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那些已经找到真理的丨巴赫《约翰受难曲》(BWV 245)丨翁德里希,迪斯考,路德维希演唱
合唱
主啊,我们的主人,你的威名
普天之下无处不在!
你,上帝之子,
通过你的受难,
你的威名世代相传,
最深重的悲哀,
已成荣耀!
读《如果种子不死》
——被纪德的文字击中
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的眼界远比乔伊斯开阔,写作时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激情。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是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作家。纪德深受尼采的影响,吹着自由号角,倡导风俗革命。他抛弃了禁欲主义的枷锁,提醒人们去享受时下的人生。他对人生、自由的叩问,正如他去世前所言:信赖正在寻找真理的人,怀疑那些已经找到真理的;怀疑一切,但不要怀疑自己。
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正是描写了自己从童年到26岁这段人生关键期的故事。这个散发浓郁宗教气息的书名,源于《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的典故:耶稣即将要在逾越节被杀时对几个希利尼人说:“一粒麦子若是不落在地里死了,它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种子来。”耶稣用麦粒来预示他生命的更深远的意义——牺牲与奉献。因为爱,耶稣用自己的躯体作为生命的种子来到世界上,接受世人的嘲讽、背叛、出卖、残害,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却从十字架的圣树上结出了仁爱、圣洁、精修及殉道等永存的果实。纪德也正用自己的生活向我们提供了这种虔诚的实践,并成为这一实践的经典范例。
在书中,纪德按编年的方式来讲述他的童年,他的父母亲友,他的家教方式,他的读书状态,他的宗教情感,同时也讲述了自己怎样逃离家庭,并发现自己最初的同性恋倾向以及爱情。虽然纪德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是精神生活非常压抑和痛苦,他常常处于孤独之中。在一个新教徒家庭里,纪德从小就被灌输了满脑子的教规禁忌。他的这种自然原始的冲动与那种清教徒信仰之间不断冲突的性格,又使他一直都处在矛盾之中。但纪德终究是个叛逆的浪子,他同虚假的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走一条逆行的人生之路,返归真正的生活。他的一生都似乎在和僵化的传统抗争,将自己坠进了爱、悲痛、自由的深渊,且义无反顾。他崇尚个人体验,希望年轻人都能成为身心统一的自己,而不是戴着假面具度过一生。
众赞歌(合唱队)
啊,博大的爱,难以估量的爱,
使你走上殉难者的路程!
我生活在欢愉的世界,
而你必须承受痛苦!
在书的结构表述中,让人感觉这些生活的情节并非是刻意安排的,没有任何限制,一切顺乎自然。在纪德看来,这本身就是在寻求真理的种子。为了走出本性的阴影,他采取了漂泊人生、放纵欲望和冥思苦想的行为方式,满是坦诚和勇气,深层次地触及自己的痛楚、隐私和丑陋面,把自己的一生像一块没有任何雕琢的原生态山石一样奉献给世界。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在《现代主义运动》里对纪德的这部自传是这样评价的:“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的眼界远比乔伊斯开阔,写作时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激情。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纪德原原本本留下了心灵的行为与轨迹,没有虚弊,更没加任何美饰。纪德坚信:假如种子不死,就肯定会迸发生命的能量。
可以说,《如果种子不死》具备了传记作品的所有特质,符合读者的阅读初衷和趣旨:热爱生活,赞颂自由,寻求解放,在自身的观照中找到最完美的自我发现。他的文字也极具特色。我国著名翻译家卞之琳用“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来形容纪德的文字之美。他说,纪德的用字和意象,往往平淡无奇,可是经过流动,就像小石子在溪水里非常生色,非常生动。
同样,纪德的《如果种子不死》也给20世纪带来不安和迷惑。不可否认,一些思想的认同是需要时间的,但它一定会从地下像种子一样探出头来。读纪德的作品,是对阅读者勇气和心智的双重考验。纪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情感与道德迷宫,我们探步在里面,不经意间常被纪德的文字击中,惊愕又叹然。
咏叹调(男高音)
啊,我的灵魂,
哪里是你最后的归宿?
在哪里我会获得新生?
留在这里,
或按我的愿望
前往山间?
在这世上得不到帮助;
我的内心
为我卑鄙的行为
满怀懊恨,
仆人拒绝认他的主人。
巴赫《约翰受难曲》
1724年4月7日,巴赫的《约翰受难曲》(St John Passion, BWV 245)首演于莱比锡。巴赫一共写了五首受難曲,但完整保留至今的只有此作品和《马太受难曲》。 《约翰受难曲》是在《马太受难曲》之前所作,相较于马太受难曲着重于告诫人类的罪恶,《约翰受难曲》则更强调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巴赫所写了5首受难曲,在复活节前一个星期的不同日子不同仪式上诵唱,《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马可受难曲》,《路加受难曲》,还有一部名字不详,如今留传下来的只有,《马太》和《约翰》两部,《马可》只剩下歌词,《路加》被认为是伪作。《马太受难曲》是根据德文版的圣经《马太福音》写的,《约翰受难曲》由于《约翰福音》对受难情节的描述不是很详尽,很多典故都没有说清楚,因而巴赫在写作时特地借用了《马太》的内容和歌词,使故事更加丰满。情节都是一个,就是耶稣被出卖,受难和复活的过程。有的着重被出卖的过程,有的着重受难的过程,应该都是根据复活节仪式的需求而作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51uo63rw&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赫《约翰受难曲》,中文字幕
专辑名称:巴赫 约翰受难曲/BACH St John Passion, BWV 245
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指挥:卡尔·福斯特/Karl Forster
表演者:翁德里希,迪斯考,路德维希
/Fritz Wunderlich,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Christa Ludwig
表演团体:柏林交响乐团/Berliner Symphoniker;
柏林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唱诗班/Chor der St. Hedwigs-Kathedrale Berlin
所属厂牌:EMI Electrola GmbH
出版日期:1992
聆听:QQ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赫的成名有赖于他的受难乐。受难乐所表现的耶稣的悲剧性经历,不仅具有某种史诗性,同时也是现实生活情感的表现。这种宗教音乐,所表现的悲哀、沉重、压抑的感情,应当说是只有当时的德国人才是具有感情。这种感情,从我们能够听到的,也只有德国人写的最深。当然,由于巴赫本人是新教徒,而宗教显然是他的精神寄托之处,所以这种情感的表现,就很难与某种宗教感情分开来。只是巴赫在受难乐中创造的宗教气氛,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能够体验到当时某种社会情感和心态的宗教气氛。甚至巴赫本人也已经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感情力量充沛的角色,通过他自己的音乐表达,时而抒情的刻画耶稣悲剧性经历中的细节,时而展开史诗般的广阔和宏大。巴赫于1722-1723年冬在莱比锡创作了《约翰受难曲》。次年(1724)受难节在莱比锡大教堂首演。
全部歌词引用《约翰福音》第十八及第十九章所记载耶稣受难的情节,但其中少量插入一些《马太福音》的词句和布罗克斯的诗句。全曲中的宣叙调(咏唱《圣经》中的词句的人)是由男高音演唱,风琴伴奏。个人如耶稣所说的话由男低音延长,也是风琴伴奏的宣叙调。群众的话语则有合唱演唱,乐队伴奏。为了表达对某些个人,包括耶稣所说的话的反应,巴赫另选用一些词句,写成咏叹调,以各种声部,如男高,男低,女高,女低来演唱。全曲巴赫选用了11首众赞歌,歌词全是巴赫自己编写的;咏叹调则是以布罗克斯的诗剧为蓝本,但仅为蓝本,并无一句照抄,甚至韵脚也改变了。不过巴赫却从波斯切尔所作的《约翰受难曲》中,引用过一些字句。全曲共分两部分:大小68段。1-20为第一部分,21-68为第二部分,演唱时,中间是牧师的讲道。
合唱
安息吧,神圣的遗体,
我将不再悲伤,
安息吧,也带给我安息!
为你预备的坟墓,
将给予你自由,
为我打开天国之门,关闭地狱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