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午夜烛台||物语--李木生

2017-05-31 李木生 济宁看点

济宁城市生活新媒体 济宁人都在看

点击上方“济宁看点”关注,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55t7lru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编者按:

李木生,中国著名作家。李木生老师在《济宁看点》开设《午夜烛台》专栏,以飨读者 。


  物语

□李木生

    此物语不是日本文学体裁中的故事之类。这是我独处时听到的家中各样实物的说话。谁说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原来物物有灵,物物皆知。
    摇经筒(哪年哪月从西藏买来,早已忘记,它流落在电脑桌旁书橱的一角,承载着层层灰尘)虽是悠悠自语,却也醒动了我的午睡:“我从文成公主西行的路上东来落脚至今,黑木的手柄寂寂,紫铜的经筒寂寂,锈铅的摇锤寂寂,真是寂寞如坟。曾经梦回大唐,想找那个叫玄奘的和尚聊聊,谁知天下寺庙不见净佛只见俗尘,潮涌般的男女只知为利千般贿赂,全没有丝丝忏悔。”听罢心惊,轻轻地移目于它,它却再也不语。经筒如面,似有淡淡的笑,智慧着,知道写了这些文字后,它又会沉寂于无人问津的书橱的一角。
    两块石头(丹霞石购于江西鹰潭,灵壁石购于安徽蚌埠,置于厅之向北窗台)半夜小解,突然听到它们正在私语:“丹:‘感谢这家主人,让咱俩有了这样一段缘分。等到人类灭亡,你还会记起我吗?’灵:‘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如果万千轮回过后我们还能相聚,就让泰戈尔的这句诗当作咱们相爱的凭据。’”心悟如笋遇雨,方知随便一块石头,都让人间的天长地久相形见绌。第二天一早,以异样的眼神瞧它们,竟然看到那个瘦长的灵壁也在眨着眼睛瞅我,一副亲切的表情。
    电脑桌(老式,可移动黑色桌面,长一米六,宽一米二,十五年前请兖州朋友姚树信打制,记得上油漆者是他的夫人。技术真好,至今黝黑光亮,只是她因长期接触油漆已去世多年)那天从日照归来,刚打开门,就听到电脑桌正在向转椅数落嘲笑着我,声音有豫剧梆子的味道,有板有眼:“他哪里知道咱不光有红外线可以透视,还有着非人的听力与感受力,竟愚蠢地以为咱们不能听不能看,尽他一个人为所欲为。我最瞧不上他劈里啪啦打着键盘,一副旁若无人的牛比劲;牛比就牛比吧,还会没来由地热泪盈眶,像个没出息的小女人。这些倒还罢了,又会前兆也没有地吼唱,从这个歌到那个调,不伦不类,如入无人之境;睡觉都没有文明相,说裸就裸;夜里多静,竟然‘咚’地打个响屁,连个过门都没有,自由得像鸟像鱼又像风……”原来,人的所谓世界,只是世界的一点点的表层,未知未见未想的正无穷无尽着。
    单人床(二十年前,从济宁第一化工厂购得,同时购买家具的还有同单位孙玉才,厂长杨光旗见到非要便宜三个折扣。虽是单人床,却有一米五宽,结实耐用,同甘共苦)一次梦中,床竟幻作女子的妩媚,邀我喝茶,述我遗忘的梦境,让我心惊:“我们是梦的饕餮者,又是梦的完全记录者,大梦小梦,短梦长梦,美梦恶梦,尽被我们收藏妥当。听说你有迁居太白湖的打算?建议届时一定让我随你同行,不然,二十年全梦将会流落人间。”见我愕然,它又解释:“梦非梦,或是你前世再现,或是你后世将现,你白日的确切具体,以夜之梦观之,倒事事皆梦。”说罢便杳然而逝,激灵醒来,床还是床,不动声色着。
    酒(一箱清花瓷心酒,是今年三月嘉祥籍战友焦防修的大哥焦养修所送。焦防修已经病逝在成昆铁路建设的工地上四十余载,生死两隔。他走了,之后他的又一个哥哥也在车祸中离世。是他的大哥承当起全家的责任,艰难创业,孝敬父母,扶养遗孤,名动曾子故里。)那天在赵作川兄弟处喝了酒回家,微醺寻不着钥匙,等到缓缓地打开门,却看见那个唐朝的李白,正一手揽须,一手持心蘸酒,在我客厅一面洁白的墙上淋淋漓漓地挥洒着行草。因醉眼朦胧,只记得他写下的部分文字“忘即死,念则生。一个念字,或如江河滔滔,贯通古今,无有竭时;或如春雨绵绵,融会天地,如泣如诉……”真要找个机会,去四川的德昌烈士陵园,为战友焦防修敬上一杯心酒。
    箫(三十一年前买于西宁,几经搬家,总能相随)八九年的夏天之后,熬到落雪的冬季,去泗水山野间的泉林散心。临走前的晚上,箫于黑暗里影影绰绰来到床前,呜呜地哭。似梦非梦间,感觉箫竟吹我的七窍,幽幽的,还是哭。稍停,箫又缓缓地读,“颜回死,子哭之恸”(《论语·先进》),痛切得如心滴血。
    动笔时还是上午,看到一墙之隔的市工会的楼上有一面红旗飘动,翻卷间已经听到旗语:“大家全都误会了,我就是我自己、一块什么也不代表的布。”听罢,心上陡生温暖。
    写到“箫”处,已是深夜,去北悬的厨房烧水,又见到西边的新月,弯在碧空里,想到要是将心制成风铃挂在月上,会有怎样的响动?
    写到凌晨一时,突然觉得满屋的家什都走动寒暄起来,浑身就泛起着小米,不知身在何时何处,也就辍笔睡下。早五时又醒,写下“酒”与结尾。

2014-5-7



推荐阅读午夜烛台 || 栽竹记--李木生





     李木生

limusheng


作者简介:李木生 1952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1968年当兵,1983年转业到山东一家报社当副刊编辑。童年失恃,孤梦飞依星月;少年挨饿,生吞西游红楼;青年国乱,缘遇马列鲁迅,荒漠之心,遂萌诗歌芽苗;中年新闻,发思索之声,醒忌喉舌;八九之秋,寒凝横眉,发配副刊,却得自由笔墨。垦荒散文之僻壤,又操诗歌之杂音,忧愤仍不得抒解,遂偶犁小说之贫地。不觉进入生命初冬,不惧不怠,惟垦荒不止。期待于真相中觅真理,于黑夜里举烛台,于奴役中发战叫,以心血炼文字,以生命荐轩辕。



爆料/投稿有奖

如果您有爆料线索,请您按照事发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包含图片和视频)详细的发至jiningkandian@qq.com邮箱。




关注丨事实丨深度 | 传播

独立视角观天下  看济宁

本期监制/宋恩学 主编/周中祥 编辑/王双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