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的前世今生
点击上方章黄国学可关注~
“呵呵”的前世今生
文/杨春
你被人“呵呵”了吗?你“呵呵”别人了吗?当今,“呵呵”正通过互联网大行其道。探究一下“呵呵”的前世今生,看看它的角度,摸摸它的温度,面对“呵呵”或“呵呵”别人时,你的感觉也许会更准确些。
来源
有人认为,“呵呵”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书面上是在《晋书·石季龙载记》中。笔者查阅中国基本古籍库发现,早三国魏时,张揖所撰《广雅》中,“呵呵”一词就赫然在列。《广雅·卷六》中,“呵呵”与许多叠词一起收录在《释训》篇:“……嗬嗬、呵呵、哑哑,笑也,皆以相反为训”。这里,“呵呵”作为一个拟声词,形容笑声。从古至今,“呵呵”的这种意思一直保留着。《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呵呵”:“形容笑声。呵呵大笑。呵呵地笑了起来。”
开熏~
作为“笑”的意思,“呵呵”既有笑之声,又有笑之心时,“呵呵”之人的嘴角是呈锐角上扬的。此时这种“呵呵”,表达的是认同、满足、愉悦。唐代《寒山诗》中就有“含笑乐呵呵”这样开心的“呵呵”。不管春夏秋冬,发出这种“呵呵”的人,其内心是温暖的,正如金代的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卷三十九》中说的那样,“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在唐宋日常书札中有不少这样随性的“呵呵”,是一种幽默的态度的写照,例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苏轼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写道“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周必大在给《欧阳文忠公集》作注时,也多次临文“呵呵”。
呵呵……
当“呵呵”只有笑之声,而无笑之心时,发音者的嘴角是下垂的,态度是冷冰冰的,内心是冷嗖嗖的。自己独处时,温庭筠的“呵呵”是无奈的,“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而对别人“呵呵”,就不一样了,元代高则诚的《蔡伯喈琵琶记·卷下》中,就有“你言颠语倒,恼得我心儿焦燥,呵呵,莫不是你把咱奚落,特骨的妆乔,引得我泪痕交。”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女朋友费了老鼻子劲儿,终于画好了层次分明的“咬唇妆”,你却来一句“哎呀你该喝水了,瞅瞅这嘴唇干的”之后,她对你的那声“呵呵”。此处极具表现力的“呵呵”,虽有笑之声,却无笑之心,只是一声冷笑,“呵呵”时的嘴角不仅不上扬,反而是下垂的,有看穿对方后的轻蔑之意,与今天互联网社交中忽略对方的“呵呵”同义。什么叫“看穿对方后的轻蔑”呢?就是你再补一句“哎呀,我怎么会没看出来你是故意吧口红涂成这样的呢?刚刚是逗你玩儿的!”之后,她发出的那句“呵呵”……
当“呵呵”只作拟声词,并不表示“笑”的意思时,其传递的要么是无可奈何的尴尬、自嘲,要么是火山式的爆发——刚刚那个场景,离“火山爆发”就已经不远了——要么只是咳嗽、喘息的声音。在清朝《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十九》中,卞永誉写道:“自喝曰,既无知己,何必多言?呵呵。”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此处之“呵呵”,有面临尴尬而无奈自我解嘲之功用。这种自我解嘲目前在互联网上也不罕见,“你太蠢了,宝宝不跟你说了。你开心就好,呵呵”。
南宋毛晃与毛居正父子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中,第二卷有这样一段注解:“诃,虎何切,大言而怒,又谴也,责也,亦作呵。”这种意义上的“呵呵”,已全无笑意,表达的是愤怒地大声谴责,即呵叱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呵叱一词的意思完全一样。唐代马总的《通记》中记载道:“遂忧愤成疾,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呵呵数声,遂崩。”此处的“呵呵”,应为咳嗽或喘息,想来与今人不会有什么不同。
现在的“呵呵”不轻声。在08、09年的时候,“呵呵”在表示噗嗤、开心的意思时,后一个字在口语中应该是轻声的。一晃到了10年11年,这个词的意义在网络用语的情况下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当下作为笑、冷笑、面对尴尬自我解嘲、轻蔑而忽略对方等等“呵呵”的用法相似。如今高频出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呵呵”,属于“新瓶装旧酒”的“返祖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并未收录有关“呵呵”自我解嘲、轻蔑而忽略对方的词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修订自2008年始,到2012年止,当时互联网这个“新瓶”中尚未大量注入“呵呵”之旧酒。不知再次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时,能否增加这些解释?工具书也须与时俱进。不然,没准儿也会被“呵呵”的。
【作者介绍】
杨春
北京师范大学
2014级励耘班汉语言文学方向本科生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高铭婉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