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智慧应对,北大医学专家“心理箴言”请参考(附全国各地心理援助热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精神卫生686 Author 钱英
前言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席卷全国各地。在这样紧急、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智慧应对,平安度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高度重视疫情的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此次疫情的应对提出专业建议。此外,紧急汇总更新了目前以各省市自治区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防机构为主开通的300余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有些地区还开通了2019-nCoV肺炎疫情专线),以便需要的读者查询;并提供几个常用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在寻求帮助前读者可先自行评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北大六院专家临床心理中心钱英医生,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马宁医生的智慧建议吧。
在此之前,您不妨先做个自我检测。危机事件中六大常见急性心理反应,不知您中了几条?
01
反应一 过度恐慌
大脑一片空白,好像丧失了思考和自救的能力?感觉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感觉会被抛弃?除了发出求救信号、坐等救援,自己似乎只能坐以待毙,仿佛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当求救没有获得及时回应时,就陷入更深的恐惧和慌乱?
例:武汉封城后,部分网友表达身在“围城”的恐慌,甚至担心失去援助……
02
反应二 丧失辩识力
陷入恐慌后,对各种防治信息丧失辨识能力,照单全收。
例:深信醋能消毒、喝酒能杀毒等传言并行动,后均被官方辟谣。
03
反应三 批评指责
出错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但在危机事件中,我们对错误的容忍度常常会降低。更刺痛我们内心的是,危机关头,一些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现象也会出现。于是,我们常常对己对人,对上对下,进行各种批评指责。
例:SARS期间有些网友义愤填膺。
“吃果子狸的该zhu!”
延误疫情通报的下tai!”
“什么天长地久,都是谎言!我隔离了,他都不敢来看我?”
……
04
反应四 一走了之
病毒猖獗,生命无常,实在无力对抗,还是一走了之吧。
05
反应五 盲目乐观
在没有充分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仅凭自己个人经验,盲目乐观。
例:SARS期间,有些人不肯戴口罩,还表示“这就是简单的肺炎,我身体好,经常锻炼,不会被传染。”有些接触可疑感染的人,觉得自己没症状,完全不做隔离措施,照常参加聚会……
06
反应六 过度警觉/过度工作
过度警觉,随时处于戒备状态。或者是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工作比既往更积极主动,甚至对危机事件表现出超常的勇敢和热情。
例:不停地翻看手机,随时关注各种信息,甚至都不睡觉,随时处于戒备状态;有些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自己跑到疫区开展各种支援活动……
不知以上各种反应,您中了几条呢?
其实,中了几条都是被允许的。
因为,这些都是遭遇危机事件时,人们常见的反应。
但是,心理学研究显示,这些反应常常是在强烈情绪影响下的自动化反应,往往对解决危机帮助不大。
因此,我们需要识别自己的应急反应状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这样才能进入有效能的状态中。
究竟如何自我调节呢?以下箴言,期待对您有用。
箴言一 吃定心丸
恢复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想要尽快脱离以上非理性的状态,我们要用权威和科学的知识给自己吃定心丸。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究竟会将我们与死亡的距离拉近多少?
2019-nCoV,截止2020年1月28日12时,确诊4535例,106例死亡,死亡病例多数有既往慢性躯体疾病史 。
小贴士:
高危人群需谨慎:50岁以上老年,慢性病,医护人员,免疫低下或异常者等。
已有确诊儿童患者,因此儿童也不可大意。
没有太多合并症的青壮年,因每个人免疫反应不同,需提高警惕,不能盲目乐观。
(2)如何有效预防?
好学的筒子们请浏览权威链接,小小懒惰的同志请参考我们划的重点。
预防:加强空气流通;戴口罩;勤洗手;眼部防护(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潜伏期14天,只要可疑接触传染源,请自觉隔离。
箴言二 重建信心,多方合作
想要摆脱被情绪控制的应激状态,进入有自我效能的状态,我们需要重建对抗争胜利的信心。
(1)2003年成功战胜SARS的因素有哪些?2020年我们有了2003年的经验,哪些地方比2003年做得好?
无论是病毒确认、指南形成,还是纳入传染病立法和执行、疫情通报,响应速度都远远快于2003年SARS。
因此,我们不要沉浸在危机反应中,尚未做到的部分,根据目前已经成功做到的部分,我们完全可以有战胜病毒的信心。
(2)1998年的洪水在武汉,2003年的SARS在北京,2008年的地震在汶川,无论灾难在哪里,我们都不是孤军奋战。不信请看:
聚沙成塔 大爱无疆|众筹20000只N95口罩送往武大中南医院
致敬!向着疫情逆行冲锋的最美北大医学人!
……
(3)接下来将进行的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硬仗,任何人都难以独善其身。
应急下,您可能逃避,可能自保,那都是自然反应,但请回过神来的您,及时与周围人联系,注意隔离保护亲友,支持关心仍在疫区的亲友,因为只有团结作战,才能有最终的胜利。
箴言三 转化指责,探索出路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批评指责时,表面上是在批评别人,对外界不满,但实际是对自己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的掩盖。
因此,如果我们有类似言语或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允许自己这样。因为压力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第二,我们要思考,如果我们是被指责对象,会如何为自己申辩?比如就有网友表示,之前对zf有些失望,但得知zf已经连夜被安排在郊区建立隔离医院时非常惭愧,因为自己在家里躲避病毒时,建筑工人还在春节为大家保驾护航,医务人员还抛下家人为我们奋战……
第三,如果我们批评指责的对象是家人和朋友,请告诉自己,传染病期间的隔离不是抛弃,如果我们自己忍受不了短期的分离也许是我们内心力量不够,难以独自应对危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寻求专业支持,比如通过电话咨询,或网络通讯与家人保持连接。
当我们认为自己无能,各种后悔和自责时,请原谅自己,因为危机中,犯错是难免的,原谅自己,才能重启智慧。
箴言四 关照自己和家人
如果我们没有无助,没有逃避,没有指责,但是我们热血沸腾,过度工作,过度关注各种动态,请注意关照自己和家人。
充分的休息是良好免疫力的前提,也是抵御病毒的前提。
适度警戒是好的,但过度警戒容易耗能过度。
能保持工作是有功能的表现,但连续超负荷过度工作也可能是内心回避的结果,也容易消耗过度。
1998年,我们曾经同心同德在武汉抵御洪水,
2020年,我们继续万众一心在武汉抗争病毒。
【链接】致敬!向着疫情逆行冲锋的最美北大医学人!
附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2019-nCoV)疫情来势汹汹,各级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各种类型的信息铺天盖地,给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人出现了恐慌情绪,焦虑、恐惧、崩溃等,包括普通公众、密切接触者、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如何做好自身的心理防护,心理专家已经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1.规律作息稳定生活,吃好睡好,运动好;
2.转移注意力,进行一些个人喜欢的室内休闲娱乐活动;
3.不要过度刷手机新闻,接收太多信息会加重恐慌情绪;
4.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包括焦虑、害怕、愤怒等;
5.进行自我鼓励和肯定,坚定信心;
6.跟亲朋好友建立联系,寻求或提供支持和关心。
大多数人的情绪反应经过自我安抚和疫情控制等会化解,但仍有少部分人的症状持续存在,甚至不断加重影响日常生活,他们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送您一则顺口溜:
作息规律正常化,官方新闻定时刷;
生活休闲充实化,焦虑情绪要接纳;
亲友联系信息化,专业帮助不要怕。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一览
注:由各省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提供,感谢大家在春节期间的工作。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作者/北大六院钱英、马宁
单位/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
来源: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