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既下山:国内目的地度假酒店|东方美学作品合集

大师设计 2023-09-24
以下文章由【景观周】整理


既下山·文郁堂


国内独树一帜的酒店品牌既下山SUNYATA,是行李旅宿集团旗下的标志性目的地小型度假酒店。以历史与人文结合的独特自然环境、与高端定制游结合的深度在地文化体验和独家设计为要素,提供基于目的地在地人文的全方位旅宿体验。


既下山·梅里


 "SUNYATA" 代表佛教中顿悟的 " 空性 ",与让人“抵达内心的边境”的愿景相契合,每家既下山选址皆是具有标签性的目的地,如呈坎钟英街、梅里雪山、大理古城、沙溪古镇、重庆南滨路等,根据不同位置和地理文化自成风格,创始人赖国平希望把它发展成中国人心灵假期的一张版图


“上过高山险峰,俯瞰过江河奔流,
想要消弥内心的烟火,自然就走向下山的路。”


本篇集合了既下山:文郁堂&涵石园&梅里&大理&沙溪&重庆&北京饮马川&大理浥尘等酒店作品一起来探索这些度假目的地,看当地文化与东方美学交织的极致体验。


既下山·文郁堂

2022年7月开业


全国唯一私人收藏酒店,2座明代官制古建、跨越500年,1825天匠心修缮,2000+徽史文献,200+收藏真迹。


徽文化腹地呈坎,地处黄山南麓,新安江上游,被八座大山环绕,一条河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黄山脚下的皖南古村星罗棋布,呈坎是历史最悠久的那一隅——始建于东汉末年,循《易经》风水原理而建,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它不仅是国家5A级古村落景区,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2处,有着中国独一无二、现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被誉为“国保之乡”。全新揭幕的既下山·文郁堂就藏身于此,将酒店搬进纯正的明代宅邸。



文郁堂位于呈坎钟英街(古时官街),与宝纶阁为邻。酒店主体为二座明代建筑,分别是新安中医世家及徽州盐商府邸,古时真正的官商大户人家宅院。二座建筑早在2001、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前栋天井|参考大量明代制式而新建,运用老石板、老工艺,配备现代滤水系统,营造出正堂与门厅间的闲逸过渡空间,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


17年前文郁堂的主人郁建明老师购得这座明代建筑,其名来源于其偶然购得的一块古匾额。文郁堂历经长达五年的匠心修缮,由获得“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青年探索奖获得者王灏“操刀”,张钊团队负责整个项目全面精工落地,循徽州文脉、承明式气度。


后栋中厅|标准的明代官厅制式


正如《冯骥才艺术谈》中提到的古建修复理念“修旧如初”那样,国保建筑本身是不可复制的,“对历史遗产原真性的强调,不去刻意做旧”,是主创团队的共识。这才造就如今浑然天成、出世不俗的文郁堂。


修旧如初|不刻意做旧,以最好的材料和手工艺还原古建的“原真性”。


作为全国唯一的私人收藏酒店,二座明代古建及其故事本身已是珍贵的收藏。除王灏专门定制的家具以外,文郁堂的家具、字画、器物,无一不是主人郁建明老师的收藏臻品。


清代子冶款刻风竹诗文紫泥合欢壶/五代白釉唇口大梅瓶

明式黄花梨木座椅(共四把)


院内草木也无一不是收藏级别的。老桩野梅树、百年野生绿萼梅、野生紫藤、松树...均是遍寻徽州才觅得的神灵之作。一草一木各具姿态,给人以诗意栖居的心灵滋养。



既下山·文郁堂共8间客房,分布于前后二座明代古建内,以古代文人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命名灵感:知音、执白、银勾、素纸、曲生、暗香、春露、平仄,保持既下山一贯的精品质感。


王灏家具设计|尊重建筑原始结构而设计的床榻、据文郁堂空间精神而设计的梅花几



除收藏级家俬以外,房间内其他用具是王灏专为文郁堂而定制设计,门窗、栏杆、板壁用材均为名贵“老白果木”,是明清权贵的品味首选。就连门窗的雕花也是由七代木工传人“双喜”历时2年手工雕刻而成的。



修复古建的同时,设计师以谦逊的姿态介入其中,为的就是尽量保留古建的“原汁原味”。从消防、采光、保暖、净化到水循环系统,现代设计手法谨慎地融入到空间中,精神愉悦的同时,也更加宜居。



王灏的镂空四面酒柜设计,夜晚则照耀整个空间的灯箱


加建的客房内洗浴空间,整体采用了代表着中华工艺与审美至高境界的古法水磨沙工艺,并特别邀请了曾指导「观复博物馆」水磨沙工艺的台湾教授操刀,最终呈现出明亮开阔,纯粹素雅之感。


水池之上的茶轩,是主创团队寻遍整个徽州,寻到的气质最合的明代洪武年间“学堂”,大量使用珍贵老材料1:1复刻于此,从而营造出文郁堂气质的书房、茶室。



在钟英街文郁堂的对面,有一座完全重建的三层建筑名为“废墟”,容纳了咖啡厅、餐厅、酒吧、观景台以及大堂等功能区,由王灏基于徽文化元素设计,整体宛如一件以徽州为底色的当代艺术品,足以成为徽文化当代建筑表达的范本制之作。




二楼的餐厅,入眼即是王灏运用混凝土对榫卯结构、徽派建筑梁柱样式的复原再现,以及对传统“四水归堂”制式的借鉴,有着强烈的力学美感和乡愁属性,同时巧妙地为建筑自然采光。
国内著名金工艺术家汪旺老师为文郁堂创作锻打的金工作品《物NO.6》空间里的画作是新黄山画派代表画家、“水韵青花”开创者许振老师专为文郁堂现场创作的作品
文郁堂的各个空间,都可以一窥青山水隐、粉墙黛瓦之景,但行至三楼,一幅完整的、以江山为底色、建筑为前景的徽韵画卷方才徐徐展开。三楼的天台是视野绝佳的观景台,给人视野与精神上的放空,尽揽呈坎全貌,远望宝纶阁,对视文郁堂古建。

项目名称:既下山·文郁堂

业主:郁建明|邓芳

主创设计:佚人营造|王灏

落地呈现:饰家|张钊团队

灯光设计:Fukumitsu LD照东光绘|朱理东

家具制作:程家乐

金工制作:旺鼎|王襄赐团队

软陈花艺:斛生记|麦婷

园艺指导:溢松院丨樊景森

项目摄影:雷坛坛建筑摄影




既下山·涵石园

2020年开业

坐于昆明滇池之畔,毗邻西山森林公园,与西山睡美人隔水相望,这里孕育着滇池旁独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处可供友人相聚的乐园,也是一家将平面院落“折叠”成立体空间的酒店。
清水条石构筑的外立面,集名家设计与大理石格调于一身的客房,伴随滇池湖畔的晚风吹拂,望向西山的美景,在动静相融间,既下山·涵石园,正在开启一场新的生活叙事。



张先生热爱收藏天然大理石、观赏石、琥珀,所以建筑中处处点缀着这些珍稀藏品,步入其中仿佛进入一座小型的石艺博物馆,“涵石园”的名字也应运而生。

杨雄准备将一个四进院“折叠”起来。因为院落和建筑是无缝链接的,它是一个半开放或者开放的空间,身处其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掉室内和室外的关系,随着空间的流动,上楼下楼,都如同落于庭院当中。


一楼是一个很完整的庭院,餐厅、门厅、茶室、会客厅等应有尽有。建筑师在一楼植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坡屋顶系统,坡屋顶朝建筑的两侧伸出很大的屋檐,在这些屋檐下面则形成另一层直观实用的立体空间。



关于庭院的景观部分,建筑师特意邀请到建水最出名的一位造园师和成老师来造园,精选建水的石头,挑选各种各样的植物景观,来做成院子的景观部分。花艺则邀请到建水著名的本土花艺艺术家段苡蘅老师,交由她来设计整个酒店的花艺。



二楼的室内庭院有一处半弧形的艺术空间,可以让阳光折射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光影状态,这是建筑师用大理石做出的一个日出日落景观,让户外的阳光可以全部投射进这个空间,因而形成了一个看光的院落。



建筑师利用二楼车库屋顶做了一个无边界水面,与荷塘无缝相连。拆除原有封闭的墙体,设计师在这里设计了一面半拱形的玻璃砖墙,大家叫它莫奈墙。在三楼为其中两个房间做了两个天井,它们像一个框一样,让天空和远景都投射进来。

屋顶就是整个四进院最后的庭院,围墙把所有杂乱的景色全部阻挡开,人们坐在这个空间里面,被西山270度的景观全部环绕,放眼望去,则看到昆明这座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象。



户外花园有一块纹路很像西山形状的大理石茶桌,大家可以围绕在茶桌旁喝茶聊天,这块大理石也是房主的私人收藏品。



别墅里还设置了一个”隐秘的角落“。建筑师在负一楼造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温泉泡池,泳池底部及四周选用了火山石为材料,光影介入到空间当中,客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犹如在洞穴当中泡温泉的感受。



游走在既下山·涵石园,不仅仅是住进一家酒店,你更像是游走于院落当中,感受到这所”叠院“的不同风光。在一楼的院落,你可以喝茶、看书、赏鱼;步上二楼则可以看莫奈墙的抽象画作,记录荷塘与天空的光影变化;在三楼四楼,又可以在此观赏日出日落,昆明西山,滇池湖畔,风景尽收眼底。



每一位步入涵石园的客人都不会错过这些精美的天然大理石、观赏石,这些珍稀藏品根据室内动线被巧妙的放置在了最佳位置,移步异景的观感让这里不仅是一家酒店,更可以算是主人张先生的私人藏石博物馆。





既下山·重庆

2019年6月开业

既下山·重庆是既下山的首间城市作品,亦是其首间由文保建筑改造的酒店项目,由设计师谢柯再次操刀,利用民国时期新华信托银行旧址及美国使馆武官别墅旧址两栋区级文保建筑和按旧图纸,使用旧砖瓦修建的三层建筑龙门浩9号楼。


既下山·重庆位于重庆南滨路龙门浩老街的最高点,对望湖广会馆、洪崖洞、渝中半岛等重庆地标,近可观东水门大桥、过江索道。


谢柯编织的“既下山・重庆”空间折叠的故事从院落开始!阅历告诉他:如果想在“既下山・重庆”惬意、悠然地生活,不是在于一百多年前的房子,而在于可以与生活产生似断还续的院落。

谢柯在这里找到了叙述往事与未来的契合点。临街部分用老砖按照老建筑的逻辑,修葺了围墙,入口设立在围墙的起端,人们进入院落后,经过一段通道后,转身,民国时期特征的两栋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院落,成为进入酒店的“灰空间”。

新华信托银行旧址及美国使馆武官别墅由于见证中国近代变迁而受到国家保护:建筑外观和体量不能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只能“修旧如旧”。建筑业主决定采用西方先进的文物保护案例,在保持外貌不受损的情况下,植入“酒店”业态。让建筑在当代的消费语境下,再次成为与人亲密接触的“节点”。


谢柯、支鸿鑫在经过仔细检查房屋的结构后,发现建筑的整体结构已经病入膏肓,但是,由于文物保护规定的制约,设计师的结构加固只能在内部完成。于是,设计师巧妙地采用“固改结合”的方式:拆除过于厚重的楼板和护墙板,换为更为轻质、隔音效果更好的现代材料,为外墙体“减负”。同时,加固了重要的支撑柱体,改变了原有空间格局,形成更加适合当代酒店使用的空间形态。

在功能规划上,设计师将三栋建筑进行集约性的思考,在新华信托银行旧址的一层,设立了酒店共用的酒吧和餐吧,在美国使馆武官别墅旧址保持空间朗阔的特征,将最好的客房都安置在这里。在龙门浩9号楼一层,设立独立的小小的大厅和敞阔的公区。




美国使馆武官别墅旧址和龙门浩9号楼“公区”形态不同却趣味一致:在褐色与深灰色的地面石材映衬下,古旧、具有中西合璧趣味的深色家具,散发出深邃的光芒,美国使馆武官别墅后院的私家露天泳池变成一汪水塘映着天光,这里绿植充盈,成为可休憩的隐秘花园。

客房的处理显得更加自由而有余韵:无论是新华信托银行旧址的阁楼斜顶,还是美国使馆武官别墅旧址开敞、形成空间装置的木质人字架,或是可以处理的坡屋顶,手拉窗帘替代自动窗帘,显示出设计师对过往传统的敬意。

谢柯和支鸿鑫用浅灰的色调、实木和黄铜饰件中,抽象出民国记忆的历史感,并以“旅居”的方式嵌入当代生活,而非具象化地重构与再叙述。独特“絮语”的话语节奏和看似“未经改造”对状态,将“既下山・重庆”都市度假酒店的16间客房,营建成文化旅者在重庆的驿站,完成对重庆性格的叙述,并跳脱出建筑的民国时代印痕,呈现更为当代的酒店体验。


保护历史遗存不应该是“输氧”式的延续,而应该让它主动地融入生活,“既下山・重庆”都市度假酒店,给旧建筑重获新生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维度。

项目地点:重庆 南滨路 龙门浩老街

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

设计团队:重庆尚壹扬设计

空间设计师:谢柯 支鸿鑫 许开庆 邓磊 刘凤  叶明琛

陈设设计师:郑亚佳 洪弘 吴思羽

摄影:石梓峰 杨轻轻

家私配饰提供:壹集 YIJI COLLECTION



既下山·梅里

2018年底开业

2018年底开业的梅里既下山酒店,前身是老214国道上闻名遐迩的季候鸟雪山旅馆,“既下山”从“季候鸟”继承下那个“大大的藏房”。


悬挑在坡地上空的餐厅设计成一个喇叭形插入大藏房的窗洞,餐厅内部地面设计成跟坡地完全吻合的阶地形,每一级阶地上的餐桌都能直接观赏到雾浓顶村的景观。


为了把北侧山坡部分的加建更好地隐蔽起来,将“山房”改成混凝土结构,让“山房”空间和形体完全嵌入山体。立面也因此伪装成毛石挡土墙,采用雾浓顶村最简易常见的砌筑方法,同时把幕墙立面改为石墙上大小不等的开洞。

设计把大藏房的三楼露台用夯土墙包裹起来做成客房,让大藏房呈现出一个更简单直接的立方体“完形”,把酒吧放到三楼屋顶上,用水平延展的挑檐覆盖一个南、西、北三面都透明的空间。


为了改变大堂幽暗压抑的状态,设计打掉了部分二楼的楼板,并争取到四个朝东的窗洞;将中庭部分的地面抬升到第二层,把空间当作图书馆使用;最后用三段直跑楼梯把地面层的大堂、二层的图书馆和四层的酒吧连接起来。从二层到四层的两段楼梯用实体栏板隐藏了支撑楼梯跨度的钢结构,在中庭的东西两侧凌空斜跨,隐喻着一段浓缩的“朝圣”之旅。 

屋顶再向上探出一个朝西的高侧窗,同时用一个曲面的顶棚,把从两侧进入的光线反射下去。设计与大理旁边的鹤庆的工匠合作,用1364块20厘米见方的铜板错缝串接成一张54.6平方米的“紫铜挂毯”,悬垂于两端高侧窗的顶部。手工打制的铜板表面有密集的凹坑,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把透过玻璃砖的光线散射成一个光晕的氛围,尽量避免在中庭室内形成明显的亮斑。

新外墙使用现浇混凝土来制作窗套,每一层的窗套浇筑完成后再夯制土墙,夯到上一层窗洞口底部时,停下来制作上一层的窗套。如此往复,直到最后用混凝土压顶覆盖酒吧露台一周圈儿的矮墙。


这些混凝土的窗套和压顶最后都打磨成磨石的表面效果,细腻光滑的窗套跟粗粝的夯土形成别致的反差。为了让客房的景观不受干扰,我们把窗户的开启扇设计在每扇落地窗的底部。老榆木制作的窗框因为混凝土窗套的保护也规避了变形开裂的后顾之忧。



紧贴后山的“山房”立面用当地常见的毛石挡土墙饰面,其色调基本和山坡融为一体。为了让餐厅和雪山酒吧的屋面看上去尽可能轻薄,跟大藏房厚重的外表形成对比,设计用铝镁锰合金板来包裹这两个空间的外皮,包括屋顶和立面。


项目名称:梅里雪山既下山酒店

业主:行李旅宿酒店集团

建筑师:赵扬建筑工作室

建筑设计团队:赵扬、王典、李乐、David Dufourcq、白皓文、丁香、张楠、周怡静

室内设计:谢柯(尚壹扬)

结构设计:马智刚

机电设计:北京卡林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雾浓顶村

设计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5月

建设时间:2016年6月—2018年11月

总建筑面积:1961平方米

撰    文:赵扬



既下山·北京饮马川

既下山·北京饮马川在近郊古北口,身处长城脚下,有烽烟之气和历史厚度。这样一个“素与简”的空间,听风、看云,领略一种纵情山水却不忘初心的居士精神。


既下山与U+的合作,始于2017年1月开始运营的大理既下山酒店项目。彼时,既下山使用U+家具构建了茶室空间。现在,既下山与U+继续深入合作,在长城脚下饮马川,U+将承担全新既下山酒店的全部室内设计。


早在既下山在大理的项目构思之时,赖国平就确定茶室里一定是放U+的茶家具。在遇到饮马川项目后,赖国平更希望将中国人的风骨精神,与现代的度假方式去进行结合,去绘制当代的山水田园画。



9年时间,从瓦当瓦舍到既下山,赖国平先生一直在寻找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通过旅宿的形式进行表达。10年时间,U+家具也在寻找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通过家具的形式进行表达。何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表达是多维的,关于家园的寻找却从不同方向指向内心。



从茶空间,到客厅、餐厅、卧室,再到公共空间。单件家具,连同整个空间,完全没有世俗气,甚至没有文艺腔,没有多余的设计,简洁、朴素至极,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温和与从容。


以上为概念图



既下山·大理浥尘

2017年开业

李益中谈到当时这所建筑打动他的地方,除了房子与环境关系的融合,掩映在一片竹林背后之外,还有就是房子的空间结构不错,而且里边有一个内向的小庭院。


设计一开始就是围绕这个中间的小庭院展开的。我们把这个内庭用玻璃钢构封闭成室内空间,成为一个充满阳光的中庭,以此为核心,整理其他室内空间。


接下来是掘地三尺,拓展了部分地下室的空间,包括一个下沉庭院。

前院设置了一个水庭,并在旁边加建了一个亭子,成为一个观赏池鱼和休憩的空间。



屋顶为了更好的景观,加盖了一层露台。如此,苍山、洱海的风景360°尽收眼底。




所有这些改造工作都以不破坏原建筑风貌为原则,看似大刀阔斧,但其实都是依循建筑的设计逻辑反复推敲缜密进行的。通过对内部空间及建筑形态的梳理,打通了建筑从室外环境到室内空间的任督二脉,浑然一体了。

客栈的名字叫“浥尘客舍”,灵感来自于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那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全国各地都被雾霾笼罩的当下,大理依然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用“浥尘”作为客舍的名字有特别的意义,润湿身上的灰尘,在客舍享一段岁月静好的时光。


岁月静好,是关于时间的故事,而光是时间的使者。曾经参观过斯里兰卡国宝级设计师巴瓦的自宅,真切地感受到巴瓦对光的处理和控制。在“浥尘客舍”的设计中,光的控制同样被放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上。

空间的设置除了考虑使用、景观,更加入了光的考量,昼夜晨昏,阴晴雨雪,每一刻都有不同的光的变化。空间的转折迂回,起承转合,每一处都会有不期而遇的光影。

每一间客房的空间形态都不一样,朝向也不一样,在客房的设计中根据布局、光线等要素来选择形式、色彩和质地,在保证相对统一的前提之下,让每一间客房都各有特色。


在负一层的01号房,朝北偏西,釆光比较柔和,下午的时候有斜阳照进来,我们在空间中感觉到一种隐约的“侘寂”之美,于是就在“侘寂”这个方向去发展,做得比较自然、平和、质朴。


而在二、三层的大房,因为朝南,阳光充足,就大胆地用了黑红配,创造了饱满而热烈的空间感受。


在艺术品陈设上,大都是自己的珍爱收藏,这里有美国著名摄影师阿诺· 拉斐尔·闵奇恩的摄影作品。有广州新生代艺术家林于思的东方意境的绘画作品,也有从日本京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日本女画家的油画作品……


室内设计:李益中空间设计

灯光顾问:深圳汉都灯光顾问

Logo设计:陈与陈设计

室内装修单位:成都导向装饰

建筑改造:杨社保

摄影:朱海

项目面积:560 平方米

服务范围:室内设计、陈设设计、软装执行、灯光设计、设计顾问

设计主材:钢结构、玻璃、原木、石材




既下山·沙溪

2017年10月开业

酒店位于云南的沙溪,沙溪是一座古镇,边上有一条江,天气好的时候在江上的玉津桥还可以看到清晰的银河带,沙溪也是至今保留最完美的白族民族古镇。在这样有历史的古镇设计酒店,我们必须对文化的尊重、融合和理解,同时要兼顾现现代性。

既下山由创始人赖国平先生取名,寓意我们的人生经历就像爬山、上山下山,既然下山那就一定见过风景,有一种归于平和的状态。所以在整个酒店设计中我们也希望传达这样的感受。


院落中一反酒店花艺绿植常态,任由着那些野生植物在院中肆意生长,就连石块也是随意慵懒的阳光斜躺在那。这样的设计将郊外美景的野趣延续到酒店的庭院,即使场景切换那种怡然自得仍在,风吹,草晃,叶落,阳光下树枝的光影交错在土坯墙上,树叶随风婆娑,惬意十足。




既下山·大理古城

2017年1月开业

基地位于大理古城叶榆路和人民路交口的南侧,由两户相邻的宅基地组成。基地北、西、南三面都被邻宅紧紧包裹,基地东侧面朝道路。任务书要求在这块390平方米的用地上建设一个14间客房的精品酒店和一个面对公众开放的咖啡馆。


在这个没有外部景观资源的场地上设计酒店,一切体验和氛围只能从内部争取。我们把这个酒店的体量分解为八个似连非连的“小独栋”来围合出一前一后两进庭院。客房围绕庭院布置,庭院既是花园景观,也同时承担了通往客房和楼梯间的动线。咖啡厅因为要对外经营,就把它安排在临街的东侧。


位于前后庭院之间的茶室空间完全用玻璃来限定,因此庭院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贯通南北的空间深度,而茶室的存在又使这个贯通的空间有了阴阳起伏。透明性还体现在东西向度。


咖啡厅东西两侧的立面都是玻璃窗扇,可以完全打开。从街道上看,这个酒店并没有一个突出的建筑造型,倒是更像绿树掩映下的一个舞台台口。透过咖啡厅的室内,还可以瞥见前庭清香木的树冠而略窥酒店之堂奥。


因为建筑的轮廓是在平面的整体操作中腾挪而成,所以每一间客房的尺寸、比例、开门的位置、框景和采光的方位都有所不同。也就导致了全部十四间客房每一间都是唯一的。我们把每一间客房都当作酒店这个小群落中的微建筑来考量。在机会和限制环环相扣的因地制宜中,每一个房间都发展出明显的特征,面积虽小,却各有各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根据大理古城的规划要求,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是以青瓦坡屋顶为主的。这个酒店的第五立面是由七个双坡瓦顶和一个存放设备的平屋顶组成。我们参考白族民居封火檐的几何形式来解决瓦顶坡屋面和墙面在檐口处的交接问题,倾斜的悬挑把墙面从垂直的阳面引到阴影中,而自然过渡到瓦当滴水凸出立面的丰富细节中去,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来模拟传统建筑用悬挑的石板来实现的几何形态。


因为庭院空间的限制,公共流线和檐口在多处重合,我们就在“封火檐”的斜面上用弯勾固定了手工打制的铜檐沟来解决雨季的排水问题。建筑沿街的外墙面根据当地规划的要求需要完全是传统建筑的模样,所以就预留出了二十公分的厚度,土建完工后再用传统毛石墙体的砌筑方式来覆盖整个外立面。


这看似一个被动的“装饰性”策略,但完成后的效果却让这个酒店的形象完全融入了古城的背景,从入口拾级而上,步入混凝土塑成的内部空间,反倒是多了一层别有洞天的感觉。


项目名称: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

建筑师:赵扬建筑工作室

设计团队:赵扬,武州,商培根

室内软装设计施工团队:蔡旭,赖国平

清水混凝土施工顾问:杜清水营造

土建施工:大理古城赵小虎团队

项目地点:中国,云南省,大理古城

设计时间:2014年7月-2016年1月

建设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

总建筑面积:540 平方米

客户:行李旅宿酒店集团



· 规划中 ·

既下山·紫园


本案中,酒店藏身于茂密的林园中,于树林间或漫步,或采果抑或闻香拾趣,皆是返璞自然的生活方式。入口四周是由原始化的毛石贴制而成,与建筑外墙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能保持外墙面的连续性,和立面沟通的纯净简洁。




既下山·磐安


既下山在浙江的选址非常小众——磐安,金华下面的县城,甚至浙江人都鲜有听闻。酒店深藏在磐安浙中大峡谷中的一块飞地,山的名字叫榧殳山,山崖之下便是峡谷中连绵细长的水系。山头被当年的农人经年累月的开垦为小块台地,现在是种满茶树的梯田。



既下山·九寨


既下山·九寨选址在九寨黄龙机场所在的松潘县川主寺镇,占据一个独立山谷,对面是雪宝顶的第二高峰。酒店的主楼区、别墅群散布于整座山谷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平顶建筑,以山石砌墙,山木搭架,消隐于山林。既下山和九寨,仿佛组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共生空间。



既下山·大同



既下山·大同在大同古城东南隅,与代王府隔路相望。酒店由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张晓晓团队设计,以大同千年文化为基底,灵感借鉴古建之妙笔,将既下山·大同规划为一座外雄内秀、深藏不露的五进穿堂院。



既下山·景德镇


既下山·景德镇整体设计从“瓷都·瓷片”文化出发,采用了从瓷器圆口形状提炼出来的“圆”以及江南民居传统建筑的屋脊形状提炼而来的“屋脊山形”为主要元素进行规划。



既下山·怒江


整个既下山·怒江朝向怒江伸出,江水就在下面形成一个U型拐弯,到达酒店需要先过一个铁索桥,然后盘山而上,从山腰中段进入酒店。


素材来源:既下山、赵扬建筑工作室、尚壹扬设计、李益中空间设计、S+P空间及网络  整理:景观周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

将我们「大师设计」设为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