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有些人无动于“殉道者”的命运,默默延续着即将消亡的传统

2016-03-24 萨苏 老萨有发现


樱花编辑部,顾名思义应该是对植物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某个杂志社,但现实中它偏偏是个“不务正业”的机构。


由米原有二等在2005年创立的这个樱花编辑部“个人事务所”,其所研究的对象,在于文化层面。他们关心的是日本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技艺,确切地说,是集中在京都的传统技艺,托庇于这座古城余荫之下的一座座经年老铺、一位位绝技传人。由于社会的高速变化,有些已经脱离时代的传统技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日本有一些独特的职业和技艺,在历史上曾经是极有影响的,而今天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比如京都北山的“磨木”便是其中之一。北山是京都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它周围有着优美挺直的杉树林,自古以来,村里每一代都会专门培养一群心地纯净而巧手的年轻姑娘,由她们从事水磨圆杉木的工作,这个全世界别的地方找不到的技艺被称作“磨木”。


在江户时代作家的笔下,“磨木”是一个浪漫的职业,那些磨木女都是一种打扮——“上身穿着窄袖和服,下身穿着裙裤,手上戴着只遮住手背的手套,扎一条好看的粉红色细腰带。她们把头巾扎得非常低,看起来酷似日本的玩偶。这些磨木女需要整日用红砂子和清澈的泉水,不停地打磨剥掉皮的圆杉木——那是专门的工匠根据客户需要上山选择和采伐的。磨木女们把杉木打磨得细细的,白白的,一般粗,好像是一种手工艺品。”


这种“磨木”所得,酷似手工艺品的杉木,被称作“北山圆木”。



“北山圆木”是干什么用的呢?在古代日本,它们有着神圣的使命。匠师们会把这些杉木卷上纸包装起来,一根一根运送到东京、九州甚至更远的地方,用于修建神宫等意义重大的建筑,它们不仅美观,而且被认为在打磨过程中被灌输了各种美好的潜质。


不过,今天修建各种建筑,已经用不到“北山圆木”了,因为现代化建筑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构件。万一需要建造仿古建筑呢?用机械的方式打磨杉木远比女工们的工作效率高,质量也不差。


于是,“磨木”这个行业在二战后便渐渐走入历史了,成为一种死去的技艺,只能在典籍和民俗表演中偶然一窥其行藏。


类似的职业还有很多,这些职业几乎都带着日本传统中细腻、精致的色彩,却又多少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在电子化世界中立足的位置。人们用“当代便是最后一代”或者“半个世纪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来形容它们。


这种不知不觉中的失去引发了若干学者的痛切,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为此专门发起了一个名为“传统工艺调查”的项目,希望至少能记录下这些即将消亡的技艺和文化。


米原有二便是在参加这一项目的过程中,下决心专门梳理和讲述这些技艺的——确切地说,是讲述这些京都匠人的故事。2005年,他与好友藤田明、井上朋一等共同组建了樱花编辑部。从这个起点出发,十年来,樱花编辑部先后出版了多部关于日本,特别是京都独特技艺与文化的图书,并通过期刊和其他文化产品向民众介绍这些已经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历史遗产。这里面,有一些作品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京都乃至日本古典文化的必读之物。比如,《京都老铺》、《京都匠人》等。



由于樱花编辑部作品中浓郁的历史韵味,人们常常以为米原等人是一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实际上,米原有二出生于1977年,跟“老”字还不算沾边。米原生于一个老京都人的家庭,就像一个老北京人一样有着对古都深厚的感情——只不过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古都。他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专业,大体相当于我国的社会学专业,毕业后曾经从事过广告行业,随后当了一段时间记者,并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也正是在这所大学工作时,他得以接触到“传统工艺调查”的项目,并就此迷上了这些“夕阳技艺”。


之所以迷恋上这些老铺和工艺,是由于米原认为其中浸透了日本最值得骄傲的非物质财富——匠人精神。


什么是匠人精神呢?是指工匠对于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具体而言,便是工匠们自觉以苛刻的要求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工艺,提高创意,不为利益,只追求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具备“匠人精神”的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与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因为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而欣喜。这是一种对极限的冲击,也是一种和工业化批量生产相异的理念。


当年的大英帝国曾被称作“日不落帝国”,支撑帝国的三个支柱是金钱、海军和传统。前两者看得见摸得着,而传统是一种完全无法捉摸的概念——尽管如此,它却是大英帝国的灵魂。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民族的灵魂,便在于这种“匠人精神”。


京都,或许是日本具有如此气质匠人最集中的地方。


这是因为京都在日本历史上是其文化中心,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集中于此,专门为天皇为首的宫廷提供服务。这样的服务对象决定了精益求精的要求。正如北宋蔡京的厨房里,包子组的厨娘有的只会切葱一样,天皇要用一张弓,也要有制作弓弦、弓背、箭壶、箭矢等的诸多匠作为其服务。这奠定了京都的匠人群体数量丰富,种类更加丰富,且不计成本的特点。


幕府时代开始后,京都的天皇成为政治上的傀儡,不再具备统治日本的权力。然而,长时间以来宫廷文化的升华,却使京都的文化艺术变得更加繁盛。尽管已经掌握了权力,但日本实质的统治者——幕府的将军属于武家,在文化方面仍自惭形秽。他们把到京都的旅行称为“上洛”,大有唐僧取经的感觉。东京那里的文化和艺术,大多是嫁给将军的贵族女子从京都带来的。由于远离了权力,京都的王公贵族只能把精力放在文化上面,匠人在这个时期变得越发重要了。


于是,当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工匠们便发现自己那些脆弱的技艺很容易遭到时代的抛弃。


米原最初看到的,也是这种我们理解的匠人精神。不过,他在调查中又有新的收获。他注意到,这些苦苦坚守着自己技艺的人们,有着深刻的情怀。


“我们是穷人,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能有月薪,还有休息日,这样的工薪族生活真是令人神往。不过,我们是除了这份手艺什么也没有了。虽然有孩子,但(关于继承技艺)也没法跟他们开口。”在采访一名花盆景艺人的时候,对方感叹道。


米原形容自己的感受是遇到了一名“殉道者”。在他们眼里,只有手艺人是最值得骄傲的,而自己身怀的技艺,也许世界已经不大用的上了,但技艺就是技艺,他们宁可用自己的半生去为之殉难。


这种略带伤感的执着,着实令人感动,米原等人建立樱花编辑部,便是为了讲述这些“殉道者”的故事。


他们采访了一个个老铺,包括制作“能”剧所需面具的、制作烟斗的、制作日本式纸伞的。它们有的下一年春天就会看不到了。仅仅在《京都老铺》里面,便有36家大小铺面登场,它们或者是历史悠久,或者是如今全日本到处都有分店的某个大品牌的“祖山”。



他们也采访了一个个最后的匠人,包括为老乐器配弦的、染彩纸的、制作“西阵织”织锦的,这些匠人们面对着家族的最终命运,“演出着壮绝的人间剧目”。所谓“壮绝的人间剧目”,米原自己解释,便是“无动于不幸的命运,默默地延续着‘传统’”。


其实,在采访和书写这段传奇的历程中,米原等人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匠人精神”。他在描述匠人怎样用手工刨子加工桧木的新书《桧之刨》中,用了大约一百页描述了加工桧木时刨子的用法,其中每一页都有插图。如果真想学这门手艺,只需要沿着页码循序渐进即可,比一般的使用手册之类读物给力太多了。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匠人精神”都是息息相通的吧。


也许在米原等人看来,每一种技艺都是一篇流畅的乐章,或者如同海边拾到的美丽贝壳,所以,他的描述并不让人感到技艺将消亡的痛苦,而是用一幅幅图片和解说,让人们跟随他走进京都工匠们的世界,体会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挑战。


这无疑是有价值的,“匠人精神”代表的执着、坚定和负责,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樱花编辑部对于匠人的记录,与其说是为了收集记忆,不如说是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人们或多或少对“匠人精神”的追求。

[完]


日本民族的灵魂,便在于“匠人精神”。


   ◆  ◆  ◆  



往期精华阅读:

图集|独家披露:赵四小姐幽禁期间罕见照片

历史|敢不敢像蒋经国一样当父亲?

军事|抗日神剧中不应该出现的日本女军官

文化|总不能坐看一个文明死去,我是它的子孙

日本|挤北京早高峰地铁启示录

连载|最后一个惯匪[1-30]全文目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直接关注订阅萨苏 

萨苏原创,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后台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