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五种动物,无故杀之极伤福报,招惹报复!中华道教禁食之!

2017-06-12 菩提心觉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按照道教理论,所有没有长大的动物,所有怀孕抚育幼崽的动物杀之都不吉,而折损幼树嫩芽也是损己福报的事情,但是这五种动物无故杀了伤自身福报,也可能是招惹报复。


道教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主张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和重生贵生的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 、天生「有情」 。「道性」 的根本即本性自然、处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 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


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由这一思想,道教不光十分重视、热爱人类自己的生命,也极为尊重、保护其它所有生命物种,甚至小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的程度。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就要求「勿登山而网禽兽,勿临水而毒鱼虾」 ;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 ;这与儒家「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 的爱生思想是一致的。


一、耕牛



在中国古代,杀害耕牛是要判刑的。而耕牛最辛苦,而牛也极具灵性。在以前的农村养耕牛是要养到耕牛老死,才出卖尸体的,而不是杀了卖肉。


在道教也有四不吃的规矩,其中就有不食牛肉,所谓四不吃指的就是「牛肉、乌鱼、鸿雁、狗肉」 ,其原因据说是:


1、不食牛,因其「善」 


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众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他被关令尹喜留下,才铸就了《道德经》。道经说,牛羊食草,纯善之物也。所以说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善」 。


2、不食乌鱼,因其「孝」 


人们通常说:「乌鱼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 ,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乌鱼,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乌鱼,因其「孝」 。


3、不食鸿雁,因其「贞」 


鸿雁志向高远,矢志不渝。皆为夫妇后,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贞守到最后,过「单身」 生活。雌雁产卵之时,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敌,奋身反抗。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道教不食鸿雁,因其「贞」 。


4、不食狗,因其「忠」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狗是人类至善至忠的朋友,为人类服务,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 。


二、乌龟



道教认为乌龟是有灵性的动物,道教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明确的说了无故杀龟、打蛇有罪!


不过面对外来入侵的乌龟种类,如巴西龟等非中国本土乌龟品种,他们来到中国本身就是违背了自然之理,会损害中国本地的生态环境,杀之不算无故。(外来物种巴西龟,如果你是当宠物养,请务必不要放生!)


三、蛇



刚才说了道教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明确的说了无故杀龟打蛇有罪!杀了乌龟有罪,但是蛇只要打了就有罪。


其实蛇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是很有灵性的动物,而不是邪恶的动物。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的标志上就有蛇,这个是古希腊传承下来的文化。


而在东方女娲伏羲是人首蛇神,而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赋予了种种吉祥的寓意。


四、宠物



宠物是主人的宝贝,而杀宠物的多是偷偷的毒杀。这种行为不仅仅是盗窃,还是会让主人十分伤心。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偷了东西杀了动物,还影响到了主人,因果极大! 


五、燕子



燕子飞来人家是吉祥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的城市中很多人觉得这个不好看,于是捣毁燕窝,有的燕窝中还有幼燕,燕子很聪明也很有灵性,面对落在地上的幼燕,成燕多是会围绕着你家发出阵阵哀鸣,想到这种情景,哪怕你不信这些,也希望你可以怜悯一下燕子。


张天师下令禁吃狗肉,原来是因为......



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末年人,他创建五斗米道,称号“正一真人”,后被道教奉为教祖。张天师世家,也讲究居住庙观,但可娶妻置室,传宗接代,虽有斋戒,但在非斋之日,天师世家历来传有四不吃的规矩。


所谓四大荤指的就是“牛肉、乌鱼、鸿雁、狗肉。”这就是张天师的四不吃,其原因据说是。

一、不食牛,因其善





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众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他被关令尹喜留下,才铸就了《道德经》。道经说,牛羊食草,纯善之物也。所以说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善”。





二、不食乌鱼,因其孝





人们通常说:“乌鱼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乌鱼,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乌鱼,因其“孝”。





三、不食鸿雁,因其贞





鸿雁志向高远,矢志不渝。皆为夫妇后,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贞守到最后,过“单身”生活。雌雁产卵之时,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敌,奋身反抗。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道教不食鸿雁,因其“贞”。





四、不食狗,因其忠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狗是人类至善至忠的朋友,为人类服务,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





从天师“四不吃”想到道家“处世”养生







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渊远流长,道教养“神”、“处世”养生之术更具独到之处,我们常人虽不修道,但是也能从中汲取些许养分。


偶与一位老道长闲谈,仙风道骨的道人夹杂着乡音向我娓娓叙着:第一代天师张道陵123岁羽化成仙,第五代、第十代、第十三代均在100岁以上,前二十六代天师都在90岁以上。我立时肃然起敬,插话说,道家“养身”确有精妙之处,除了炼丹炼气养身之外,应该就是道文化中享誉全球的——“饮食养身”了吧。可是老人话锋一转,你这是常人以为,依我多年参道所见,历代天师除了炼丹、饮食方面异于常人、格外讲究外,老祖天师们对“处世养生”更为注重。我愕然一惊,平静安详、与世无争的老者竟有这等处世哲学,我便央求老人帮我细细解读个中缘由,可是他只是身体北转,微微一笑,取来一束金香,边焚香边自语:这些不是哇个(讲的),要慢慢感悟个(的)。说着,敲起木鱼,不再理我。


由于这个疑虑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特别是陪同客人到天师府游览时,我总是格外留意观察府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期能从某一件事物中发现不同,并能帮我解开心中谜团,好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可是,每每总是让我抱憾而归。一日,我领客人漫步来到天师府后花园的百花塘,只见塘水青幽,香樟环绕,顿觉清风拂耳,仙境幻化。而当我给客人们讲解到百花塘(也叫放生池)是历代天师放生的地方,张天师有“四不吃”,有四种动物是张天师最尊敬、最推崇的,当家人捕获或友人惠赠到这四种动物,张天师便会来这里放生时,我顿悟,我何尝不能从张天师的“四不吃”中得到天师“处世”养生、长生的真谛呢!


有人不禁会问,张天师究竟有哪“四不吃”,这四种动物又与张天师的“处世”养生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呢?别急,您斟茶一盏,请听我的新解。


首先,第一不吃:“忠”不吃,指的是“牛”,张天师牛肉不吃,牛是最忠实可靠、任劳任怨的,当有走失的牛来到府内,天师就会请家人在这边放生。


第二不吃:“孝”不吃,指的是“乌鱼”,有人也叫“墨鱼”,张天师乌鱼不吃,因为乌鱼是最具孝心的,据说乌鱼母亲产卵以后,身体非常虚弱,无力进食,加之抵抗力差,非常容易死去。这时,乌鱼小宝宝们会自动的游到妈妈嘴巴里充当食物喂养妈妈,所以说乌鱼是最具孝心的。因而张天师乌鱼也是不吃的,会在这百花塘里放养。


第三种动物指的是“大雁”,大雁是“节”的象征,古代妇女学的就是大雁精神,要立贞节牌坊,守寡不能改嫁。据说大雁是最讲节气的,一对双飞双栖的大雁,其中有一只因病死掉,或者被猎人猎去,另外一只永远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了。所以张天师雁肉是不吃的。


第四种动物指的是“狗”,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狗是最讲“义气”的,因而张天师狗肉也是不吃的,当有拾到流浪狗之类的话,也是在百花塘附近放生。


因老祖天师“处世养生”一直是我想深究的,所以我特想从“四不吃”中捕捉到一丝讯息,用以释然天师“处世”与“养生”之间真正的联系。通过翻看工具书,查阅史料,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奥秘。何谓“忠孝”?自古以“忠”、“孝”为尊。书云:“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否则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这是教育我们要忠于国家,忠于家庭,不做有损其利益的任何事。同时,我们还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亲情,方可做谦谦君子,磊落男儿。记得范曾说过:“身为男儿,一生之中可哭两次----国之将亡,痛哭于祖庙之外;母之将死,痛哭于帐帏之前。”


“节”指的是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软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铸成为不图名利、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永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时刻保持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政治节气,培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优秀操守,树立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职业道德风范,节制自己,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半夜敲门心不惊”。从这方面来说,这又何其不是一个长生养生的独门秘诀呢?


“义”指的是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也非常需要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大家都互敬互爱,互利互助的,帮助弱势群体、扶危济困,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道教千百年来为之践行的修炼功德。吾等常人如若也能如此遵循大义、正义和公道,不损害和出卖别人尤其是朋友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尊敬老人,关爱弱小,和睦相处,心胸开阔,难道不也能活到百余岁?


综上所述,你说张天师怎能不长生?撇开食仙丹、饮灵泉、品八卦宴、享独特佳肴等不谈,单是他们处世时推崇、效行、遵守的“忠”、“孝”、“节”、“义”这些精神食粮,也足够天师们活到100岁、200岁的。你说呢?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

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劳烦告知删除】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