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万不要以为银行理财产品就安全!

2017-08-09 互联杂谈3


互联杂谈按:

封号后,互联杂谈3会将部分文章重新补发,已经看过的朋友请忽略。新文章会主要发在:互联杂谈2/hulianzatan2。


点此关注互联杂谈2


很多人认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是再安全不过的事情了。风险低,收益高,稳赚不赔,妥妥的。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

普通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尤其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01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卖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数据显示,银行有大一部分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

02

偷梁换柱,理财产品变身保险

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当成了理财产品。

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

所以大家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认购书上,写的是理财产品还是保险。

03

延长募集期,导致收益缩水

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

在募集期这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所以大家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要被名义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一定要把募集期这个因素计算进去。

04

“霸王条款”赚取超额收益

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有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

比如,“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8%,但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大家要尽量远离这些带有“霸王条款”的产品。

当然,如果亏损了,银行也是不管的。

05

避重就轻,信息披露不完整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刻意淡化风险。

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表述有大量专业术语,普通用户很难看懂。不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完整、资金投资用途不明、收费项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是很多理财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大家在投资前务必要看清事实,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总的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不一定安全,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只能说相对于股市等,它的风险低一些罢了。

06

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存在风险呢?

首先要知道,银行用我的钱都干嘛去了?银行当然不能随便印钱,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银行为了支付给我们利息,它必须把我们的钱投资到更高收益的地方。

投资到哪里?一般分成两种:

一种是贷款给有需要的企业(比如国企、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等)获得利息差。

另外一种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基金一样,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银行通过大资金运作的模式投资到债券、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等资产,从而获得收益。

这其中信托性理财、外汇结构性理财、QDⅡ等理财产品风险不容易掌握,收益高、风险高,银行也可能会亏损。

不论怎样,银行理财产品的在目前国内市面上,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当你不太懂理财,没有什么其他好的投资品可选择时,银行理财产品是个折中的选择。

但是始终要记住一点: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安全的投资。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

小编互莲个人微信

防止失联,朋友圈更精彩!

注意因为每个个人微信好友数有限制,

所以无名,互莲,互莲2等只要加其一即可,留出位置给新朋友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