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新社70周年|解码这家通讯社的蝶变

李磊 传媒茶话会 2022-11-24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9月23日,在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的媒体“版图”中,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独特、唯一的存在——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
今年,这家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海外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带着对外传播使命的通讯社,迎来建社70周年。

从47个人开始的“创业”,到境内外拥有52个分社,2000余名员工,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全球三地信息发布系统;


从骑车到电报大楼发稿,到形成报、网、端、号的立体传播矩阵,覆盖全球几亿用户,用数与网架起沟通、团结华侨的桥梁;


70年,穿越漫长的历史风云,中新社从“海棠院”(创建之地)出发,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华侨华人,在守正与创新中栉风沐雨、绽放风华。


中新社是如何实现“蝶变”的?9月26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新社总编辑张明新,揭秘中新社70年发展、壮大的“密码”。


清新文风“创造者”

“现在,你们有47个人,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新华社起家的时候,才5个人嘛!”
1952年,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来到“海棠院”,出席建立中国新闻社筹备会议时曾说。
70年前,新中国成立仅3年。新生的共和国遭受西方的孤立和封锁,海外侨胞难以获得来自祖国的准确信息。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处境更为艰难,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和恶意捏造的谣言在海外华文报纸上流传,离间侨胞与祖国的感情。
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形势,为联系、团结12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传递一个真实、全面的新中国形象,1952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筹建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侨的新闻机构。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的意见,这个破茧而出的通讯社被定名为:中国新闻社。中新社由此诞生,并开启讲好中国故事的“光荣与梦想”之路。

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预告中新社从10月1日起播发广播纪录新闻。
初创时,虽然只有47个人,但中新社群英荟萃。第一任社长金仲华,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主编过国际新闻社的英文稿刊《远东通讯》;胡愈之、王芸生等报界名流是理事会成员;班底都是精兵强将,且来源广泛——除了当年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国统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还有一批背景独特的新闻专业人士,包括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社论撰稿人、港报资深编辑以及在国际新闻社工作过的媒体人。
将中新社办成什么样的通讯社?如何办好中新社?
“打破关门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报道要群众化一些,不要啰嗦、过长,要简短有力”“工作要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在中新社的多次讲话中,廖承志指明了办社方向。
同时,廖承志到中国新闻社讲话多是即席而谈,开门见山,不讲官话,没有套话,谈笑风生,诙谐幽默,提纲挈领。
金仲华担任中新社社长时,亦就文风问题多次提出要求。
比如短文、短段、短句子。长文章要多一些小标题,这是帮助读者,便利人家看;要使人家看了头一两句就非看下去不可。句子简单明了就自然会突出;可以引用一些侨乡的成语、比喻,这能使人更感亲切,更能吸引读者。
廖承志作为中新社的创立者与金仲华等第一代“中新社人”的新闻理念,共同奠定了“中新风格”的基础。
何谓“中新风格”?
中新社总编辑张明新告诉传媒茶话会,经过几代中新社人不断实践、摸索、发展、完善,“中新风格”可以描述为“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具体到写作上,所谓“中新体”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实(用事实说话,用平实的态度说话)、宽(报道面宽)、短(短小精干、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穿靴戴帽)、快(时效快)、活(注重细节描写、背景穿插、现场感),力求使报道具有亲和、清新、国际化的特质。

张明新举了三个例子:

1957年,中新社发出一篇关于戏曲演员范瑞娟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讲述范瑞娟的家庭和婚姻生活,向港澳和海外读者展现大陆戏曲演员的生活新貌,角度独特、文笔朴实、内容生动,被海外报刊广泛刊用。
1978年,报道在曼谷举行的亚运会时,中新社以“亚运短波”为栏目发出200余篇电讯通稿,受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文媒体欢迎。香港《文汇报》在刊登“亚运短波”时写的“编者按”中说:“中新社日前从曼谷发回亚运会的花絮,笔调轻松,内容丰富,冲破过去不敢闯的界限。”这其实就是“中新风格”一种传播效应。
1982年,中新社的一篇报道提到“港人治港”,这是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1984年,中新社的稿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的说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港人治港”的内涵。从此,这成为一种固定表述流传开来。
“中新风格”在业界受到肯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办者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节目筹备时,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明确要求,节目语言要变为“中新体”。
以“中新风格”形塑的独特文风既是中新社70年新闻实践中传承与发展的精神特质,也是中新社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

对外传播“主力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期媒体做好对外报道的根本遵循。
在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中新社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
作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使命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
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热点、焦点话题上,努力创新表达方式,通过独具特色的“中新风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外交流,中新社展现出积极的作为与担当。
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中新社曾推出一篇《中柬“正能量”双向输送》的对外报道,将叙事视角放在了柬埔寨水电项目的合作建设上,用图文直观呈现了水电项目对柬埔寨资源保护、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好处,让海外受众充分认识到了“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
张明新表示,通过新闻策划与报道实践,中新社探索、总结出了做好对外传播的“三结合”方法。
一是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
2021年伊始,中新社发挥智库专家资源优势,推出学理型融合专栏《东西问》,聚焦文、史、哲、政、经领域,打造集针对性、学理性、通俗化为一体的高端政治文化类特稿。
专栏创建一年多来,已推出各类报道近千篇。其中,“东西问”之“观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多位海外知名专家“外眼观中国”,以学者客观、平实的视角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疑问,提升中国议题在国际舆论场的整体声量。该组稿件被境内外网站转载,实现了单篇被转载均超200次、总阅读量超3000万人次的传播效果。


二是把“抽象”和“具象”结合起来。
2021年,建党百年时,为了让受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读懂今天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中新社策划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融合系列报道,推出122篇精心打磨的作品,以“党史+新闻”“史实+思想”为基本思路,既走进历史的深处,又回到当下的现实与热点,通过历史故事和党史知识,勾勒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传承,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这批报道在新媒体端总阅读量近5亿,微博话题阅读超1.4亿。
三是把“一体”和“多元”结合起来。
近些年,中新社通过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行走中国”采风活动等方式,拓展国际传播主体,致力于实现对外传播的“一音独奏”到“多方和鸣”的转变。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新社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8家海外华文新媒体联手推出“全球华文新媒体国庆24小时联播”,同步向全球受众全景式展现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共庆新中国华诞的盛况,网络直播总观看人次逾1200万,其中海外社交平台人数近300万。
据张明新介绍,在中共二十大召开之际,中新社推出的“问答二十大”系列微视频,以国际视角、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党代会可知、可感。
截至目前,“问答二十大”栏目已推出“中共各级‘一把手’为什么叫书记?”“为什么中共的党代会五年开一次?”等多期视频。截至目前,在全球主流华文媒体实现落地或推送逾600家次,全网总阅读量超过1.5亿次。

融合发展“排头兵”

2014年,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创建之初,中新社就具有媒体融合的“基因”,而且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作为通讯社,为了做好对外传播,中新社还拍过电影。1958年,中新社组建电影队。从1958年到1964年,中新社共拍摄了《诗歌的海洋》《故乡行》《福建风光》等二十多部风光纪录片,以及《西厢记》《丝线姻缘》等八部舞台戏曲艺术片,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介绍祖国各地风貌和地方传统戏剧艺术。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通讯社,1995年4月,中新社在香港“上网”,成为媒体中最早的一批“触网者”,成为亚洲地区最早上网的数家中文媒体之一。这比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创立时间还早三年。1999年,中新网正式在北京成立。
进入新世纪,在发挥通讯社全球性的采编发、强大内容生产优势基础之上,中新社进一步拓展媒体“版图”,增强办报能力。2000年,《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办刊理念,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多语种时政期刊,其深度报道在业界广受赞誉。
“进入发展新阶段,中新社加强国际传播,在数字化、网络化的道路上也走在了前列,把以侨为桥、融通中西的实践从纸上延伸到网上。”张明新讲道,中新社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融合建设。
首先,构建调度顺畅、运作高效的采编体系。
在张明新看来,对于通讯社而言,媒体融合最关键的是打通组织架构和采编流程,建立有效且高效的采编体系。而这也恰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难点。对此,中新社在思考和摸索中逐步推进改革和优化。
现在,中新社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媒体、全流程、全天候新闻采编发布和传播效果监测,有效保证了指挥运行忙而不乱、高效有序,采编运作效率提升,融合协作得到显著加强。
其次,锻造全媒体采编队伍,让融合报道常态化。
为了鼓励采编人员尽快适应融媒体采编要求,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发展,中新社通过改革、优化考核与激励机制,促进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中新社发力全媒体矩阵,扩大对外传播中的融合效应。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中新社借势媒体融合,发挥自身优势,在原有业务门类和平台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凸显了融合效应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迎接二十大等重大新闻报道中,中新社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实现传统产品精准投递,新兴媒体融合发力,全媒体矩阵融合传播。

中新社融合传播矩阵

古语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个人而言,70岁意味着在守规矩中,正道直行。
70年来,中新社也有着一份坚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报道方针、坚持为广大海外侨胞服务。同时,也有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不断创新报道手段、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融合发展能力,在“不变与变”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新征程、新起点、新作为。张明新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当前,中新社上上下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快融合发展,着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立体化对外传播格局,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传递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参考资料:
①中国新闻社.一家通讯社的坚守与蝶变——写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
[EB/OL].https://mp.weixin.qq.com/s/PTMoWf_G8azmEqNtagNNgQ
②戴梦岚.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EB/OL]
https://mp.weixin.qq.com/s/HO9mTtLqmG8nUF1WBx5XfA
sand章新新.中新社70年丨从“海棠院”出发,他走在最前面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LFJQSxqeYCmfmFMSNwdNHQ
④中国新闻网.星光灿烂的年代
[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9-22/9858258.shtml

  END  


往期推荐

全网总曝光量超6900万!一场云岭歌会唱出幸福乡村画卷

产品力+创新力,这家城市台深融见成果

花落谁家?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公布!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QSHRUD2】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