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線上演講】 家族緬懷:清初文人法若真山水畫中的鄉土記憶

漢學研究中心 台湾人文与学术 2021-06-16



 

講題:家族緬懷——清初文人法若真山水畫中的鄉土記憶

 

 

時間:2021617日(週四)15:30-17:00

會議網址:https://tinyurl.com/ywn3hash

 

本場演講採Webex線上方式,以中文進行,欲以手機參加者請下載Webex app

 

 

講者:

米翰寧(Henning von Mirbach,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藝術與建築史學院博士候選人

 

主持人:

陳韻如(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内容簡介:

 

自七〇年代以來,藝術史家就明清鼎革之下,明遺民如何利用山水畫進行自我表達之議題,已經進行充分的研究。本次演講並不著眼於改朝換代帶來的傷痛,而是嘗試對清初山水畫提供一種有別於以往的多層次理解。遺民和仕清官員看似水火不容,但是他們的身份並非單一,其他的身份其實有助於雙方對明清鼎革所帶來的社會動蕩享有共同的經驗。

 

本研究以清初官員法若真(1613–1696)的作品為例,探討山水畫不但可以反映處於政治光譜兩極人群的「國家意識」(national identity),同時也可以再現他們共享的在地經驗,這些經驗讓他們形成具有「地方身份」(local identity)的文人群體。我認為,通過喚起地方記憶,法若真的山水畫讓他得以懷念其家人,這使得當下具有意義。儘管清廷愈發嚴格地強化國家意識,但文人畫家依然可以退居鄉里,並在當地形塑自己的「地方」形象。通過處理法若真繪畫中的鄉土記憶,本演講將說明山水畫如何被鼎革世代(conquest generation)用來塑造其地方身份,以求跳脫出爭論無休的忠誠議題。

 

 

 

講者簡介:

 

米翰寧(Henning von Mirbach),德國籍,現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藝術與建築史學院博士候選人。米翰寧先生師承石慢(Peter Sturman,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教授。對中國藝術史、東亞跨國藝術史、中國與東亞國家近代史等領域進行研究。本年獲得漢學中心獎助,研究主題為「超越忠貞:法若真與清初山水畫之道德投射」。

 

 

 

相關信息擷取自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B

點擊閲讀原文至會議網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