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审核评估·简报】第十期

2017-12-2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简 报  

(第10期)

  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               12 月10 日

-------------------------------------------

目录  

1.校党委书记王福学为博士研究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2.校党委副书记陈亚平在课堂上解读十九大精神 

3.我校杨炳友教授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4.2017年全英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中培训成功举办    

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承办

5.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作

6.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专业+职业”教育系列活动   

7.学生工作处开展“暖冬行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8.我校教师作品喜获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9.我校学生在首届“新奥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10.校团委“青春畅言十九大,弘扬传统颂中华”    

第三届校园文化大使选拔赛圆满落幕

11.我校第三十届“岐黄杯”体育锻炼系列活动落幕  

12.我校召开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大会

13.周海纯:在援疆中体会使命和担当

校党委书记王福学为博士研究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12月7日上午,主楼314教室座无虚席。校党委书记王福学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中为全体2017级博士研究生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福学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科学体系和历史意义。他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阐释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及阶段性特征。他还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与同学们真诚交流了对人生、事业的感悟和思考。    

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等论述,王福学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勉励我校博士研究生们,作为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职业追求、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自己的新使命,真正做到博学慎思、探究问题、勇于实践,努力成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同学们表示,王福学书记的精心授课和殷切嘱托,使自己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并且深受启发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多学习勤思考,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新时代争取新作为,不断夯实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功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听课。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陈亚平在课堂上解读十九大精神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40 39573 40 15920 0 0 6121 0 0:00:06 0:00:02 0:00:04 6120在12月1日人文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的卫生经济学课堂上,学校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党委副书记陈亚平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陈亚平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项事业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着重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他向同学们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深厚内涵,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等内容。他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等精神,结合卫生经济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向到场同学进行了阐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陈亚平勉励在座研究生学子,要勇于担当传承发扬祖国医药事业的重任,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敏思笃行、乘势而上,将聪明才智和青春力量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课堂交流环节,研究生同学们憧憬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纷纷表示要与祖国和时代同行,把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我校杨炳友教授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我校药学院院长杨炳友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学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学者增至6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由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实施,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够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共411人,其中我省入选5人。    

杨炳友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他长期从事中药性味理论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在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研究等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他共主持和承担国家级课题12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90篇。    

2017年全英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中培训成功举办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承办

英国当地时间11月25日至26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英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中培训”在伦敦南岸大学Keyworth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英29家孔子学院的256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公参王永利应邀出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英方院长许亦农,中方院长王锐、刘婷婷,国家汉办志愿者管理教师秦业乾、马志全程出席了此次培训大会。    

英国理启蒙大学张新生教授、谢菲尔德大学陈莉莉博士、牛津大学方晶老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所宋连谊博士、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许亦农教授等14位专家学者,分别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们作精彩纷呈的主题讲座,内容涵盖英国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技巧问题、非学历国际汉语教学的教与学、英国中小学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英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和教学技能展示、汉语教学如何接地气等诸多方面。国家汉办志愿者管理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代表也分别就在英国生活工作阶段性适应、志愿者身心健康、个人财产管理、志愿者服务精神及工作等方面内容,与培训班学员们分享和交流了经验。参加培训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说:“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为我们下一步在英国结合当地实际,更好地教授汉语及传播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    

培训结束,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公参王永利亲切会见汉语教师志愿者们,了解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各位志愿者在推广汉语及中华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由衷感谢,并希望他们珍惜宝贵的工作机会,练好本领,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国际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推广事业献上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作

近日,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本科生中启动“实训培训计划”,并通过走访教研室、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扎实推进教学工作。    

学院日前面向2014级临床专业、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开设技能操作指导课程,并培训选拔“高年级讲师”进行授课,累计授课15次,参加学习的学生400余人次。据悉,学院于今年10月启动“实训培训计划”,通过与学校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和研究生院“伯仲学术沙龙”合作,以学院“中医药青年论坛”为载体,将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实验实训中心平台资源整合到一起,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针对201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定期开展实训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临床操作技能。近期,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及研究生院伯仲学术沙龙研究生实训讲师,共同为学院培训选拔“高年级讲师”,然后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高年级讲师”为同学们授课和指导临床实训,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实训、针灸实训、推拿实训、内科实训、护理实训等方面。   

院长姜德友、副院长王丽芹及教学督导员对全院15个教研室进行走访。按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评估指标要求》对各教研室进行检查,逐一了解各教研室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进展过程。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教学秘书汇报了审核评估工作阶段性进展,反馈在自评自建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学院近日举办青年教师培训讲座。呼吸科副主任、诊断教研室隋博文老师作题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的讲座。他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自身要求、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还播放了复旦大学教师熊浩演讲《万世师表》的视频。到场青年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并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严谨治学,全心全意做好教学工作。    

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专业+职业”教育系列活动

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和内容创新,近期,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实地参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会等“专业+职业”教育系列活动,将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引导2017级新生正确了解专业特点和学习要求,巩固专业思想,坚定学习信念,明确职业目标,切实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12月1日,第二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孙树文在哈南分院门诊楼五楼多媒体会议室,为2017级学生作题为《如何认识并学好中医》的讲座。他勉励同学们做到“三要”和“三不要”: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学好中医的信心,要拿到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不要浪费青春,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要忘记肩上的使命。    

当天,同学们还在哈南分院教职工带领下参观了附属第二医院院史馆、医疗病房、康复大厅和康养中心,了解医院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流程。2017级新生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振兴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二临床医学院日前在主楼礼堂召开2017级新生职业生涯教育大会,人文与管理学院王宇老师受邀作题为《您可以成为承担重任的人》的讲座。王宇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在大学期间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强调在座同学虽然距离真正步入职场还有相对较长的时间,但每个人都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认真思索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确保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工作处开展“暖冬行动”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12月5日下午,校学生工作处在主楼104室举行“暖冬行动”校内资助发放仪式,向90名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2017级学生赠送“温暖”的礼物——每人一件崭新的棉服。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刘洋代表学校向此次受到资助的新生们表示慰问。他勉励同学们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勤奋刻苦、认真学习、心存感恩,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学校和社会。同学们手捧崭新棉服,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爱,对未来充满信心,并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爱心礼包、爱心军训服、爱心被褥等。此次“暖冬行动”作为校内资助项目之一,是学校关心、爱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又一重要举措。    

我校教师作品喜获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全省首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高校网络文化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全省22所高校师生报送的研究报告、网文、微课、网络公益广告、微电影等五类共77项作品参评,经过专家评定,共23项获奖。我校药学院辅导员孟健男撰写的作品《一名已毕业十年的辅导员写给2016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喜获网络文章组二等奖。    

据悉,此次评选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旨在运用网络文化优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挥棒”,充分调动广大师生运用网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让更多体现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思想教育资源联网上线,加大网络文化优秀产品供给,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高校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我校学生在首届“新奥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11月26日,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首届“新奥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有4个创意组项目、1个创业组项目进入决赛,共获2项铜奖,3项优秀奖。    

由教务处副处长王烨燃老师指导、2016级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唐伟懿等4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意组项目《杏苑胭脂》,由解剖学与组培学教研室刘洋老师指导、2015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洪玉颖等5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意组项目《儿推介质——荆防膏和银翘膏》荣获铜奖,每支团队分别获1000元奖励;由招生就业处张闻娇老师指导、2015级中药学专业常馨月等5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意组项目《药用修复贴的设计与加工制作》,由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荣兴老师指导、2017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唐义超等6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意组项目《中医工坊——白术健脾饼》,由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左军老师指导、2016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许漠沙等6名同学共同完成的创业组项目《脊髓损伤大鼠用重步行训练技术的改进及其装置》荣获优秀奖。    

校团委“青春畅言十九大,弘扬传统颂中华”第三届校园文化大使选拔赛圆满落幕

12月5日下午,校团委“青春畅言十九大,弘扬传统颂中华”第三届校园文化大使选拔赛决赛在综合楼主会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姚凤祯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比赛历时两个月,全校共有132名同学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两轮的激烈角逐,10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共分为“与信仰对话”——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校园文化我来讲,校园大使我来当”——校园情景模拟讲解两个环节。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以切身体会分享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并以良好的风貌生动地讲解校园文化。最终,2017级中医学专业齐子棠获得本次比赛冠军。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青年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校园文化自信,培养出更多爱党、爱国、爱中医、爱校的青年学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扎实学好本专业知识、更深一步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不断增强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争取早日成为中医药事业合格接班人。    

我校第三十届“岐黄杯”体育锻炼系列活动落幕

由校团委主办、为期半个月的第三十届“岐黄杯”体育锻炼系列活动,于11月26日落下帷幕。    

我校“岐黄杯”体育锻炼系列活动已面向全校学生连续开展三十年。本届活动既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竞技类运动项目,也有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五子棋、三国杀等棋牌类智力运动项目,共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上百支队伍参赛。同学们在各项比赛中团结协作,奋勇争先,既锻炼了体魄,也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展现出中医药学子激昂向上的青春风采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我校召开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大会

12月6日,我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第一活动室召开,对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我校在2017年暑期积极组织开展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135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共有2000余名师生奔赴祖国各地,投入到火热的“三下乡”活动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活动结束后,校团委专门成立了评比小组,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校各个实践团队从活动主题、服务过程以及活动反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共评选出优秀组织工作奖4个、优秀指导教师15人、优秀团队10个、先进个人20人、优秀调查报告10份。    

黑龙江晨报新媒体平台“劲彪新闻”对本次表彰大会进行报道。    

周海纯:在援疆中体会使命和担当

看着克兰河水又开始结冰,周海纯想起了最初来到新疆阿勒泰的情景。那时候也是冬天,阿勒泰大雪封山,雪最厚的地方能过腰,即使在市区里,雪也比自己的家乡哈尔滨要深得多。手里拿着地图,看着窗外的雪景,当时的他觉得有些茫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副主任周海纯来到新疆已经9个多月了。今年2月,他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援疆干部,被选派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从事医疗支援工作,担任院长助理的职务。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6月,同是医生的妻子郭蕊珠带着两个儿子也来到了这里。夫妻两个,一个用中医中药给当地牧民治病,并正在创建全国首家哈萨克民族医学现代康复医疗中心,另一个牵头筹划哈萨克民族医学急救队,并正在筹划首家哈萨克民族医急救中心。他们现在还是听不大懂牧民的语言,可周海纯说,他看得懂他们的笑容,这笑容一定会让自己永远铭记于心。    

尽医生职责 为牧民服务

初到阿勒泰的一天,当地医生喊着周海纯一起去牧民家里出诊。出发到一半路程时,由于路面积雪太大,车辆行驶困难,当地医生说:“今天的雪太大了,没办法开车去,只能骑马。”这是周海纯第一次骑马,白雪皑皑,两个多小时的骑行,周海纯渐渐找到了骑马的感觉,听着当地的医生边走边说,“这么大的雪,咱们的克兰河水明年肯定很充沛,牧民们要高兴了。”    

第一次出诊来到的村子在戈壁边缘,一个村子十几户人家,没有医疗资源,靠着牧民的身体素质,虽然很少生大病,可特殊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很多牧民都有关节炎、颈椎病或是膝关节疾病。天寒地冻、季节交替时,这些“老毛病”常常让牧民疼痛难忍。    

经过在医院调研病例病案,周海纯发现这里的牧民多数被风湿寒痹症困扰。哈萨克医医院人才比较短缺,一些当地医生只能用几个固定的中药方为患者治疗,做不到“辨证施治”,草药房里连常用药都不全。他积极与院方沟通,组织补充了200余种包括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等适应阿勒泰地区牧民患者服用的中草药,以及针对失眠等症的酸枣仁、锻龙骨等中草药。与此同时,他还因地制宜运用“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为这里的患者温通经脉、行气活血,配合循经刮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    

牧民天性粗犷,很多人固执、不听劝,可这位援疆医生的认真和执着却让很多牧民言听计从。一位非常有名的骑手乌木提就是由于“不听话”让很多当地医生头疼,可他却偏偏最听周医生的话,服从治疗的同时还乖乖戴上了护膝。当地医生说,周医生的“温针灸”不仅治愈了乌木提的病,还温暖了牧民的心。    

引进新理念 造福阿勒泰

经过一段时间的门诊工作,周海纯发现,由于气候及哈萨克民族的饮食结构等原因,当地哈萨克居民脑出血、脑梗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但相应的哈萨克民族医学现代康复医疗尚处于空白。对于脑神经疾病而言,现代康复治疗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程度。而哈萨克民族大多数牧民由于不能用汉语交流,难以到其它地区的康复中心诊治,常常延误治疗。他暗自萌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为哈萨克族群众服务的现代标准的康复医疗中心。    

他的想法得到了黑龙江省援疆指挥部以李兵总指挥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在黑龙江省援疆指挥部医疗队队长王国栋局长的全力协调和指导下,在当地医疗部门及哈萨克医医院的支持下,这个惠民工程逐步开始落实。    

为此,周海纯也投入大量精力,他所在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康复学科专科建设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为周海纯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他牵头设计的这个康复中心能为患者提供包括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在内的各种现代化康复治疗,同时仍保留药浴、放血、推拿等民族特色的传统治疗方法。他还严谨地把无障碍设计等现代理念有机融合到康复中心整体设计中,使包括电梯、扶手、坡道和厕所在内的基础设施对中风偏瘫患者都可以无障碍地自如使用。位于新疆阿勒泰市哈萨克医医院南区新院址的“康复中心”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能够同时容纳百余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周海纯将针灸、康复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临床经验带到了阿勒泰。卡里哈尔·也斯木汉是一位牧民,因脑干出血导致双眼眼肌麻痹,不能独立生活,辗转乌鲁木齐等多地求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听说来了援疆医生,卡里哈尔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这里。周海纯接诊后,经过深入了解病情,决定采用双眼眶内电针治疗,这也是目前治疗眼肌麻痹垂直型眼球震颤唯一的有效方法。治疗20天后,卡里哈尔固定体位眼球震颤消失,双眼可以进行内收和外展动作,并痊愈出院。卡里哈尔拉着周医生的手激动地说:“你们要是早点来,我就不用遭那么长时间的罪了,太感谢你了。”    

夫唱妇相随 共筑援疆梦

阿勒泰地区居民比较分散,急救水平与需求量相比捉襟见肘,尤其是当地哈萨克族人比较多,语言沟通不易,有时候说不清地址,这对急病或是外伤患者来说非常危险。建立一支哈萨克民族专业急救队,是周海纯的又一个想法。他想到了担任黑龙江省120急救中心分中心主任的妻子郭蕊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郭蕊珠于今年6月带着两个儿子来到阿勒泰,加入到援疆工作中。很快,郭蕊珠就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和管理经验,开始筹划首支“哈萨克民族医学急救队”,紧急救护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周海纯和郭蕊珠一心扑在医院里,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年仅7岁、2岁的两个儿子在家没人照顾,于是,周海纯的父母也来到阿勒泰,加入“援疆队伍”。两个孩子刚来到阿勒泰时没有小朋友,也没有玩具,很不开心。后来爷爷奶奶来到“新家”后,他们才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周海纯不仅在医疗学术上对阿勒泰哈萨克医学提供了帮助,在管理制度、人才培养上也为哈萨克医药带来了新进步、新变化。他的心愿是在援疆工作期间,不仅要提高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的医疗水平,还要教会当地医生一些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阿勒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入疆以来,周海纯带领当地医疗骨干为哈萨克医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10余项。同时他积极在院内成立科研协作小组,帮助地区哈萨克医医院申报国家民族医药学奖项1项、自治区重点专科项目1项,指导科研课题10余项。    

“参加援疆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两个词的含义,一个是担当、一个是使命,作为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一年半的援疆时间是有限的,但带给我的精神财富却是无限的。”周海纯感慨地说。    

现在,阿勒泰和自己的家乡哈尔滨一样,又进入了漫长的冬季,虽说在天气预报上两个地方温度差不多,可周海纯总觉得还是阿勒泰要更冷一些。不过,如今在周海纯的眼里,克兰河美极了,他与牧民一起祈祷今年的雪更大一些,希望明年充沛的河水带给阿勒泰丰收与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