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110 | 没有奶粉的年代,她调制出加料豆浆代替母乳,她是儿少卫生学奠基人
编者按
她心系儿童少年卫生事业的发展
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搞儿少科研
80高龄还活跃在
儿少卫生事业的第一线
是新中国儿少卫生事业的奠基人
她是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努力培养卫生专业人才
倡导和组织全国性调查研究
疾病缠身也依然伏案工作
对祖国的热爱和医学事业的眷恋
是她不变的赤子之心
让我们一起了解叶恭绍的故事
感受她
一心为公、倾付儿少的家国情怀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英镑的治疗
叶恭绍初心是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为民众解除痛苦。然而,在内科临床实习期间,她看到由于医学检测技术的不足,病人的疾病很难得到确诊,再加上当时药物的匮乏,医生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大学四年级时,叶恭绍接触到了美籍公共卫生学家兰安生,在公共卫生学的第一节课上,兰安生教授就告诉同学们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并用盎司和英镑来诠释预防与疾病的关系——"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 (—盎司的预防胜过 一英镑的治疗),这句话给叶恭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将公共卫生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便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
叶恭绍也非常欣赏中医的一个观点——“上医治未病”,这说明千年历史的祖国医学是非常重视预防的。后来,叶恭绍在北京医学院卫生系(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64级开学仪式上,又一次提到了兰安生说的那句话——“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英镑的治疗”。
大学毕业后,叶恭绍在第一卫生事务所妇幼卫生科工作。工作期间,叶恭绍和同事们在儿童门诊制作了测量婴幼儿身体的木制测量板,不仅可以测量婴幼儿的身高,还可以测坐高(测上身),这对研究婴幼儿的发育是十分必要的,如今仍然在全国推广使用。
叶恭绍梳理的不同时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除儿科疾病门诊、儿童健康检査门诊、预防接种门诊之外,叶恭绍和同事们还特别为缺奶的婴幼儿开了营养门诊。为了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她反复研究, 调制出一种“加料豆浆”的食物,用以代替牛奶喂养缺奶的婴儿。根据母乳不足或完全缺乏母乳等不同情况,分别给她们开加料豆浆的处方,每天半磅、1磅或1.5磅。
需用豆浆的家庭,拿着医生的处方定时到站领取。同时, 她们必须按时带吃豆浆的婴幼儿到营养门诊进行检査。如果母亲还有一些母乳,也尽量指导母亲的膳食,促使她们分泌更多的母乳。再之后,她们又增加了一种“加料炒豆浆“,它与“加料豆浆“成分一样,只是把黄豆炒熟之后再磨成粉。如此加工,更容易被婴幼儿消化、 吸收。这种“加料豆浆”为当时挣扎在沦陷区的贫困劳动人民减轻了负担,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一食物也为代乳营养品的兴起指明了方向。叶恭绍也将自己关于孕妇、乳母的膳食及豆浆、炒豆浆的喂养效果写成文章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
叶恭绍193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的文章
02
只剩下我一个人
也要搞儿少卫生科研
关注儿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是叶恭绍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重点,她梳理儿童身体发育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儿童身体发育调查工作,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概况;主编、出版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之后又完成了第二版、第三版教材的编审和修订工作。
在叶恭绍的建议下,1962年北京市成立“北京市学校卫生研究组”,开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1963年叶恭绍和十几位同事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总理亲自指示她们一定要对男女青少年进行性卫生宣传,并且强调要把它当成一件破除封建思想、移风易俗的大事来抓。后来遭遇特殊时期,“北京市学校卫生研究组”项目夭折,而叶恭绍坚持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被别人歪曲,她本人也受到了严重的迫害, 头发几乎一夜变白。但叶恭绍秉着“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搞儿少卫生科研”的信念,即使是在下放农村劳动期,仍然挨家挨户的检查儿童龋齿发病情况。
1981年叶恭绍向万里写信,提出建立儿童青少年卫生中心
北京医学院关于叶恭绍向万里写信的情况说明
1973年,叶恭绍在全国卫生系教学工作大会上再 一次郑重地提出:“我代表2亿儿童青少年呼吁恢复儿少工作”,虽然这一提议遭到了批判,但她并不气馁,一有机会就宣传恢复儿童青年卫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临, 叶恭绍再次找到彭真、万里等中央领导,向他们强调中国应该继续进行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不懈努力,1982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卫生部领导下,北京医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叶恭绍担任名誉所长。在她的努力下,拓宽了儿少卫生学的科学领域,并培养出许多博士和硕士,研究所的学术梯队也逐渐形成和完善,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青年人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美”上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叶恭绍主编了多部 有关儿少卫生的书籍,并撰写了近百篇论文及科普文章,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和科普读物上。她为《父母必读》、《中国青年》、《大众医学》等杂志撰写科普文章, 也认真地处理各种来信,为年轻父母传授育儿知识,为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1986年3月10日,一位17岁的沈阳女青年向叶恭绍写信,倾诉自己的苦恼。她在信中写道,由于自己受到一些误导,错误地认为瘦就是美,于是三年来不敢吃也不敢喝,结果导致机体长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严重地损害了健康,身高只有1.55米。女孩非常害怕,想从现在起增加饭量,但又害怕错过了长个子的年龄,只增加体重而不长身高,她听广播知道了生长素一类的药品,于是想向叶恭绍询问是否知晓此方面的信息,能否为她提供一些途径,方便她购买。
叶恭绍马上给这位女孩回信,首先通过她的自我 描述分析她现在所处的情况,并且告诉她,虽然1.55 米不算高个子,但仍然属于正常范围,全国体质调研的结果显示,17岁女孩的平均身高是1.60米,她离平均值差得不太远。之后,叶恭绍还劝说女孩不要胡乱吃药,并且吿诉她要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良好地发展,哪怕她认为现在自己已经"不美"了,但若在德智体三方面正确地把自己培养好,她所担心的“不美”也就不成问题。叶恭绍说: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把他(或她)培养大的,等到成人时,每个人就要对国家、社会和家庭进行反馈,也就是要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些有用的事,否则即或有人养你一辈子,你也是对不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因此,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所谓的'美'上面,那是没有出路的,要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工作,每天要有规律的生活,多参加一些学校的社会活动,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使你一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叶恭绍给一位年轻人的回信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叶恭绍向有关领导和部门积极建议组织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全国性的调研,她亲自担任首席技术顾问。这一调研工作从1979年开始开展,每5年进行一次,一直到现在仍在进行中,成为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常规工作。
叶恭绍牵头的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成果
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累积了百万余名大、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大数据,为指导和改善我国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数据和结果。
在1979年和1985年,前后两次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中,叶恭绍不顾70多岁的高龄,北上新疆,南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亲临一线指导调查工作。 她不怕山高路远,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云南边疆傣族集居地的景洪及拉祜族集居的澜沧,看望少数民族儿童;赶赴海拔2400米的山区,前往四处都是悬崖陡壁的澜沧县富邦区进行走访。即使在80岁的时候,她仍然精神饱满地作为朝的领头人,活跃在儿少卫生事业的第一线。
叶恭绍指导基层工作时与当地预防医学工作者合影
叶恭绍晚年的时候,仍然一心扑在事业上,即使80岁高龄,也依然不知疲倦地工作。哪怕后来遭受疾病的折磨,丧失了视力不能看书,甚至无法写字和走路, 叶恭绍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力继续学习。她请人为她读报,读唐诗,甚至读完了台湾著名学者吴大猷专诚赠予她的数卷巨著。
晚年的叶恭绍伏案工作
在叶恭绍人生的弥留之际,疾病几乎席卷了她的全身。她忍受着巨大的痛楚,用微弱但清晰的声音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和医学事业的眷恋,让她无法安心放下未尽的事业长眠。她早已立下遗嘱,要将遗体捐给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研究,以“无言良师”的身份,延续自己对祖国医学的奉献。
叶恭绍的一生,历尽艰难与坎坷,千帆过尽之后, 她将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儿少卫生事业,真正地做到 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物简介
叶恭绍(1908年11月7日-1998年4月5日),广东番禺人,儿童少年卫生学家。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科学系,1935年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北京妇婴保健所所长,北京医学院教授、卫生系副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早年从事妇幼卫生工作,后重点进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先后主持召开第一、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儿少卫生学组会,撰写、参编多部儿童疾病及育儿知识书籍并发表20多篇论文,是新中国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奠基人。
本文节选自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容建设专项成果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联合策划 / 宣传部、医学人文学院
文字 / 甄橙、高迪思
编辑、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宣传部 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