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位一体”这么干】椒江政协:立标杆 建标准 创标志

椒江政协 2023-03-21


今年以来,椒江区政协以“同心向党·江海红帆”党建品牌为总抓手,根据省、市政协部署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思维、综合集成,围绕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序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融合建设,着力构建“民情驿e站”“垦荒协商驿站”等一批具有椒江辨识度、显示度的阵地,成果初步凸显,“三位一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拉高工作标杆

着力打造民生议事堂新样板

  一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我区民生议事堂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19年就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小微协商,2021年,小微协商升级为“民生议事堂”,并举办市政协民生议事堂现场观摩会,2022年根据省政协民生议事堂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间召开专题部署会,就打造民生议事堂2.0版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市政协具体实施意见,区政协经过多次踏勘,精心选址,规划布局,建成葭沚、洪家、章安三个示范点,大陈镇也已完成升级改造。全区街道(镇)已实现平台建设、履职小组、活动开展“三个全覆盖”。其他6个街道陆续对标示范点,逐步进行升级完善,预计明年椒江“民生议事堂”将成为全市风景。

  二是坚持高质量运行。按照“平台是基础,运行是重点,管理是保障,成果是关键”的思路,坚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不断建立健全民生议事堂工作机制,围绕“搭台、运行、管理、绩效”四个方面,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形成全流程配套议事制度体系,确保全链条贯通、高效化运转。2022年6月在全市现场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是坚持高起点突破。我区政协根据年初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的打造“家门口议事堂”目标要求,进一步拓展履职渠道,丰富协商内涵,加快谋划“垦荒协商驿站”建设。明确建设进度、流程、联系领导和委办,确定统一标识。已完成景元社区、小板桥村两个“垦荒协商驿站”建设。

  四是坚持高效率协同。创新“2+3”联动协商议政模式,以数字化理念推进“指尖上的协商民主”。2022年7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首次采用区级“请你来协商”与街道(镇)“民生议事堂”(设立数字视频分会场)、网络议政与现场协商同步开展的形式,受到区委林强书记点赞。

民生议事堂线上“履职平台”的上传权限已交于各街道(镇),由各委室对所联系街道(镇)上传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区“民生议事堂”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27场(次),提出意见建议1052条,被吸收采纳784条。相关工作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政协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椒江区政协“民生议事堂”实践探索》理论文章在省政协《联谊报》上刊登。



把准功能定位

着力培树委员工作室新亮点

  一是线下创建重融合。立足委员自身特长和主攻方向,发挥界别和团体优势,争创有特色的委员工作室。我区现有委员工作室23家,其中位于乡镇街道10家,与民生议事堂、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位于区社会治理中心1家,专注矛盾纠纷调解、疑难复杂案件化解服务;其余12家位于各领衔委员所在工作单位,涉及大量专业领域,促进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线上服务常态化。目前,15家委员工作室已开通线上服务。截至2022年9月21日,线上咨询数量为679人次,完成数量666,完成率为98%;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起,化解率为100%。开展线下活动6次,服务近300人。其中,由学前教育委员工作室组织的幼小衔接专题“云”讲座,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收看。

  三是培育典型树品牌。由徐先宝委员领衔的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开展“椒江区政协法律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坚持每月3-5次线下活动频次,并设立“群众接待日”,帮助群众了解宪法、增强法律意识。其个人专访在浙江卫视新闻栏目《同心树》播出。由陈晓忠委员领衔的诉前指导委员工作室创造性的推出特色调解方式,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先后承接区法院、区社会治理中心转移案件8件,全部调解成功,被《人民政协报》《浙江法制报》《联谊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突出协商为民

着力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新渠道

  一是创新“民情驿e站”听民声。在全区各街道(镇)设立委员“民情驿e站”,开通民情收集二维码,设定政协委员民情接待日,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掌握一手资料,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并及时登记备案,加强跟踪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是瞄准急难愁盼解民忧。结合委员工作室不定期走访群众、线上咨询服务和“民情驿e站”每月信息采集数据,精选切口小、立意高、关联广的内容为题,经街道(镇)党(工)委审定后,确定为民生议事堂重点协商课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通为民办实事“最后一公里”。

  三是注重资源整合汇民意。建立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微信群,由区政协统筹协调各街道(镇)收集的社情民意信息,集中优势力量整合上报,对“含金量”高、涉及专业领域的信息,邀请专业人员审核把关、提炼润色,变“单打独斗”为“团体作战”,切实提高上报命中率。今年以来,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79篇,被市政协采用 175 篇,省政协采用23 篇,省领导批示3篇,全国政协录用8篇,排名全市第一。







往 期 回 顾

1. 王昌荣赴椒走访调研时强调 发挥委员工作室长效作用

2. 王昌荣来我市调研时强调 优化营商环境 倾力为企解难题

3. 提案聚焦:医药创新发展第二十六期十一届2022(4)1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