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猫的历史,你好奇吗?

2016-06-21 劉朝飛 章黄国学
点击上方“章黄国学” 订阅哟!

作為一隻國學喵,小喵也有歷史誒!看看小貓在古代典籍中,都有怎樣的記錄!喵!


貓的歷史,你好奇嗎?

文劉朝飛

一在哪些古典文學作品中,出現了貓的形象?跟我熟的朋友大概馬上就說:貍貓換太子。是的,我喜歡《三俠五義》,當然會首先想說貍貓換太子。
个人認爲《三俠五義》原書其實可以分三部,第一部可以叫做《貍貓換太子》,第二部就是《五鼠鬧東京》,第三部是《襄陽平叛》。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兩部分都跟貓有莫大關係。《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是說,李妃生下的太子,被劉妃和太監郭槐設計用剝了皮的貍貓換走,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故事。《五鼠鬧東京》就說講五鼠弟兄主要是老五白玉堂,看四帝仁宗封南俠展昭做“御貓”,覺得很不服氣,就來找他比試高低的故事。
聯繫這些故事的創作背景,我們可以知道,明清時養貓文化已經很流行了。清代還出現了專門寫貓的書,如《貓苑》《貓乘》,乘的意思就是歷史。


八大山人:貓

二國人從甚麼時候開始大量養貓的?

有人可能會認爲是唐代。有一个傳說是說,中國本沒有貓,唐僧去西天取經後才帶回養貓文化。這當然不是真實的歷史,但唐代之前國人並沒有大量養貓,則是真實的。而據我考察,應該說大面積流行起養貓風俗的時代是宋代,也就是《三俠五義》故事背景那个時代。唐代養貓的也不少,但明顯沒有宋代多。



壁畫中的貓


那養貓的古人都有誰呢?


當然,這个問題跟第一个問題一樣,答案可以有很多種。黃庭堅就曾經寫過相關的詩歌:乞貓(宋·黄庭堅)

秋來鼠輩欺貓死,

窺甕翻盤攪夜眠。

聞道貍奴將數子,

買魚穿柳聘銜蟬。

貍奴就是貓。一般情況下,古人說的貍就是貓。今天我們說貓奴是指人,養貓成癖的人。古人說貍奴指的卻是貓,是對貓的愛稱。
“小於菟”也是貓。於菟是老虎,小於菟的本義是小虎,但是也多用來指貓。乞貓二首 其一(宋·曾幾)

春來鼠壤有餘蔬,

乞得貓奴亦已無。

青蒻裹鹽仍裹茗,

煩君爲致小於菟。

這首詩,是我找到“貍奴”“小於菟”出現在一起的最早的詩。
曾幾是陸游的老師。陸游是个高產詩人。他寫到貓的詩,也非常多。大概有20多首,其中很多是專門寫貓的。比如:贈貓(宋·陸游)鹽裹聘貍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嘲畜貓(宋·陸游)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魚饜足,不顧鼠縱橫。欲騁銜蟬快,先憐上樹輕。朐山在何許,此族最知名。
陸游自注:俗言貓爲虎舅,教虎百爲,惟不教上樹。又謂海州貓爲天下第一。很多朋友都聽過這个故事,說貓是老虎的師父,教給了老虎很多本領,最後老虎忘恩負義想喫掉貓,貓爬到樹上才幸免於難,老虎又求貓教給它上樹,貓再也不肯了。從陸游的記載來看,這个傳說早在宋朝就有了。
陸游也把貓當做精神伴侶。他說,“勿生孤寂念,道伴有貍奴。”在風雨交加時,他就會和貓在一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陸游)

風卷江湖雨闇村,

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輭蠻氊暖,

我與貍奴不出門。

這點跟今天很多人一樣。

三那麼,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甚麼時候呢?一般西方講養貓歷史的,會追溯到古埃及。從文獻上來看,中國最早的明確的養貓記錄,可以追溯到南朝顧野王那裏。顧解釋“貓”的時候說:似虎而小,人家畜養令捕鼠。
但是,有一个問題!就是六朝前人們普遍養來抓老鼠的,並不是貓。是甚麼?是狗。當然,在不少文獻中,也有關於貓捉鼠的側面記載。

我們說《莊子》。《莊子》對貓有特別的觀察記錄。


《逍遙遊篇》: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爲大矣,而不能執鼠。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這句相當傳神。後來常被引用來描述貓。
《秋水篇》: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貍狌,言殊技也。

這段也是模擬化用《逍遙遊》的。


後來這段話經常被轉鈔:


《尸子》:使牛捕鼠,不如貓狌之捷。(《御覽》九一二引。)
又:鷄司夜,貍執鼠,日燭人,此皆不令自全。(《意林》引。)

《韓非子·揚權篇》:使鷄司夜,令貍執鼠,皆用其能。

《說苑》卷一七:騏驥騄駬,倚衡負軛而趨,一日千里,此至疾也。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錢之狸。
又:騏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

前引兩段《莊子》,應該說其中的貓更像是野生的,一則它與黃鼠狼(狌)並列,二則“中於機辟,死於罔罟”說明它是被捕獵的對象。同樣《尸子》那兩條也不能看出它是家養。但是《韓非子》中記述說,讓鷄去打鳴報時,讓貓去抓老鼠,都是因爲它們有相應的能力,就比較像是在說家養貓了。“百錢之貍”,以百錢買來捕鼠的貓,絕不是作爲獵物的死貓,只能是作爲家畜的活貓。“置之宫室使之捕鼠”,就更能說明是家養的了。

此外家養貓的相關記載還有:


《淮南子·泰族篇》:貍執鼠而不可脫於庭者,爲搏鷄也。


就是說,貓會抓鷄喫,所以不讓他出到院子裏。不讓貓到院子裏,貓在哪兒?當然是屋子裏。屋子裏?間接就證明養貓事實的存在了。


《淮南子·說山篇》: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貍,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


“發屋而求貍”就是拆了屋子抓貓,也是說貓在屋子裏,也可以間接證明養貓事實的存在。


晉·郭璞《爾雅注》裏還說有一種猿猴叫蒙貴的,“可畜,健捕鼠,勝於貓”,可以養來抓老鼠,比(養)貓(捕鼠)強。這些都可以作爲南朝之前國人養貓文化的間接記錄。

在《山海經》中,也有不少關於貓、或者似貓的動物的記述。比如說:


《中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之可以已憂。郭璞注:謂畜養之也。

就是說,從前有座山叫霍山,山上有種動物,它長的樣子像貓,有著一條白尾巴,身上有長長的毛,名字叫做朏朏(pèi),豢養它可以消除憂愁,就是說它可以做人的精神伴侶。
咦?這不就是白尾巴獅子貓麼?!
這段話有時會被當作中國最早的養貓記錄。嚴格意義上的“養貓”,是豢養家貓,而非簡單的像養獅子老虎那樣囚禁餵食它們。也就是說,養貓是人貓的雙向選擇結果,人和貓相互適應與對方生活在一起。但《山經》中的朏朏本生活在山中,似乎並非家貓可比。但野貓“進化”成爲家貓,總歸有一个過程,或許朏朏正處在這个過渡狀態也不一定。
又有人說《楚辭·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的文貍,即下面我們說的靈貓。但我覺得“養之可以已憂”的朏朏,才更像是可愛女神的小跟班兒呢。




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妬。


“其狀如狸而有髦”,還是獅子貓啊?!


古人多認爲這裏說的類獸即靈貓。靈貓背部中央有一條豎起來的黑色鬣毛,呈縱紋形直達尾巴的基部。此即經所謂“有髦”。古人更多地其實是注意靈貓身上可以出產香料,所以它有个別名叫做麝香貓。而其香腺正是長在會陰部位,所以古人因此誤以爲它是雌雄同體,即經所謂“自爲牝牡”。古醫書還認爲它有一種“鎮心安神”的藥效,此或即經所謂“食者不妬”。




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這是說有一種動物,它的樣子長得像貓(郭璞注:或作豹,貓豹本來長得就像,所以在這裏其實可以通用),腦袋是白色的,叫起來發“榴榴”的聲音(郭璞注“榴榴”或作“貓貓”,大概就是今天喵喵的擬聲詞吧)。這描述頗像是種貓,但是它的名字卻叫做“天狗”!當然,這个“狗”字,跟狗這種動物,可能也沒甚麼關係。就像山經中有一種叫“彘”的動物,就跟豬沒有任何關係,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百聲,是可以禦凶,服之已癉。


前面我們說的“白尾巴獅子貓”、“雌雄同體獅子貓”、“白腦袋小貓咪”,還有下面說的“白腦袋虎貓”,都是可以從自然角度來理解的。可能有人覺得還是有些奇異處,但“已憂”“不妬”只是藥效,“禦凶”跟喜鵲報喜類似,其實也都是很好解釋的。但是這裏的讙獸“一目三尾”,確實不像自然界真實存在的動物。有人將經中“讙”讀作“獾”,但也沒甚麼根據。正是由于這種非自然屬性,使得這種讙獸,在當下流行的日式“妖怪”文化的影響下,比較受歡迎。


中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則其國有大兵。


有人說梁渠是頭上有白花紋的果子貍(又名花面貍)。但果子貍明顯不夠兇猛,“虎爪”“兆兵”不像是它的風格。所以梁渠明顯是另外一種兇猛的貓科動物。


通過上面四種“如貍”之獸,我們可以看出,《山經》裏的動物雖然有些確實身上的神性色彩比較濃,但也有很多可以通過自然科學來解釋的。

果子貍

現在有一種圖片很有名,網上紛紛在傳它就是甲骨文中的貓字,因爲它們確實有點像呆萌的貓咪:

但是毫無疑問這是“鼎”字。

至于古文字中的貓字,卻被一般人所忽略。古文字中有一个字,那就是:


甲骨文、金文、睡虎地秦簡、《汗簡》


這个今天我們寫作“豸”,讀zhì。有學者還指出,古文字中,貓、貌、豸字相通,都是“卑身而伏,以侯敖者”的貓,豸即貓本字。(《古文字詁林》引馬敘倫說。)總之豸的字形字義,才跟貓更加接近。


從上面的誤會和真實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在上古時期人們的認識中,貓的形象主要是兇猛,而非“呆萌”。


【特別說明】:章黃國學一般以簡體字刊發,本篇尊重作者意願,依原文版式刊發,祝閱讀愉快。



【作者簡介】

劉朝飛,南皮人,主要從事神話、諸子、考據研究,《山海經》文獻整理,漢代《莊子》學史研究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责任编辑:张燕语  高铭婉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专栏画家:黄亭颖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