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一场沉浸式“云接机”看媒体融合传播趋势

陈莹 传媒茶话会 2021-10-11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9月26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披露,9月25日央视直播孟晚舟回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上,点赞总人次达4亿,超过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总人口。

 

仅在微信上,央视新闻视频号就有1584万人看过、1.1亿次点赞。

 

当晚,共有465家媒体通过视频号直播孟晚舟回家。

 


直播已是媒体标配


9月25日,孟晚舟回国引起全国人民关注。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了一场覆盖各渠道、多角度的全矩阵直播。
 

直播从下午孟晚舟搭乘的中国政府包机进入中国领空开始。
 
在演播室内,主持人与嘉宾进行着深度分析和解读,满足大屏观众的信息获取需求。而在直播间里,画面上是略显单调的航线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热络的交流、评论互动、位置刷屏。
 
随着飞机抵达的临近,央视新闻视频号逐渐将直播镜头转向机场塔台、跑道、停机坪、候机楼等多个场景。透过直播镜头,全国网友看到了深圳宝安机场塔台上繁忙的“调度员”,停机坪上紧锣密鼓布置迎接仪式的工作人员,接机口焦急等待的普通百姓,直播间热度不断攀升。直至孟晚舟走下舷梯,央视新闻独家呈现她发表感言,直播间迎来点赞、评论高潮。
 

截至9月25日晚23时,仅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的《总台独家直播|晚舟,欢迎回家!》直播总观看量就近4.3亿。
 
其实,当晚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共青团中央、环球网等465家媒体都在视频号直播“孟晚舟回家”,全国超过6202万人在视频号直播间“云接机”。
 
新华社视频号的直播风格更贴近“生放送”。直播镜头架在机场跑道,没有嘉宾没有解说,摄影记者不时出现在镜头中拍摄接机人群,各种穿帮,却真实、直接。
 
有网友感慨道:“这种接近原始的直播画面,反而让人有一种‘沉浸式接机’的体验,零距离,很亲切。
 
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我们视频将直播镜头聚焦在自发接机的市民群众上,众多热心市民举着国旗、横幅和标语等待着孟晚舟女士回家,并在候机大厅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直播间对准深圳地标建筑打出的巨幅字幕“欢迎孟晚舟女士回家”,评论区网友们刷着“为你骄傲”“感谢祖国”“我在深圳”。
 
相关数据显示,当晚新华社直播345万人看过、1540万次赞,每日经济新闻200万人看过,封面新闻198万人看过。观看人数超过百万的还有新京报-我们视频、共青团中央、澎湃新闻、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等视频号。
 
正因如此,全国网友在不同场景、不同直播重点间无缝切换,参与了这场举国瞩目的“云接机”仪式。
 
当大小屏融合成为媒体深融标配,直播“孟晚舟回家”贡献了一场教科书式的传播案例。
 
《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破6000亿元。其中,网络直播市场规模达1134.4亿元,同比增长34.5%。
 
媒体融合7年来,用户消费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媒体传播渠道,也改变了媒体触达用户的方式。
 
直播间的即时评论,上涨的点赞数、观看数,使用户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正与成千上万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体验相同的情感。这种氛围感、剧场感是小屏的独特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真实反馈了用户的实时关注、评论、互动、分享,而用户和他们发出的每条评论、每个位置都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
 
随着用户分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媒体更需要打好大小屏组合拳。依托微信这个月活用户超12亿的庞大生态,视频号正成为主流媒体小屏传播的重要渠道。
 
微信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基础实施,其社交特性为UGC(用户生产内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主流媒体来说,视频号不仅符合媒体传播时政、严肃内容的调性,更具备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传播优势。
 
大屏的深度、严肃,加上小屏的即时、互动,主流媒体找到了融媒传播的最佳组合方案。


一场沉浸式“云接机”


“舟虽晚,终归航。”
“第一眼先看了看她的脚,没有了束缚自由的枷锁,真好!回家了!”
“1028,太不容易了。国之日盛,舟已回港。生在中国,吾辈之幸。”
“我在深圳”
“我在滨州”
“我在保定”
……
 
提问互动、打卡、刷位置……全国网友在沉浸式“云接机”场景中热火朝天。
 
小小的点赞按钮成了承载千万观众欣喜感情的工具,在每一个媒体直播间不断被点亮。
 
在评论区,来自全国各地无法抵达机场的观众,在直播间齐刷刷地刷起了“××人民欢迎孟女士回家”和“我在××地区”,感动、骄傲之情溢出屏幕。
 
画面中的一幕幕传达着现场感,网友在直播中体会到存在感、互动感,共享位置弥补了人们无法现场接机的缺憾,留言互动纷至沓来。
 

视频号直播间里,畅通的微信群/朋友圈+视频号传播通路,使网友们不仅能在直播间表达激动自豪的情绪,随手就能将直播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私聊中,实现社交场景中的联动。
 
视频号外,微信生态为视频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和连接点。目前,视频号已经与公众号、朋友圈、搜一搜、个人名片等链接起来,多种丰富功能的强连接为视频号引入更多基于资源共享的优势。对主流媒体来说,公众号、搜一搜、朋友圈广告,与朋友圈、微信群、好友关系这两条传播路径相互影响。
 
直播结束后,不少用户引用央视新闻视频号直播截图,将自己的感受发表朋友圈,引来了事件的二次发酵。中国红刷屏朋友圈。
 
不难看出,用户自发分享,向各个朋友圈、社群进行内容的推荐,主流媒体直播链接被用户自发二次传播、多次传播,不少人的朋友圈更是被央视新闻直播间刷屏,最终形成裂变效应。
 

社交平台直播潜力巨大


如果说,电视媒介的特性是借助摄像机镜头将缺席的受众带到新闻事件现场,实现了传播学意义上的通过缺席抵达在场,那么直播这种方式就是实现“在场感”的最佳途径。
 
如今,媒体融合已经进入到“移动优先”“视频优先”阶段,借助技术和工具,新闻媒体更容易实现“在场”——新闻媒体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直播,这种媒体广泛采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不仅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更重要的是传达情感和共鸣。
 
在视频号直播间里,一边看直播,一边在群聊里跟朋友、同事聊天讨论,无论新闻主角是小人物还大英雄,都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感动与共鸣,从而实现不断攀升的互动、转发、点赞等传播效果。在社交氛围里看直播,与多少人看相比,谁在看更重要。
 

对主流媒体来说,视频号真实地连接用户,第一时间获取亲人、同事、朋友对内容的反馈,更有助于激活媒体人的新媒体创新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契合年轻受众兴趣的优质作品。
 
与此同时,微信强大的用户基础和传播交互优势,数倍放大优质内容,通过精准的社交圈裂变,实现破圈传播,使新闻媒体深度优质的内容触达更多用户。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结束后多条媒体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播放量达千万级别,直播+短视频的产品组合进一步放大了主流媒体内容价值、撬动视频号生态流量。

直播“孟晚舟回家”说明,只要洞察用户心理,利用好微信流量玩法,精准发现受众、提供内容、推送信息,媒体视频号直播传播便可以获得数量级增长。
 
从直播传播的“实时”“现场”,到UGC内容引爆群体共鸣,再到社交裂变助力破圈传播,在不断繁荣的微信生态内,通过视频号传播爆款作品、直播重大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标配。而在互联网主阵地上,用好平台赋能,更有利于主流媒体构建新的舆论场。




近期热门文章

突发拉闸限电前,为什么看不到媒体的身影?


“中国将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媒体当心断章取义惹祸端!


还在“东家长西家短”?敢问民生栏目路在何方?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OGSMQTS】获取授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