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锋丨“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
✦
✦
摘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也是这一思想继续发展创新的方法论基础。“两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双向互动”“两元一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汇聚中华文明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两个结合”注重“内外融通”,坚持和优化中国特色,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我主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展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崭新形象。坚持“两个结合”,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叙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解答时代之问的行动指南。
作者:黄凯锋,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摘自:《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本文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5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了“两个结合”,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也是这一思想继续发展创新的内在根据,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方法论基础。“两个结合”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又激发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汇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既有效推动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又有利于构建与新时代要求相匹配的主流理论话语体系;既在世界上塑造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形象,又展示在一定意义上可能超越“两制之争”的当代中国新文明和价值观。
原创性论断和方法论基础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两个定位体现了“两个结合”的集成创新。“两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地位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形态转化,理应实现“现实与历史”“现代与传统”的完整结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整体性思考,并对贯穿其中的现实归宿和理论基点有了深刻认识,最终找到了一种复合叙事的思维方式。在党的十九大、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在统一,要求完整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他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当然,传承中华文化,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这些论述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标志性成果。
“两个结合”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也是这一思想得以继续丰富、发展和创新的方法论基础。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应当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这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新提法、新概括要在未来落地生根也离不开“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提供普遍一般的规律性认识,中国悠久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文化情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不仅注重普遍原则和规律性认识,更注重这些“薄”的普遍原则怎样在“厚”的本土文化里落实,并找到最合适的途径和方式。
“双向互动”凸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在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是经验教训换来的科学认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结合史。马克思主义通过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落地生根,而中国实践及其创造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内在包含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使“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列,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和权重发生了质的变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熔铸不再是“单向改造”,而是“双向互动”,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富有生命力的历史和传统的确认,也是对中华文明主体地位的确认。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保持道德理想的同时不断面向经世致用,务实、理性等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力量被激发。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中得到熔铸和提升。之后,邓小平的理论风格及其表达方式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经世致用的一面。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强调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4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他还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被马克思主义不断激发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融化在中华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中西冲突的历史选择和价值导向,已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当仁不让的文化身份。它不仅引导中国社会走向独立解放,而且在改革开放和新征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的理论创新。
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向互动”,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在两种文化的汇通融合中,形成解答中国问题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它既不是原封不动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
“两元一体”彰显中华民族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新认识
“两个结合”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的认识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新升华。“两个结合”的内涵和实质,就是实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与完整的中国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扎根本土文化。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与现实互动的意义上,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化和具体化,而且还要在现代性与传统汇通的意义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理论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内生性。
(二)中华文化主体性意识新觉醒
“两个结合”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今天中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夯实了思想基础,展现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精神文化层面认真对待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谓恰逢其时。
(三)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两元一体”新建构
“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两元一体的完整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原创性理论,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革命性变革与突破性成就,体现了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和智慧,是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我主张”。“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内在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就有可能导致文化复古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无法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有可能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倾向,马克思主义也就无法融入中华文明,无法在中国生根开花、枝繁叶茂。
(四)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日益充实丰满,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在原先设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之外,新增了落后国家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推翻前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在原先设定的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崩塌基础的场景之外,新增了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原来设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否定者的历史角色定位之外,新增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承担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外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且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拥有更快速度、更小代价、更加合理的优越性。这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中的伟大创造,相应的理论创新已经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论述,却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体现和当代体现。可以说,“两个结合”所彰显的中华民族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及其理论创新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贡献。
“内外融通”展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叙事
“两个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两元一体双向互动,对内有利于坚持和优化中国特色,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我主张”,对外有利于凸显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的、可有效克服资本文明局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叙事,向世界展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崭新形象。
(一)从“后发”与“外生”走向“内生”和“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已经对中国道路的“内生性”有了理论上的高度自觉。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所形成的重要共识,也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结合论”分不开的。只有坚持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两元一体的建构和双向互动的辩证思维,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嵌入”和目标“前置”,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二)从“中国特色”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科学性,更好地把握从“中国特色”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客观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都已从文明的高度,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中国特色”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结合”原创性论断的价值导向。
(三)从“初级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完成初级阶段任务和使命,展现自身的优越性,拥有比资本主义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是未来更高阶段的新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同样离不开“两个结合”,需要集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大成,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之大成,需要集成创新的精神和行动。
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本质和阶段理论本身的完善和成熟,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结构、特点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包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和路径研究。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坚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贡献的基础上,建构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理论,明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方向。另一方面,我们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秩序长期并存,长期斗争又长期合作的总体形势有清醒认识,要充分吸收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关于社会理想的已有思想成果,借鉴人类社会形态多线索演进规律的已有成果,加强对两制并存时期的结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和思维方法,它的生命力唯有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才能彰显出来。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贯彻和彰显。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又与中国的现实、历史和悠久的文明传统深度结合,从而在世界面前开创了富有中国文明印记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崭新形象。“两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也是解答时代之问的行动指南。
相
关
推
荐
《社会科学文摘》往期目录
刘伟丨宏观经济治理实践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
王灵桂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陈锡喜丨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的学理思考
✦
✦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