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4位付费订阅者,我们发现有这几点用户才愿付费看新闻

李磊 传媒茶话会 2021-09-07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199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爆发前夕,《华尔街日报》试水新闻付费业务,开启付费新闻的先河。之后,国内外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财新、南方周末纷纷效仿。

20多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新闻付费远没有达到媒体预期。2020年国外数字媒体Digiday报道,大约只有5%的读者会进行全额订阅。

读者为什么选择付费阅读?付费新闻存在哪些问题?

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3月份《传媒茶话会》对话了4位付费新闻订阅者,他们也是付费新闻的忠实读者。

为新闻付费是不得已的选择  

谈起选择付费阅读的初衷,陶晶坦言,“习惯了免费获取新闻,付费其实是不得已的”。

陶晶,70后,毕业于某985高校新闻学专业,是一名金融企业高管,曾在传统媒体当了7年的记者。

她是一位资深新闻订阅用户,2017年她就订阅了一款付费新闻产品,至今有3年多了。

陶晶清晰记得,当年,自己经常看财新的独家、原创新闻,是它的忠实读者。但后来,财新开启了付费模式,要读就只能付费,所以就买了年度会员。

“对于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又没有免费的获取渠道,想看就只能付费。”

选择付费阅读,袁颂、陈亚也有相同的“不得已”。

袁颂是一名80后,都市金领,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上班。她每天都会花至少一个小时在付费新闻阅读上。

袁颂清晰地记得,“2019年,财新发了一篇独家调查报道,我当时想阅读,但点进去后发现需要付费,就买了会员,从此走上了付费阅读之路”。目前,袁颂的手机里有两款付费新闻APP——财新、南方周末。



陈亚,95后,在一家知名公关外企工作,付费新闻阅读始于2018年。

2018年,作为即将毕业的新闻学子,陈亚每天会花大量时间阅读,获取信息。面对海量的信息,他也会有信息焦虑。

某天,一位朋友告诉他,与其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看很多文章,不如沉下心来每天阅读FTP中文网的一篇文章。

在“引路人”的引导下,陈亚下载了该媒体的APP。点进去一看,文章都“上锁”了,只能付费阅读。因为对它的内容期待很高,就买了会员。至今,陈亚还订阅着这款APP的付费新闻。

如果说,媒体机构走付费新闻之路是筛选用户,转变商业模式的主动尝试,那么,订阅用户的付费行为却带着被动。“新闻免费”观念根深蒂固。用户可以为了获取知识付费,可以为音乐、视频付费,但为新闻付费,会面临环境的“不适”。

毕竟,如果市场上拥有着大量免费且高效、高质的内容,又有谁会去选择付费新闻?


用户愿意持续为优质新闻内容付费


虽然付费是因为无法免费获得高质量的新闻,但为新闻付费的初衷却是用户主动选择信息的行为,这背后包含着价值、实用性的考量。

2020年,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发现,成为会员或者选择订阅,并不是冲动消费。在与新闻媒体有了长期的固定接触后,人们会为之付费。

刘炫是某中央主流媒体的一名记者,一直是财新的忠实读者,他非常认可该媒体的内容价值。他的新闻付费之路始于3年前,当时,在需要阅读该媒体一篇文章时,发现要付费,就买了会员。

刘炫每天至少要花半个小时在该媒体的APP上——听早报,读深度、原创文章,尤其是该媒体的调查报道,刘炫每期必看。因为持续稳定的内容质量,财新是刘炫唯一一直付费订阅的媒体机构。


新闻付费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新闻机构可以要求用户付费,但得用户愿意买单。媒体的内容需要得到用户的喜爱和认可,如果有价值稀缺性受众就会愿意为之付费。

牛津大学的一则关于用户新闻付费动机的调研报告也显示,内容的独特性和质量是用户愿意为新闻付费的最重要因素。

陶晶认为,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被动接受新闻的受众,多会选择免费新闻,信息接受也具有随机性。但对新闻信息有专业要求、工具性需求的读者来说,更看重内容质量,就会选择为新闻付费,获取更具价值含量的信息。

如今,仅新闻付费产品,陶晶就订阅了两款。她每天花在收听、阅读订阅新闻上的时间1个小时以上。

作为金融企业高管,陶晶会经常从其中的一款付费新闻APP中获取行业发展动态、数据、人事信息,这对她的工作很有参考价值。通过另一款付费新闻产品,陶晶从中获取艺术、文化资讯,提升人文、生活品位。

“付费新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进入付费‘花园’,发现了很多有趣、有价值的信息。为之付费很值当。”陶晶说。

袁颂、陈亚都认为,自己愿意长期为优质的新闻付费,因为它确实有用。

新闻机构生产出优质内容,用户才会为之付费,用户为新闻付费又能鼓励媒体进行高质量的创作,两者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提升用户体验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户


做付费新闻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少有人走的路。很多媒体都尝试过做付费新闻,但其中的很多已经死掉了,还在坚持做且取得成功的极少。

做付费新闻关键是能把用户留下来。要留下用户要靠优质的内容,但用户体验也尤为重要,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体验为王”的时代。

对话4位付费新闻用户,《传媒茶话会》也发现,付费新闻也有诸多“槽点”。

刘炫讲道,他订阅的付费新闻APP里,音频节目的朗读是AI合成的,声音单调、生硬,缺乏真情实感,收听时用户会缺乏代入感、互动性,时间一长就让人失去耐心。

陈亚“吐槽”,自己订阅的这款付费新闻APP,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不相通,如果在iOS系统上买了会员,无法在安卓系统上使用;文章没有分享功能,缺乏社交性;报道话题比较宽泛、宏观,“颗粒度”不够精细,缺乏个性化。


价格、定价机制也成了一个被共同发现的问题。

袁颂指出,她订阅的一款付费新闻APP,买了年卡,但是无法覆盖所有内容,有的内容还需二次付费才能阅读,这无疑会增加付费阅读成本,而且稀释了读者“花钱看新闻”的价值稀缺性。

陶晶买了某付费新闻产品的基础版会员,发现想看更高阶的内容还得买一个更贵的会员,这让她望而却步。她坦言,相对于免费看新闻,近2000元的数据服务年度会员,还是有些贵。

由此可见,除了要内容过关,付费新闻机构还需要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

既然为新闻付费了,用户就有理由“挑剔”内容和体验,这是市场交易的供需博弈。新闻机构需要提升、优化服务,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一方面,不断地进行系统升级、迭代,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平衡内容分配与会员享受权益之间的关系,让用户能感受到物超所值,这样才能留住用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陶晶、袁颂、陈亚、刘炫皆为化名。

文中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近期热门文章

维权效率低、判赔低?四招打掉版权维权“拦路虎”!


媒体版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特斯拉事件表明:媒体人转型公关应更有职业素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传媒茶话会原创作品,版权归传媒茶话会所有, 严禁未经许可的转载、复制或镜像等传播行为。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4893755】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OA1JCBU】获取授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