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获中国新闻奖,做报道累到斑秃,他是如何为劳动者鼓与呼的?

陈湘 传媒茶话会
2024-11-09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微信群回复信息算不算加班?”
“快递员、外卖员、居家办公人员,一旦受伤如何确认是否是工伤?”


这些戳中打工人内心的问题,他是如何有效发挥“传声筒”的作用,为普通职工发声的?


在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时,他是如何用“笔杆子”为广大劳动者进行维护的?


他就是兰海燕,工人日报社原编委、国内新闻部主任,也是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作为一位时刻“尊重劳动”的新闻工作者,兰海燕曾5次担任工人日报全国两会人大报道组组长,9次获得中国新闻奖,8次获得中国人大新闻奖。



在为劳动者发声的职业生涯中,他是怎么策划出一系列报道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为一位从业38年的编辑,在工作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致力于解决不同时期工难愁盼问题





“劳动最光荣”这五个字,醒目地印在兰海燕随身携带的保温杯上。


对兰海燕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标语,更是他38年新闻职业生涯中为劳动者鼓与呼的真实写照。


兰海燕个子不高、身材中等,穿着一件灰棕色的POLO衫和一条黑色的休闲裤,一双黑色运动鞋,随身提着一个电脑包,感觉下一秒他就能拔腿出个外勤。


今年8月份,兰海燕正式退休,没有来得及享受一下闲云野鹤般的退休生活,就一头扎进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担任副秘书长。他说,尽管退休了,还想发挥余热为工人们做些小事儿。


从业38年来,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编辑,兰海燕始终牢记着《工人日报》向职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代表职工讲话、反映职工意见、呼声和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宗旨,始终致力于解决不同时期工人急难愁盼问题


2010年全国两会前夕,兰海燕在企业采访时,一位车间工人悄悄对他说:“我们的工资有些低,你能替我们呼吁一下吗?”


这位工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他却记在了心里。他发现,近些年来,企业效益在不断提升,但一线工人工资却几乎没有明显增长。回到报社,兰海燕就开始思索,怎么把一线工人希望涨工资的心声传递出来。


为了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劳动者收入低的问题,兰海燕与同事把视线聚焦在“非垄断行业的企业一线工人”身上,以算账的形式,将他们当下的收入与10年前的收入进行对比,以此反映一线普通职工的真实收入情况。


两会期间,兰海燕和同事们从近3000位全国人大代表中,找到20多位符合条件的工人代表,在几天内完成了采访,并从大量的采访素材中梳理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公交工人、机械加工工人、纺织工人的5个案例。


《五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


3月7日,由这5个案例撰写成的报道《五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刊发,报道从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物价、房价等不同角度形成“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与生活付出的压力账本”。在文章中,各位代表直述“儿子的教育几乎花光了多年打工积蓄”“生一次大病,一年的收入就没了”“一分钱也攒不成,工资月月花光”“10年过去了,工资还是那么多”“买套二手房,至今负债13万元”的现状,披露了一线职工在低收入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的巨大压力,读者也真切感受到一线普通职工的工资多年没有增加的事实。

同时,该文配发《职工收入增长提速不能一拖再拖》报道,积极回应职工涨工资的期盼,为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发出呼声。

《职工收入增长提速不能一拖再拖》

报道刊发后,引发热议。多位来自企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言要尽快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一线工人的工资增长能够与企业效益的增长挂钩提供制度保障。


《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引起强烈共鸣》


但抛出问题还不够,还要努力寻找答案。


为了能够给提高职工薪资待遇提供切实可参考的建议,兰海燕和同事们多方联系专业人士进行分析,最终完成了“5位一线工人代表‘生活压力账本’追踪”系列报道专栏,这组报道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策划这一系列报道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在下了两会后,兰海燕摸了摸头发,才发现自己已累成斑秃。对此,兰海燕直言,“身为记者的良心和内心的责任感告诉自己,能为职工涨工资鼓与呼,一切都值了”。

2018年,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更多高技能工人来推进生产,但技术工人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许多技术工人收入居然赶不上普通工人、各项待遇保障较弱等原因,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为突出。


对此,兰海燕策划推出《聚焦“技术工人提高待遇”》系列报道,聚焦于如何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通过对不同行业、领域、身份等代表委员的采访,选取准确精要的观点,回应技术工人的关切并为之发出呼吁。


《聚焦“技术工人提高待遇”》系列报道

近些年,快递、外卖、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这一新兴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常常引发广泛讨论。


比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将获得相应的待遇保障。


但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都不固定,如何认定“上班途中”“工作时间”呢?再如一些居家办公人员,他们一旦发生一些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呢?


2022年,兰海燕和同事们关注到这一现象,通过多方采访,推出《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系列报道,聚焦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力求探索劳动者“因工受伤”后及时获得保障的新路径,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①》

回顾这些得奖的系列报道,兰海燕认为,“在不同时期关注并回应当下劳动者面临的不同问题与困惑,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对劳动相关议题进行深度挖掘与建设性探讨的体现。”



努力实现思想的传播




在选题策划和新闻报道的实践过程中,兰海燕认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传递信息,还需要努力实现思想的传播,这也是兰海燕努力的方向。


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凸显思想价值,首先是需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更在于其能否触动人心、反映时代精神、启迪社会思考。


1998年,《农民日报》刊发了一则新闻:时任湖北省黄石市石灰窑区河口镇党委书记董阳,上任后狠抓廉政建设,整治吃喝风、清理“混混干部”。然而,董阳却遭到该镇许多机关干部抵制被要求调离岗位,但同时村支书们集体联名要求留下这个“好官”。最终,上任仅11个月的董阳就被以“不称职”为名调离。


兰海燕和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记者一起介入了后续采访报道,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群众喜欢的“好官”居然是“不称职”的?


同年,山西省侯马市一位叫宿青平的市委副书记在党代会上落选。但在他离开侯马时,却有数千群众为他送行,许多人哭喊着要求“留下这样的好官”。


“人们对基层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不同认识,实际上折射了一种对当时考核制度的反思,这是改革话题,具有时代价值。”


对此,兰海燕认为需要展开调查,通过报道引导社会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干部才是群众欢迎的好干部,努力让对干部的评价更具时代性,更加客观。


在报社领导和部门主任的支持下,兰海燕在前往湖北黄石采访之后,又到山西侯马进行采访。在侯马采访的7天里,兰海燕采访了很多当地的科局级干部,了解具体情况,追踪采写出长篇通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一位市委副书记调离的背后》等报道,撰写《要从本质上公正地评价干部》《“好人主义”的牺牲品》等评论。


此后,围绕董阳、宿青平现象,《工人日报》用18个版面展开讨论,先后刊发通讯、评论、专稿、来信等57篇。共收到读者来信、来稿1200多封,推动形成了一场持续半年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提出从制度层面保障“让改革者有为有位”等重大课题,引发广泛社会反响。


在做能引人思考的新闻的同时,兰海燕还注重审美传播,致力于将有意义的新闻做得有意思,深入发掘那些触动人心、展现时代之美的故事,让报道抵达读者的心灵深处,实现情感与价值的共鸣,达到“美的传播”效果。


将主题报道做得有温度,也是实现“审美传播”的方式。


2017年“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中,记者康劲偶然发现了一对铁路双职工——李全忠、任亚娟夫妇和自己的女儿,刚刚在站台短暂团圆了37分钟。进一步了解后,记者发现,这次短暂团圆得以实现的背后,离不开这对铁路职工家庭中的珍贵“情感信使”——一本承载了数千条留言的特别本子。12本留言本、6800条留言、24万余字,是这对夫妇因各自值乘不同列车而难以频繁相聚,所创造出的独特情感交流桥梁。这种“见字如面”的情感交流,一家人已经坚持了23年。


康劲是位很优秀的记者,在和编辑部沟通后,立即把“职工牺牲春节假期保春运”视角,转变为讲述普通夫妻的爱情故事,以增加主题报道的温度。兰海燕认为“主题报道需要做到心中有读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鲜活的故事来反映大主题”。


由此,兰海燕和同事编辑的通讯《“见字如面”23年》,记录了一对夫妻23年里聚少离多、牵肠挂肚的平凡故事。该报道不仅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这世上最普通也最触动人心的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并深深为劳动者的温暖情怀所感染,更传递出普通劳动者对岗位的坚守。该报道也成为主题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案例,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见字如面”23年》


“没有奋斗的人生,


一定不可能是成功出彩的人生”




在兰海燕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当了十余年记者,二十多年编辑。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是记者和编辑平等沟通交流的成果。”他认为编辑和记者的关系,不是谁为谁作嫁衣,而是相互启迪、相互提高、相互成就。


2005年11月,黑龙江省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死亡171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将该煤矿矿长、调度室主任在内的11人移送司法机关。

然而,2007年,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李毅中在当地调研时问及这一情况时,惊讶地发现该事件的相应责任人并未受到处理,并对此提出质疑。当时工人日报记者王冬梅是该座谈会现场众多记者中的一个,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事件的价值,并迅速记录下来,与兰海燕打电话沟通这一选题。


时隔17年,兰海燕回顾这个选题时,仍能感受到他与记者一条心的默契协作,以及他对记者的由衷尊重:“在那么多记者都在场的情况下,就她捕捉到了这个事件的新闻价值,说明我们的记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


当时,兰海燕正在报社要闻部值夜班,两人在电话中默契地确定了报道主题,即围绕要凸显对职工生命的敬畏这一思想。兰海燕秉持着“要把泉水鱼做得更好”的原则,立即调整版面,为该报道预留了头版的版面。


为了能让该报道顺利发出,兰海燕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为该稿件来得比较晚,版面的其他稿件都编辑好了,这个稿件还没来。“为此,我决定推迟发稿的时间,不仅仅是因为该选题确实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对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和记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信记者的能力。”


在收到稿件后,兰海燕对稿件进行了编辑,即时签发。该稿件在《工人日报》头版刊发后,当日即上了热点网站首页,相关领导同志也作出批示,事故责任人最终被追究刑责,逝去的生命终得安息。这则报道也在次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 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

兰海燕获得过9次中国新闻奖,8次中国人大新闻奖,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为编辑和记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兰海燕认为,“一切都是集体的荣誉,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每一次精心策划并成功推出的系列报道,绝非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必然结果。”


进入工人日报之前,兰海燕曾是石油物探报的持证记者。兰海燕直言:“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是给了我一个人生的底色,不畏艰难、不怕受苦。”


当时,兰海燕经常前往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石油勘探区域采访,有时一去就是两个多月。这些地方条件艰苦,练就了兰海燕吃苦耐劳的品质,也为他后来在工人日报要闻部门长达九年的夜班工作中,如同钉子般坚守岗位,奠定了基础。


但其实,转型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兰海燕是从企业报进入工人日报,需要摒弃原来的企业报宣传文风,转换为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并在思想层面提升自己。


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跟上报社的节奏,兰海燕在积极向报社前辈请教的情况下,还主动关注各种时政内容,花时间补充相关知识,“当时街头还有很多小摊铺,我经常去买很多书学习阅读,阅读相关书籍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变化。”


“没有奋斗的人生,一定不可能是成功出彩的人生。”除了补充相关知识外,兰海燕深知需要提升自己的笔头功力,为了能写出好作品,他经常写东西一写一夜,深耕于自己的作品文字,编织着思想的经纬。



在访谈期间,兰海燕的手机不时响起,每一次铃声都像是对他忙碌生活的简短注解,却也无声地描绘出他作为新闻工作者那份永不褪色的热情与责任感。即便已经退休,那份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即便岁月流转,依旧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兰海燕.努力做一个厚重的新闻人[J].青年记者,2022,(21):27-29.

[2]兰海燕.“今天,我要把什么呈现给读者?”[J].新闻战线,2023,(05):53-55.

[3]兰海燕.努力做一个厚重的新闻人[J].青年记者,2022,(21):27-29.

编:刘娟

撰稿、编辑:陈湘

校对:李媛、毛洁

  END  


往期推荐

吴邦国同志逝世,《人民日报》对重要人物逝世的报道规格是啥?

3年时间,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全国典型,这家县级融媒凭什么行?

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等五类突出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茶话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