王学文值完夜班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去世。

 

…………


这样的悲剧,近年来我们已看过不少。

 

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分析夜班媒体人的各项数据,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传媒茶话会》针对389名夜班媒体人的问卷调查显示,85.6%的夜班媒体人有生物钟紊乱的问题,81.49%的夜班媒体人存在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而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已经证明生物钟紊乱会增加患癌风险

 
数据来源:《传媒茶话会》夜班媒体人调查问卷
 
此外,加拿大一项研究还表明,夜班工作30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两倍。而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把“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此外,长期熬夜还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夜班媒体人的工作重要吗?
 
当然重要!
 
但与夜班媒体人在健康方面付出的代价相比,夜班媒体人所受到的关注却十分不足。

 

夜班媒体人的工作,常被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整夜伏案辛劳,他们燃烧青春与热血,奉献学识与精力,兢兢业业,严格把关,成为新闻业一颗平凡却重要的螺丝钉。他们如夜行侠一般,放大记者的光辉,却隐匿了自己的光芒。
 
但是,别让他们默默承受的痛苦也被湮没!
 
夜班媒体人的健康,需要我们的关怀!

明天,《传媒茶话会》将发布针对夜班媒体人的调查问卷分析。

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传媒茶话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蒙牛集团的支持下,将发起面向全国媒体同仁的“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基金”,为他们送去一些实质性的关爱

敬请关注!


编辑|李素云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NE6CELN】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