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新闻奖评委点评|如何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

殷乐 杨默涵 传媒茶话会 2023-06-18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碳达峰碳中和更是当下舆论热点。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老唐卖“碳”记》围绕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展开,主题重大,叙事清晰,采访详实,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类一等奖。


新闻专题如何做得鲜活生动、引人深思?媒体如何发挥建设性角色,为社会发展传递正能量?


今天,传媒茶话会特邀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殷乐为大家解析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类一等奖作品——《老唐卖“碳”记》。






殷乐,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应用新闻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主任。韩国首尔大学访问学者(2004-2005),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挂职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21-2022)。


作品:


作品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在当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如何将这一重要的共识变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呢?

《老唐“卖碳”记》报道的事实无疑是众多探索中的一个亮点。

安徽省宣城市是全国林长制改革试点的策源地,在这里,围绕着绿色生态发展进行着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实践,林业碳汇交易就是值得认真总结推广的方式之一。

这一交易既解决了当下制约林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又为林业长期发展,最终通过林业发展等多种渠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完成,有力地向人们展示了“两山”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及它将会带来的更加美好的前景。正如当地老百姓所感慨的那样:“今天才知道,空气也能变钱了。”

宣城市的这一探索为全国林业碳汇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有意义的示范。为全国更多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构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提供了参考。

众所周知,这种涉及重大方向性变革的报道容易枯燥、无趣,但是,本作品以亲手经办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宣城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老唐为切入点,用讲故事的方式,从小角度切入大主题 ,详细地回顾了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探索过程,使得重大主题的报道变得鲜活有趣。

作品主题重大,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传播力强。


作品点评:


《老唐卖“碳”记》

如何“卖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众心所系的大事,也是媒体报道的热点焦点所在。


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广播新闻专题《老唐卖“碳”记》以直接经办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老唐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方式回顾了宣城市林业碳汇交易的首次实践。

通过记录个体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特定的行为,将这一生态问题对个人或团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所助力娓娓道来,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做得生动鲜活引人深思。

《老唐卖“碳”记》为何能“卖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接下来将从三个层面进行评析。

一、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增强科学传播有效性

林业碳汇作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老唐卖“碳”记》将道理蕴于故事中,从多个层面增加民众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接触、理解、支持和参与。

首先是重视用户思维,着眼于让民众接触并理解这一生态问题。

以往的双碳科普类新闻多从国家政策解读、生态治理、能源结构等视角展开,侧重运用官方权威的话语阐释科学知识重要性,《老唐卖“碳”记》则更多地与用户思维接轨,以故事形式为驱动力讲老百姓能听得懂、吃得透的语言,将内容叙述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提高了科学传播的普适性与影响力。

该作品主要从何谓卖“碳”、为何卖“碳”、如何卖“碳”三个层面展开,重现了碳汇交易期间多元参与共同协商的语境也梳理了具体问题的解决脉络,在呈现和普及林业碳汇交易经验的同时辅助全社会完成了情境共通、意义协商与关系联结

同时,以老唐卖“碳”的具体实践为例,拉近了聆听者与科学概念的距离,用户也更容易去理解林业碳汇和碳中和的定义以及进行林业碳汇交易的目的与意义。

其次是提供发展视野,促进民众支持并参与生态建设。

老唐探索林业碳汇交易的经历,在加深民众对绿色低碳理念认知的同时,也在唤醒群众的积极情绪并引导其参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卖“碳”的实践过程包含了专家答疑解惑、买卖双方沟通协商、碳汇价格参照标准、经济效益分析、政府部门调度、未来发展解读,这种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内容呈现,大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信心与安全感。

正如作品内容中提到的:“给老百姓看看,空气也能变钱……让林权户们都成为‘卖碳翁’,实现碳汇资源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可持续!为全国林业碳汇发展,有效实现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


二、新“声”态与个体化叙事的结合,提升新闻报道感染力

随着移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声音的主体性被重新唤醒并与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以人为本”的个体化叙事理念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广播专题,《老唐卖“碳”记》充分发挥了音频化表达与个体视角的互嵌优势,以此增加新闻故事的画面感、时空感与沉浸体验。

声音是具有空间与情感特性的媒介,给人以独特“质感”。随着人物的调度和现场环境的变化,声音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

“叮铃铃~ 喂你好,请问你找谁?”伴随着熟悉的电话铃声和老唐朴实宽厚的嗓音,我们“声”临其境,同安徽省宣城市“老林业”唐海兵一起回顾着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探索过程。

基特勒认为,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都与媒介技术的物质性转变有关。

《老唐卖“碳”记》有机地运用唐海兵、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武曙红、庙首林场场长姜育龙、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枫、宣城市林业局副局长汪勇等人物的现场同期声以及环境音响,让听众仿佛沉浸在一个“触手可及”的场景空间,视觉化地想象出新闻事件的发生经过,更直接地感受新闻现场。

另外,声音媒介也展现了口语传播形式带给受众的亲密感,用声音构建亲密无间的情感共同体。

通过记录和还原现场真实的人物声音,我们能感受到老唐在林业碳汇交易遇到瓶颈时的紧张焦虑,庙首林场的场长姜育龙收到货款后的满心欢喜,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枫对碳中和工作的积极态度。声音对人物形象的鲜活塑造为新闻内容亲近感与真实性加码。

此外,叙事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的转向也是《老唐卖“碳”记》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提到:叙事要义在于建构并提炼人们的精神指引。

个体化叙事视角的采用,体现着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价值。

通过记录不同人物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特定行为,作品内容在保有新闻性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故事性,在传播准确、真实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一定的情感信号,从而能够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

首先,和以往新闻故事不同的是《老唐卖“碳”记》在旁白解读基础上,增加了大量人物自述,约占总体比例的51.4%。

其中,老唐的个人自述共出现10次,这种对人物主体性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内容可信性和亲切感,促进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与主旨。

其次,作品在个体化叙事中增加情节建构上的冲突与悬念。

老唐的卖“碳”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破冰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卖方在经济效益上的疑虑以及多人物的参与协商过程同样耐人寻味。

通过旁白解说、武曙红教授的概念讲解、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林枫与庙首林场厂长姜育龙的交易细节回顾等声音素材的二次加工,追溯复原新闻事件,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吸引力与戏剧性。

正如普利策音频报道奖获得者艾拉·格拉斯所说,音频新闻要“像微电影一样”有人物场景、有情节起伏的“弧线”。


三、发挥媒体的建设性角色,为社会发展传递正能量

在传播方式、媒介格局与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业更强调媒体的建设性社会角色。

记者不仅要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更应该通过记录与制订解决方案来助推社会发展。

从这个层面来看,《老唐卖“碳”记》既是重要主题报道的创新,与时代发展的共振,也是对不同场域对话的协调,对社会公共责任的积极承担。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老唐卖“碳”记》将生态文明主题与地方政府探索性经验相结合,动情地抒发着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爱与忧思。

同时,该作品通过对林业碳汇交易全流程的展现和具体问题解决办法的梳理,为实现全国碳汇能力提升与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和有意义的地方性示范,也能够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而推动实际工作进展。

媒体的“建设性”社会角色一方面表现在记录与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增进沟通联动,共筑美好生活。

安徽广播电视台在《老唐卖“碳”记》新闻故事的制作过程中,重点采访了宣城市林业骨干唐海兵、林业碳汇顶级专家武曙红教授、作为碳需求方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枫、碳汇供应商庙首林场场长姜育龙以及行政部门宣城市林业局副局长汪勇。

从公平对话、交流互通的视角出发,将来自社会不同场域的力量聚合于同一报道、同一语境下,在社会治理全过程各环节中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经验,促进了林业碳汇交易具体问题的解决,也为全国更多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构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提供参考并赋予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传递希望与正能量。

(作者殷乐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杨默涵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辑 | 蔡雯欣

  END  


往期推荐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市场化媒体为何拿走了重大主题奖?

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点评|同题报道如何脱颖而出?这条消息带来4条启示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点评 | 央视新闻时政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创新探索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IYRWNMO】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