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运开幕式,这张照片为何“出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庖丁解news Author 小牛工作室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语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的“一抹中国红”点燃了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中新社摄影记者韩海丹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幕,照片迅速“走红”网络。今天,他为我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我爱你中国》的悠扬旋律中,地屏之上浮现出大好河山影像,一条红绸飞掠锦绣山河,踏着红绸铺就的道路,五星红旗入场。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中新社记者韩海丹 摄


“最美不过这一抹中国红”,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一抹中国红印记点燃了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在开幕式现场,中新社摄影记者韩海丹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幕,这张由他拍摄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 ,他也为我们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01

拍摄大片的“出圈”秘诀


“像这样的大型场合,媒体的摄影点位其实是比较有限的,要做好充足准备,才能拍出脱颖而出的作品。”


谈起昨晚开幕式的情形,韩海丹记得很多细节。“当主持人宣布国旗入场,场地内展现出一幅山峦景象,画面中一条红绸沿着椭圆形的屏幕边缘飞过,踏着红绸铺就的道路五星红旗入场。”韩海丹说,在国旗入场的瞬间,他已经在脑海里对图片的拍摄进行了构思。


中新社记者韩海丹在开幕式现场


“我的拍摄点位是在主席台上方的红区看台,需要拍摄的画面以全景为主。在器材准备方面,3台机身4支不同焦段的镜头才能保证我顺利完成拍摄任务。我当时还对拍摄国旗入场进行了一个初步规划:用70—200镜头拍摄仪仗队步入场内前段,当仪仗队前进到会场中部,再使用24—70镜头对会场进行全景拍摄。


仪仗队踏着红绸前进,结合屏幕内的山川景象,一张富有动感的照片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中新社记者韩海丹 摄


02

亚运会大型赛事的拍摄难点


“首先是拍摄强度大。”韩海丹说,在16天的赛期中,需要摄影记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拍摄不同类型的比赛,项目与项目间频繁切换,既是对记者摄影技术熟练程度的考验,也是对记者体力精力耐力的考验。
其次是需要分工协作,多名摄影记者对于一个项目的拍摄需要对点位、景别、拍摄的内容进行事前规划,保证在有限的时间中,不进行重复工作。
最后是丰富的体育知识储备,亚运会要求摄影记者对拍摄的项目有深入了解和理解,这样可以更轻松地拍出好的照片,尤其是平时关注度少、未体验过的项目。“运动员信息、赛场图纸、拍摄路径规划、经典瞬间有哪些,都需要提前准备。”

中新社记者韩海丹 摄


03

摄影记者的台前幕后


“摄影记者的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作战,尤其是对于亚运会这种大型活动的拍摄。”韩海丹说,“比如本次开幕式,我的拍摄点位就开通了属于中新社图片发稿的专线,使我可以在拍摄过程中将图片第一时间利用我社的即拍即传系统,将图片快速传输给在主新闻中心的编辑团队,由此也保证了图片发稿速度。”
摄影报道在大型体育赛事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逢大型报道、战役式报道,中新社总社和各分社的摄影精兵都会协力上阵,中新图片也就是在这样的通力合作中成功“出圈”。



来源:中新图片


同属于中新社前方摄影团队的崔楠在开幕式后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一场开幕式现场271张图,3小时编掉其中141张之后的我……总之,还是挺爽的。”


杭州亚运会的大幕已经拉开,伴随着这抹“最美中国红”,我们更加期待在亚运会期间,摄影记者们用镜头定格下的每个“最美”瞬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庖丁解news“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韩海丹 崔楠 中新图片主编:刘娟撰稿:吴旭 尹珮瑶编辑:刘付枫荷校对:李媛 毛洁


——The  End——


6年磨一剑,传媒茶话会主编的《传媒实操小红书》系列新书终于面世啦!





内 容 介 绍


“传媒实操小红书”是由传媒茶话会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实操系列图书,既包含重大纪念日报道防错指南、两会报道注意事项、常见字词标点差错解析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避雷建议;又有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等不可不知的采编技巧;还有10万+选题长什么样、如何打造新媒体爆款等不容错过的爆款经验。



购书方式


即日起,广大网友可以联系工作人员7折购买“传媒实操”系列图书。


图书销售客服专线:刘老师,电话15313967256(微信同号),也可扫码添加微信

  END  


往期推荐

如何避免导语写作中的两个毛病?

传媒人为什么喜欢《传媒实操小红书》?

周六招聘|人民网、南方周末、凤凰网等【共9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