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雅刘翔峰事件持续发酵,​舆论监督不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裘真 传媒茶话会 2022-11-24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最近几天,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创伤中心副主任刘翔峰疑似因“找不到癌细胞就切除胰腺”“无病按有病治疗”“向妇产科借血”等行为被举报“医德败坏”,引发公众关注,舆情持续发酵。


目前,湘雅二院以及湖南省卫健委都已经介入调查,举报内容的真实性有待相关部门的权威调查。


围绕刘翔峰事件,主流媒体通过对医院、湖南省卫健委处理措施的报道、刘翔峰事件相关患者的报道,以及医学专家和律师的采访及时回应了公众关切,起到了很好的正向引导的作用。


但也有个别报道,存在将刘翔峰个案普遍化的倾向,将刘翔峰个人的不当做法与湘雅系医院甚至整个医疗圈相关联。在微博上,话题#一个坏医生是否会带崩整个湘雅系#阅读量已超1.5亿次。可见,刘翔峰事件正在加剧医患信任危机。



对于此,我们有几点看法:


一是,针对刘翔峰事件目前引发的舆情,主流媒体依法依规对其是否存在“医德败坏”甚至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调查和报道,是主流媒体履行社会监督的职责所在、是捍卫公众知情权的正义之举


二是,我们也想善意地提醒大家在报道中警惕将刘翔峰这个个案普遍化的倾向


老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通俗点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家知名医院的网红医生被曝出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医疗违规甚至可能是违法行为,不论最终的调查结果如何,目前都已经给“湘雅系”和整个医疗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冲击了原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医患关系紧张至此。医疗卫生工作既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又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毫无疑问,刘翔峰之流毕竟是少数,是个例,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是好的。


2003年的非典,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生、护士披上白衣,勇斗病毒,冒着未知危险向疫情发生地逆行,拯救患者,为公众筑起安全的篱笆。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记住了后来被追授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的李文亮医生,有身患渐冻症依然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院长,有80岁高龄毅然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最凶猛的时候逆行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他们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术、医德的代表。


舆论监督不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此,我们建议媒体:


首先,在围绕刘翔峰个人的违规行为展开报道时,要配合有关部门通过客观、准确的报道回应公众关切,重塑公众对于医疗系统的信任


其次,也要注意,在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刘翔峰事件是否涉及整个"湘雅系统"的"内幕"或"腐败"事实不清的时候,切忌将刘翔峰的个人行为上升到集体,不能把个案当作普遍、更不能用情绪代替理性,引发公众对行业的全面怀疑和全盘否定


医生、警察、教师,一个是守护生命,一个是守护安全,一个是守护未来,他们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三个职业,他们保障了公众最基本和最高层次需求的实现。因此,媒体在涉及上述职业的报道时要保持克制,保持敬畏,一旦因为报道失误,引发公众对医生、警察、教师职业信任基石的动摇,可能会造成整个社会心态的动荡,而这种敬畏和信任关系崩塌后,没有一个公众可以置身事外、全身而退。


再次,媒体和媒体人还要透过这种个例事件,看到是不是确实有漏洞,或者患者的申诉系统不畅不合理?有漏洞就要发现问题,补上漏洞。没有漏洞也要建言献策,探讨医患矛盾频出的原因,发挥舆论监督职责,督促医院从制度上建立相关纠错机制,防范害群之马的产生和由此带来的持续恶劣行为


然后,我们建议媒体密切关注网络上关于医患关系的负面舆情,及时引导,在鞭挞丑恶时,也要看到更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不能有意或无意成为伤害医患信任的“带节奏者”。


最后,新闻工作者还要不断丰富相关的医疗知识、医疗政策的知识储备。医学科学是非常严谨复杂的科学,在报道中涉及医疗术语或医疗救治问题要慎之又慎,确保报道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报道差错误导公众,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或舆情


文中图片均为网络截图

编辑|叶莉

  END  


往期推荐

创新节目样态 解码新时代中国奇迹——评《解码十年》系列节目

媒体的“紧日子”该咋过?有啥省钱招?

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受邀担任“泉城推荐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