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济宁文学||母亲的灯父亲的书--黄有光

2017-11-01 黄有光 济宁看点

济宁城市生活新媒体 济宁人都在看

点击上方“济宁看点”关注,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3325183655,☎0537-273268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50nkpa1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母亲的灯父亲的书

□黄有光

    七岁那年,天还没亮,母亲摇醒我说,今天去学校注册入学。起来记得先喂猪、喂鸡,捡鸡蛋。锅里有红薯,玉米粥煮好了,吃饱了再去学校。晚上煮红薯叶和空心菜,队里工多,猫叫才回。煮好你就先吃。但记得喂猪、喂鸡,早点把鸡赶入笼,关紧口,不然过年看人家吃鸡腿。母亲边说边出工去了。等我起了床,太阳老高,院子里猪鸡嚎声一片。喂完猪鸡,粥也不喝,从锅里拿了两个红薯,边剥皮边奔向学校。那天,我从老师手中郑重地接过了平生第一次属于我的两本新书,一本是语文课本,一本是算术课本。两本书散发着浓浓的油墨香味,给闻惯了泥土味道的我注入了一股鸡血,恨不得马上开学上课,感受教室里读书写字的快乐。

     太阳落山,母鸡带着鸡仔吱吱咕咕回家的时候,我按照嘱咐喂猪、喂鸡,把鸡赶入笼,关紧笼口,还煮了菜,等母亲回来吃饭。所谓饭,不是米饭的饭,是早上煮的粥,煮一锅管三餐甚至四餐(第二天一早剩下的还继续喝)。天刷黑,母亲还没回来。我喝了粥,独自在狭小的厨房里,在破旧低矮的饭桌上,点上昏暗的煤油灯,在老鼠蟑螂蚊子来往戏耍的秋夜,小心地打开语文课本,饱吸几口油墨香味,抚摸课本上的文字,细看每一帧插图。虽然不识字,但很认真地揣摩图文内容,那一刻,我对语言文字有一种自觉的敏感和莫名的冲动。

     母亲收工回来的时候,猫正在哇呜哇呜地叫嚷着到处逮老鼠。放下挑子,一身泥一身汗,母亲没有歇息片刻,却先把碗筷和菜挪到灶台,腾出半边桌子,用布擦净,把我的课本摊开摆好。接着她又取下滚烫的灯罩,用抹布拭擦灯罩上的烟尘,再用针挑了挑灯芯,罩上灯罩,在亮白的灯光下,细细地认了认我课本上的字,然后才吃饭。边吃边给我摇竹扇赶蚊子,说:儿呀,下力读书,多学文化,将来考上大学,就能吃上米饭,住上有电灯的房子。

    小学三年级,我注意到父亲的箱子里有一本小说,叫做《汀江赤卫队》。好奇和冲动驱使我动了父亲的箱子和书。那时我已有自己的房间,由于担心被发现,只有在晚上把门闩上,用纸把煤油灯半罩着,才又惊又喜地把书读完。虽然识字有限,囫囵吞枣,但故事内容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兴奋地等待夜晚的来临,在蚊虫狂轰滥炸、蚊香烟熏火燎、扇子挥舞不停的氛围中,深刻地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和文字的魅力。父亲对此始终毫无察觉。上大学后和他聊天,我专门提到这本书,他说没有印象了。但他提起的另一件事让我动容。4岁那年,母亲带我去林场看望父亲,父亲给我买一本小人书,书名叫《诚实的孩子》,就是讲列宁小时候到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最后主动承认错误的故事。我依稀记得是父亲给我一页一页地解读的,虽时隔久远,但印象非常深刻,毕竟那是我听到的来自书本的第一个故事。

   母亲的话,至今仍然激励着我。父亲的书,同样还在我心上翻阅。偶然或是必然,冥冥之中,文字和文学,如同那盏煤油灯,照亮了我的读书求学、工作生活之路。上大学念中文,毕业后依靠文字留在城市,吃上米饭三餐不愁,住进楼房有电灯电话电视,用上电脑手机写文字发微信,远离了老鼠蟑螂蚊子的乡村日子,我时时知足,处处感恩,尽管有时难免怀念与惆怅。如今父母年迈,每每谈起过去,他们总是笑着说,苦有时也是甜的,贫穷未必都是坏事……



     黄 有 光

huangyouguang

黄有光,男,1970年5月出生,广西扶绥县人,壮族,中共党员,1987年10月加入春晖文学社。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南宁日报社》记者、编辑;南宁地委组织部《南地党建》副总编,多家报纸杂志特约记者,发表文章若干。现居住广西南宁,公务员。


推荐阅读

济宁文学┆春晖·在路上--黄有光

济宁文学||行笔走墨--黄有光




如果您有爆料线索,请您按照事发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包含图片和视频)详细的发至jiningkandian@qq.com邮箱。


关注丨事实丨深度 | 传播

独立视角观天下  看济宁

本期监制/宋恩学 主编/周中祥 编辑/王双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