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账号(一):如何让用户“路转粉”?这些大号养成技巧请收下!

编辑部 传媒茶话会 2021-09-07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编者按

如何快速将新媒体号养成大号?


今天,《传媒茶话会》继续推出资深媒体人吴晨光《源流说》精彩内容的第6讲《账号(一):如何让用户“路转粉”?这些大号养成技巧请收下!》。

一图读懂《账号(一):如何让用户“路转粉”?这些大号养成技巧请收下!》
2012年8月17日,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功能。它与2009年10月新浪微博的横空出世一样,都改变了传播格局。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内容创作的可能,或者是说拥有了内容生产的权利。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在公众号或者后续推出的微信视频号上出现。特别是在2021年,当微信度过10岁生日的时候,视频号已经为这个日活用户约10.7亿的超级APP的主打产品。
 
从2013年起,包括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甚至包括像小红书这样的电商平台,建立了自己的账号系统。今天,“号”已经成了平台的标配,也正因为有了号,原本只有1万家报刊和1万家广播电台构成的内容小溪流,从此变成了大江东去。
 
那么,什么叫号?
 
在“微信之父”张小龙眼里,它是一个ID;
在小红书创始人瞿芳眼里,它是一个人设;
在内容创作者眼里,它是一个作品的合集。只要一张身份证,注册成功之后,就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内容发上去,吸引粉丝,和他们互动。
 
之前我们已经讲了,源是等于作品+作者,你可以把号视为作者。
 
这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你怎么把自己的号做的更有影响力,特别是拥有更多粉丝。
 

一、起名背后有玄机

 
想成一个大号,首先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像武侠小说里这些主人公的名字,几乎都能让人过目不忘:什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什么铁手追命、冷血无情,什么江小鱼、花无缺,以及西门吹雪、李寻欢,等等。
 


根据目前账号的命名方式,可以分为几派:
 
1. 正襟危坐派。政府的政务号一般是喜欢用这种方式,它比较“端”。比如说北京发布,是北京市政府发布新闻用的号。

2. 还有一部分政务号不想搞得这么正经,于是就反其道而行之,可以称之为撒娇卖萌派。比如说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国资委的国资小新。

3. 时间派,比如十点读书。

4. 地点派,比如燕郊楼市。

5. 作者定位派,比如说六神磊磊读金庸,一听就知道是有一个叫六神磊磊的人——行业里都管他叫“花露水”,去解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6.跟作者定位派相对的,是粉丝定位派。有个大号叫摩登中产,顾名思义,这个号的标准读者是中产阶级。

7. 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比如说叫金融八卦女,可以称之为八卦派;什么兽爷、包叔,典型的充大辈儿派。
 
当然,名字也只是表象。名字的背后是定位。定位又是什么呢?它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我要说什么?第二,谁听我说?
 
关于我要说什么的问题——你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能今天搞个NBA,明天去讲宏观经济,后天又要去说黑科技,这样的“杂货铺”会让用户没有办法对形成阅读预期;关于谁听我说,这个更重要——如果你心里不装着用户,按照他们的需求打造内容,闭门造车、自说自话,根本不可能拥有100万粉丝。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穿越回大唐王朝,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有自己的号,他们会怎么做呢?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号叫“李太白全集”,里面收录了《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名篇,它的定位是雄奇俊逸的浪漫主义诗篇,充满了丰富想象。而杜甫的号“杜工部集”(因为杜甫在工部做过官),收录了《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它的定位是现实主义、以诗为史,和李白的号完全是两个风格。
 
大唐诗人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写出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其诗集可以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而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就是写绝句写得很好。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清晰的定位,有了区别于其他诗人的特色,所以能够在全唐2000多位诗人中脱颖而出,而其作品能流传千古。
 

二、只抄别人的肯定不行

 
下面,我们讲一讲关于号的另外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原创度,一个是活跃度。
 
什么叫原创度?很简单,就是号里的文章是你自己写的,而不是转载或是抄袭的。原创越多,你的个人特点就越鲜明,就越能吸引粉丝。
 
有个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大量转引别人素材的时代,如何做好原创?其实这个问题在《将“网传网曝”素材写出新意,这几步不能少!》中已经有回答,这里再简单回溯一下。
 


北宋诗人林逋有一名联是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此联是从南朝非著名诗人江为的残联“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点化而出。但就是因为把“竹影”换成了“疏影”,把“桂香”换成了“暗香”,14个字只动了两个字,就把梅花的传神形象跃然之上。
 
诗人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是因为对梅花充分的了解、深厚的情感。史载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在住所旁边种了很多梅花,一生未娶妻,所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说明只有对自己耕耘的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有了充沛的感情,才能够点铁成金,写出好的原创。
 
关于如何提升内容原创质量的问题,无非是好的选题、好的采访、好的制作,以及好的标题。这四点,在以上四个小节中都做了详细论述。
 
说完了原创度,再说活跃度。什么是活跃度?就发文、发视频的频次,或者节奏。比如,《南方周末》是周报,而《焦点访谈》是日播——每天晚上到了7:40打开电视准时播出。活跃其实不仅仅是多和少的问题,但是要求节奏很鲜明,也就是能够让用户形成预期,不能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路转粉”的诀窍

 
对号的运营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充分和用户(以前叫读者或者受众)进行沟通和互动。
 
这里有两个词,一个叫读者,一个叫用户。别看是一个词的变化,但其实跨越了一个时代,跨越了一种思维。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都知道,看报纸的人叫读者,听广播的人叫听众,看电视的人叫观众。TA在读你、听你、看你,但作为作者,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因为没有办法追踪到TA。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情况完全变了,我们称这些人叫C端(C是英文单词“Consumer”的首字母缩写,C端指的是消费者个人用户Consumer)用户。我们可以去追踪他们,看TA浏览了什么、点击了什么、转发了什么、评论了什么、搜索了什么、订阅了什么,以及在某一篇文章里停留了多长时间,在某一个视频上是否有点了小心心。根据用户的这些行为,可以判断TA到底是不是关心你发的内容,然后你可以和TA继续沟通,把TA转化为你的铁杆粉丝。比如,如果某一个用户在你的视频号下面留了言,你就跟他有一个很好的互动,可以进一步把它转化为你的粉丝。我们说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其实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只有你读懂了用户,读懂了他们的画像,读懂了他们的喜欢,他们的关心,你才能说自己是真正理解了新媒体,完成了从传统媒体人到新媒体人的跨越。
 
回归到号上,怎么去运营这些粉丝呢?
 
新华社的“刚刚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17年6月,新华社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很短的消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这就是“刚刚体”的来历。别看一共只有9个字,但引发了800多万人点击,留言和点赞获得了双10万+,还收获了超过50万的粉丝。
 
为什么“刚刚体”会成功?

1.消息越短,事情越重要。

2.“刚刚”,而不是像传统的消息那样“某年某月某日”的表述,更符合传播逻辑。读起来很亲切,没有装。

3.编辑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做得非常好。

 
在我此前出版的《自媒体之道》一书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刘洪撰写了长文,讲述“刚刚体”火起来的原因。其中,涉及这个公众号的编辑是怎么跟用户进行互动的。正好当天有3个编辑值班,所以在这9个字背后就署了3个名字。有网友问:你们怎么就9个字还用3个编辑?回复说:小A负责“刚刚”,小B负责“被废”,小C负责“沙特王子”。咋的,有意见(小A、小B、小C是编辑的名字)?
 
然后又一位网友说:看你们的回复,一脸天下第一的样子,咋不上天呢?他们就又回复说:我们确实上过天。新华社特约记者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上还发过稿子,电头是新华社天宫二号。
 
这种就属于有效互动。相信很多人看了这种回复之后,一定会对这些责任编辑的这种智慧和责任感有好感——他们能把用户装在心里。
 
再跟说一下与用户互动其他的几种手段:
 
其一,我们发布内容,一般是什么时间?大多数人会选择上午8:30—9:30,中午11:00—12:00,下午5:00—6:00,晚9:30—10:30。为什么?因为在这几个时间段里,用户的活跃度相对较高,上班路上、下班路上、吃饭睡觉之间,大家刷手机的概率更大。
 
其二,如果能发个红包,传播效果会更好。因为每个人都会被名和利打动,红包就属于“利”。
 
其三,需要把文章中的重要的、吸引人的内容提炼出来,形成一个转发语。转发语是除了标题之外,进一步引导用户进行详细阅读的手段,这都是互动,是我们尊重用户的表现。
 
以上这些小技巧,都属于运营手段。虽然很细节,但背后都是对用户的理解和尊重。

四、怎么赚钱怎么来

 
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账号是怎么盈利的?
 


简单总结有4个方式:

1.用户打赏。只有能让用户产生共鸣的内容,才会得到打赏,所以内容还是第一位的。

2.平台收益。也就是说你的号入驻了某一个平台,平台给你分的“稿费”,和也是内容的品质有直接关系。

3.广告。包括硬广,也包括植入式的软文。六神磊磊读金庸的软文写的不错,能够在让人看广告时来个惊喜。有一期叫《杨过和小龙女去哪了?》。其实是一个楼盘的广告——楼上还有一个停机坪,六神磊磊说“这是给神雕准备的”。

4.现在流行的带货逻辑,这其实也是广告的一种。
 
总而言之,如果号能运营得很好真正拥有了百万家的粉丝,那么总会有钱找上门来。

本节课敲黑板、划重点

1.粉丝哪来的?对一个“路人”而言,你要接近TA、理解TA、尊重TA。要学会看数据,也就是看用户的行为,然后与之互动。 


2. 对公众号运营而言,让人过目难忘的名字很重要,而名字背后其实是精准的定位。 


3. 努力增强账号的原创度和活跃度,也就是要多创作、按时发文。 


4. 获得收益的四种方式,包括用户打赏、平台收益、广告收益和直播带货收益。

 
思考、作业和预告:
你自己有没有自己的号?如果有,你的账号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给它的定位是什么?你和用户互动的频次和程度是怎么样的?如果没有,是否打算开一个号?


下期预告:
做新媒体号,如何选准平台和方向?《源流说》下期内容《账号(二):入坑短视频,如何选准赛道和平台?》为你详解。


作者:吴晨光,工学学士,高级数字编辑。曾任央视记者、《南方周末》资深记者、《中国新闻周刊》副主编、搜狐网总编辑、一点资讯总编辑等职。文中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编辑| 叶莉

近期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传媒茶话会原创作品,版权归传媒茶话会所有, 严禁未经许可的转载、复制或镜像等传播行为。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489375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