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毅均《走向馬克思主義史學之路:范文瀾前傳》出版
作者:葉毅均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時間:2020-06
頁數:516
裝幀:平裝
定價:NT$600元
ISBN:9789574377206
内容簡介:
為什麼一個「老學究」會選擇加入游擊隊,變成宣傳抗日的「民族英雄」?馬列主義何以在現代中國迅速吸引了一批知識人左傾?本書傳主范文瀾與毛澤東同齡,被中國大陸史學界尊稱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之一,人稱「范老」而不名。1949年後其實際影響力和「郭老」郭沫若不相上下,時人往往相提並論。范氏傳世之作《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發行量逾百萬冊,甚至在臺灣解嚴以前的地下書市裡流通。而其史筆之美,從毛主席到莫言,莫不深受吸引,嗜讀不輟。
本書採取思想史與生活史相結合的研究取徑,打破傳統學案式的體裁,以思想傳記的寫作方法,重新描繪今日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創始所長范文瀾,如何從一位民國初年北京大學國文門畢業的「舊國學傳人」,變成中共建國後的「新史學宗師」。本書並非范氏的第一部傳記,卻是首次將其前半生的足跡,以一步一腳印的考證方式加以細膩描摹之學術專著。對於范文瀾在1940年以前的生命史,進行全面的歷史重建工作。同時,對其此一時期之著述與思想發展,也給予同等重視和應有評價。對於中國大陸官方堅持至今的歷史唯物主義,乃至此一流派在現代中國史學史上之興起,本書皆是一部無法繞開的作品。
作者簡介:
葉毅均,現職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特聘研究員,許燦煌文庫研究員(兼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博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並赴美國紐約大學(NYU)、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交流訪學,多篇論文在《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新史學》(臺北)、《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政治大學歷史學報》、《安徽史學》等期刊上發表。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考察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二章 非政治的開端:早年范文瀾
第一節 童蒙教育:從家學私塾到新式學堂
第二節 成學歷程:北京大學文科教育所奠定的治學塗轍
第三章 急速政治化之歷程:范文瀾的職業生涯
第一節 教書生涯之起步
第二節 教書生涯的發展:南開時期
第四章 逐次激進化之抉擇:1940年以前的范文瀾
第一節 教書生涯之高峰:平大時期
第二節 教書生涯之頓挫:兩度下獄
第五章 餘論
第一節 「到延安去」:從煩惱到快樂的歷程
第二節 驚弓之鳥:延安整風運動中的范文瀾
小結
附錄:范文瀾,〈從煩惱到快樂〉
參考書目
自序
這本書是從我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讀博士班之前從未聽聞范文瀾大名的我,到轉而以此為題完成我的博士學業,這個過程之中處處皆受張元老師的悉心提點。感謝老師博大的心胸與細膩的治學處世,讓我在求學之路上得以長久受益。臺灣長期以來處於冷戰對峙的前線,冷戰結束後的兩岸關係又起伏不定,使我們對於對岸的知識狀況,總是相對隔膜而不得其要。本書自許為繼逯耀東、潘光哲等諸多前輩學者之後,企圖改變此種現狀、增進彼此了解的努力之一。而書中對於海內外學界相關成果的借鑑,也是判然分明。
本書傳主紹興范文瀾(1893-1969)與樂山郭沫若(1892-1978)、桃園翦伯贊(1898-1968)、武岡呂振羽(1900-1980)、平遙侯外廬(1903-1987)被當代中國大陸史學界尊稱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五老」。「五老」之中,郭氏和呂氏留學日本,翦氏曾經短暫留美,侯氏則是留學法國,唯有范氏是徹頭徹尾土產的馬列史家。不僅如此,他還是「五老」中唯一從舊國學的營壘中殺出,投向馬克思主義「新史學」的一家。其他四位則原本或習醫學,或學經濟,或習工業,或研法政。因此,范文瀾最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家的學思歷程,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上有其特殊的代表性。臺灣學界過去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往往以非學術名之而置於不聞不問之列。本書則希望能對其何以興起的合理性,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說明。
范文瀾的史學成就,以其膾炙人口的《中國通史簡編》初版(1941-1942)和修訂本(1953-1965)最為著名。但是在此之前,他原以治《文心雕龍》而成名,師承黃侃(1886-1935)之學,著述從未涉及現代經過高度專業化後的史學領域。因此,范氏的學術發展也像顧頡剛和蒙文通等人一樣,有一個「化經為史」的過程。其中,傳統四部學術的深厚積累如何移步換形,逐漸轉變成注解馬、恩、列、斯、毛,並力求適應中國現實革命形勢的開展而伸縮,其變與不變之面目當然值得深究。但從更大的思想發展脈絡來看,范文瀾如何從一位書齋式的學人,在1920年代中期經過短期內急速的政治化後,變成一名積極行動的中共黨員;復於1930年代逐次上升之激進化風潮中,蛻變為一位強調史學為政治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史家;最終奠定他的頭號史官之地位,臨死前更被晉升為位望崇隆的中共中央委員,亦是本書窮追考索的主題。
既有針對范文瀾的學術思想與生平之研究,受限於政治意識形態的桎梏,無法對其何以傾心中共的思想轉變加以有效之解釋。本書則力圖回到歷史場景,深描細寫范氏於1910年代在北大的求學歷程(第二章),強調他加入蔡元培之「進德會」所立下之非政治的開端(誓不做官),以及如何深受無政府主義思潮之影響,乃至於在1920年代由於五卅運動爆發,帝國主義的刺激和中共極具力量之宣傳,使他憤而加入國共聯合裡的中國共產黨。儘管如此,此時的范氏在學術上仍醉心於「整理國故」運動,因而未全心投入政治活動(第三章)。真正的轉捩點在1930年代,范氏身為故都北平學術社群之一員,對於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以後在華北的節節進逼,不由得不深受觸動。更且在國民政府白色恐怖的陰影之下,與中共在名義上失去組織聯繫的范文瀾,一再出力支援被捕下獄的共產黨員,最終導致自己也兩度深陷牢獄。支持中共成為其人之道德抉擇(moral choice),甚至是一種存在抉擇(existential choice),而非僅僅基於民族主義激情或國共黨派偏見(第四章)。
本書除了鋪陳范文瀾前半生在思想上的激進化歷程之外,對其此期之學術著述也有相應的評估。就范氏此一個案而言,思想的轉變遠遠先於其人學術之變化。由於馬列主義為舶來品,消化吸收需有相當時間。經過中國社會史論戰洗禮之後的1930年代,成為范文瀾重整再出發的沈潛期。1940年初排除萬難抵達延安的范氏,因緣際會取代早逝的章太炎弟子吳承仕(1884-1939),最終成為毛澤東在中國歷史論述戰場上的代言人。與陳伯達(1904-1989)身為頭號馬列主義理論家一樣,范、陳二氏分別在歷史解釋與理論建構兩方面,演化為毛主席意識形態之雙翼(第五章)。
執筆至此,我已遠赴珠海中大任教,感謝我的系主任吳滔教授不斷地鞭策和照拂,還有我的愛妻琇安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留在故鄉的岳父母對我們永恆不變的支持。王汎森、沙培德(Peter Zarrow)、劉季倫、游鑑明與鐘月岑等多位師長殷殷垂詢本書的出版進度,原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任職的馬忠文、趙慶雲兩位學友在查找資料方面的協助,以及清華同窗溫楨文、詹怡娜賢伉儷在本書修改過程中的大力支援,都使我銘感在心。當然最重要的,是我一路走來自身父母的關懷呵護。為了應付我嗜書如命的愛好,他們已付出太多,現在終於可以安心放手了。
葉毅均
2020年4月8日
icyeh2017@163.com
相關信息擷取自三民書局: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739802
三民書局接受銀聯支付,詳情可洽詢三民書局客服郵箱:ec@sanmi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