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点评|什么样的新闻纪录片能突出重围?

陈湘 传媒茶话会
2024-12-24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创的《白鹤之约》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一等奖。


今年,共有96件新闻纪录片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5件。


新闻纪录片设置为中国新闻奖奖项才第三年,江西广播电视台是为数不多的三年里2次获得新闻纪录片奖的省级媒体。《白鹤之约》也成为三年来生态环境主题报道获奖等级最高的新闻纪录片。


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纪录片有很多,为什么《白鹤之约》能突出重围?它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征服评委和观众的心?


以小见大,展现中国生态文明新画卷


为何《白鹤之约》能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奖项的一等奖?


从评委点评中可见一斑。


点评开头提到,该纪录片“选题较为重大,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以纪实的方式,通过大量珍贵的新闻现场,展现了一幅富有艺术品位、新闻价值和历史内涵的中国生态文明新画卷”。


不难发现,评判一部纪录片的首要标准为选题立意是否高远。


白鹤作为国际极度濒危物种,其生存面临着极大考验。《白鹤之约》以白鹤作为切入点,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物种介绍或生态景观展示上,而是通过影像,记录救助白鹤的第一现场和大量珍贵的白鹤画面,真实反映出白鹤的脆弱生存状态以及人类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



就新闻纪录片的“新闻性”而言,《白鹤之约》展现了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深入挖掘白鹤生存背后的社会、文化与生态意义,用小切口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大主题,立意高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白鹤之约》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确立,正是基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理解,用纪实画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润物无声地融入全片,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就创作角度而言,《白鹤之约》有极强的整体性意识,巧妙统筹并平衡片中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微妙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纪录片看似聚焦的是编号为“419”与“枪生”的两只白鹤,它们在迁徙路线中跌宕起伏的命运,但却是白鹤种群整体生存状态的缩影。片中提到,据研究人员检测,白鹤种群数量从2018年的不足4000只,增长到2022年的5600只。这组数据,透露着我国为保护白鹤种群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也彰显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就叙述视野而言,《白鹤之约》微观与宏观并重,立足江西鄱阳湖,放眼中国,辐射世界。


鄱阳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是90%以上白鹤种群最后的天然栖息地。尤其近年来,随着法治的日益健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鄱阳湖及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更是不断改善。


然而,纪录片不仅仅表现鄱阳湖在全球独特的生态价值,还巧妙地将叙述视野从江西这一地域性视角拉升至整个中国层面,又将视野进一步延伸至全球生态系统之中,自然流畅地展现中国作为白鹤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一环,在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以细腻叙事

传递人与自然间的温度、厚度、高度


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曾提到,新闻报道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比较宽泛的题材时,容易陷入罗列材料的窠臼,写出的稿件枯燥乏味,无法吸引读者,更不会打动读者。


其实,新闻纪录片的创作也是同理,拼凑单一画面,容易陷入平铺直叙的困境,制作出的片子单调乏味,既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更无法触动观众的心灵。

而《白鹤之约》则避开了这一问题,正如评委点评提到,“该作品视角独特,结构巧妙,通过两个‘约定’将一系列新闻故事紧密串联,既展现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凸显人类对于自然的关爱与责任。”


《白鹤之约》首先聚焦于“生命之约”,讲述白鹤与鄱阳湖的“约定”。每年,白鹤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繁殖地,飞越5000多公里,来到江西的鄱阳湖越冬觅食。片中记录白鹤迁徙、觅食、守护领地等场景,展现白鹤种群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



同时,《白鹤之约》更聚焦于“人类之约”,通过记录每年周海翔及其家人对白鹤迁徙的护航,讲述他们与所救助白鹤“419”“枪生”之间的“约定”。在纪录片开头,就直击白鹤“枪生”与“419”受枪击、毒杀现场,看着受伤倒地、失去生命的白鹤们,周海翔女儿带着哭腔表达“看到这些真的好难过”。


在救助“419”与“枪生”的过程中,该片详细记录并传递了周海翔及其家人对白鹤鲜活、真实的情感,从发现白鹤受伤时的难过担忧、到康复时的感动落泪、再到重新发现它们时的喜悦,这些画面极为细腻地诠释人与白鹤之间深深的情感羁绊,向观众传递人类与自然生物之间的温情。


值得一提的是,《白鹤之约》将两个“约定”进行穿插叙事,精心编排,层层递进,在传递故事内在温度的同时,又提升了该纪录片的厚度与高度。


就厚度而言,《白鹤之约》深入挖掘了周海翔及其家人、团队等人物保护白鹤的故事和作为。车子陷入泥潭、寒冬穿越滩涂、跨省辗转追寻白鹤……通过记录这些真实、一线的场景,公众得以窥见他们在自然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付出与坚持。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故事情节,更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和认同。他们不仅是白鹤的守护者,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践行者和见证者。

在高度层面,《白鹤之约》既达到了思想高度,又实现了教育价值。


一方面,该纪录片超越了对白鹤这一物种生存状态的简单记录,呈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共生互动的真实情感,深刻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通过这种深刻的叙述,纪录片传达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更高度契合并弘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精髓,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另一方面,《白鹤之约》这一新闻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达到了“以文化人”的高度。片子没有以刻板说教进行叙事,通过真实展示白鹤的艰难迁徙、周海翔及其家人、团队对白鹤的精心护航,在无形之中形成一部关于生命、关于坚韧、关于和谐共生的生动教材,引发公众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其教育意义远超纪录片本身。


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长期以来,国际传播都面临“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难题,部分原因在于传播内容往往过于生硬、抽象,难以引起海外受众的共鸣。


西方人普遍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充满情感色彩的故事。而生态环境保护、动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以野生动物迁徙为话题进行国际传播,此前亦有成功的案例。比如,2021年,云南大象迁徙的故事就“火出国门”,引得BBC、CNN、华盛顿邮报等国外媒体纷纷报道,盛赞中国保护动物给力。


《白鹤之约》不仅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V)的记录频道与法语频道这两个重要的国际传播平台上播出,还成功登陆了凤凰卫视美洲台、欧洲台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内容的故事化。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语频道播出截图


该片没有直接灌输大道理或生硬展示成就,而是通过故事化的内容传播方式,以细腻的画面、笔触描绘人与白鹤之间的温情故事,巧妙地将江西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实践和成就融入其中。

成功地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江西特色文化符号以及新时代中国故事融为一体,为外国观众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可行的、权威的视角来理解和感知中国。这不仅提升了国际传播的效能,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全球化传播贡献了宝贵的“江西经验”。


《白鹤之约》在脸书Hi Jiangxi 账号上推送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纪录片以更加亲和的语态向世界传递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跨文化、跨语境、跨国界传播的最佳载体,纪录片已经成为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期待更多优秀纪录片涌现,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作品查看


扫描二维码,查看《白鹤之约》纪录片



主编:刘娟

撰稿、编辑 :陈湘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获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这位新华社记者有啥故事?

消息点评|如何将小小茉莉花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太卷啦!“00后”都开始拿中国新闻奖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茶话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