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午夜烛台||君子之风--李木生

2017-12-13 济宁看点

编者按:

李木生,中国著名作家。李木生老师在《济宁看点》开设《午夜烛台》专栏,以飨读者 。

君子之风

李木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我长期以来从冯广鉴先生身上感到的君子之风。

十年前,正是冯广鉴先生退休的时候,有感于他在书法界的独特做派,曾经说过:有机会了得写写他。言犹在耳,十年已过,写写他的念想依然还在,不只是他在书法界的独特做派,更因为他以忍耐负轭的精神在文化上的建树。

他于书法界的独特做派,是一贯的:在书法界几成名利场的时候,他志存高远孜孜于艺术的精进;在书法界拉帮结派、相轻相贬甚至相骂到水火不容的时候,他宽容谦和,成人之美并看到众家之长。

想写而迟迟没有动笔,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意与官场沾边,不愿意与官员为伍。勿庸讳言,冯广鉴先生曾经是名官员,曾是孟子家乡邹县的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和济宁市委副秘书长等。今天所以动笔,又因为他是官场中的一个另类:不媚上,不跑官,不弯腰。说实话,身在江湖,岂能例外?他也有升迁的欲望,也有怀才不遇的郁结,或者也有往上爬升的思谋,但是他就是不找人,不弯腰。当年邹国孟子的话也许不时地在他胸中响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正处级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多年,他没有一次将直直的腰弯下。“为官欲何求,品格重万金”(他的自勉诗《抒怀》),他明白,人只要弯过一次腰,就会弯百次腰,也就难得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了。大官做不做不当紧,一生做个大写的人最当紧。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仕途上停滞不前的广鉴先生,却在书法与艺术的领域里驰骋不已了。

拜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为师,当是冯广鉴先生开启艺术之门,从而带来人生重大转折的机缘。早在朱先生落泊山东泰安之时,冯广鉴就有拜师的急迫,只是苦于无人引荐。老天不负心诚之人,1985年,他终于于上海的胶州路叩开了朱老的家门,并得到朱老由衷地青睐,郑重地收其为入室弟子,不仅赐名“旷铗”,还在册页上题了“向上游进军”的嘱咐与期待。

天下,朱老的学生多多,光是孔孟之乡济宁,就有朱老的弟子七八个。弟子们可谓各怀绝技又 43 34397 43 14985 0 0 3201 0 0:00:10 0:00:04 0:00:06 3201各有千秋,譬如冯广鉴先生的行草,就在中国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冯广鉴最让朱老看重的,首先是他端正的人品,人品中的“忠诚”与“忠厚”。

论拜师的时间,冯广鉴是晚的。可在朱老的心目中,冯广鉴却占着一个特殊的极重的位置。在物质统领灵魂的时代,在名利先行、精神迷失的时代,冯广鉴“敏行讷言”,砥柱于中流,坚守精神的清洁,将“学生”做到了极致。

当他跪在上海大厦的红地毯上,向着自己的老师行着磕头的拜师大礼的时候,这位虔诚的弟子竟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真是“相与论书开别径,顿启茅塞发新思。幸偿夙愿列门下,整肃衣冠拜大师”(冯广鉴诗句)。学书法,学诗词,更学做人,从此走上了一条“向上游进军”的艺术的正途。此后,便是每年数次往返于济宁与上海之间,学习,学习,再学习。当然也会给老师背去礼物,红枣,山楂,香油。有一次带上了一箱子可以防癌的芦笋罐头,二三十斤沉,背着,下了火车又挤公交车,冬天里却大汗淋漓,透过棉袄还将肩膀勒出了血印子。老师感动于弟子的憨诚,心疼弟子,埋怨他都是县级干部了也不知道打个出租。

最是相通相慰的,还是精神吧。冯广鉴曾在老师去世后写过一篇重要的研究文章《朱复戡先生的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浅谈》,不仅给老师以准确的定位——二十世纪书坛一位极富个性的大师——还将老师的精神形象地刻画为“苍松精神”:“朱复戡先生爱松、写松,其风格似松,正体现了他的非凡精神、顽强意志和高尚节操,体现了铮铮挺拔、襟怀淡宕,不媚世俗、不屈不挠的风骨和品格。”这种刚正不阿的品性,不仅得到了冯广鉴的强烈共鸣,更在弟子身上得到了继承与接续。

1999年,《冯广鉴诗联书法》出版,序言就是十年前、朱老在逝世之年的春天写给弟子以诗代序的书法:“自古诗文避赘词,汉魏简练重修辞。拈来累牍千章句,深缩成篇一首诗。旷铗才华著鲁地,建安风范须宗师。赋得情感入吟咏,赢得共鸣足驰骋。”诗后还有小注:“旷铗学弟聪颖有才智,尤能勤奋钻研,锲而不舍,必臻大成。”这不仅满含着老师的殷殷期待,更有着师生间精神相通之后的充分地肯定与嘉许。

老师走了,老师的精神与艺术却得到了发扬光大,其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者,当属冯广鉴先生。自老师1989年辞世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他如一头牛,默默承轭,忍辱负重,不息前行,成绩卓著。或主持,或带领,或策划,或催促,做出了可留史册的文化建树。择其要者有四:创建朱复戡艺术馆,成立朱复戡艺术研究会,主编出版了10部有关朱复戡艺术的著作,在全国性的报刊杂志上组织了十数次朱复戡大型专题研究。

朱复戡艺术馆及朱复戡艺术研究会在山东济宁的创建与成立,有着独特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这样一个几乎被湮没的金石书画大师,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艺术馆与研究会,便令他的作品与艺术以及他的独立强劲的苍松精神,有了保存、研究与继承的基础与前提,从而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值得一书的事件与建设。对于以孔孟之乡著称的济宁市来说,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说1200多件朱老的作品、书籍、印石、遗物等得以在济宁永远保存与展示,更使济宁因此而增加了一处文化景点与艺术教育基地。古代的济宁,曾因为不能容纳孔子从而让其流亡列国14年而蒙羞。朱复戡艺术馆与朱复戡艺术研究会,没有设在他长期生活与进行艺术创造的上海,也没有设于他待过二十多年的泰安,而偏偏在济宁的安家,这本身就向四方昭示着当代济宁海纳百川的胸怀。

当然,朱复戡艺术馆的创建与朱复戡艺术研究会的创立,是经过了曲折与坎坷的。心急如焚的冯广鉴先生,也遇到过权力的冷漠与阻力、不解与延宕。但是他认准了这件事情的意义重大,便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力,锲而不舍,八方呼吁,甚至与政要据理力争,终于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大功告成。

冯广鉴先生不务虚名,并没有在有馆有会之时满足于已有的成功,而是没有一刻停顿,便组织朱老在济宁的众多学生,开始了同样艰辛的研究与编辑出版朱老遗墨的浩繁的工程。困难不仅在搜集、整理、研究,更在资金的筹措。

与冯广鉴先生谈起此事,他那苍松般挺直的腰板似乎也被曾经的重负压矮了一般,好久,才说出两个字:化缘。其间的艰难与辛酸,外人无法体味。但是,他用智慧与辛酸,换取了让人铭记的硕果:《朱复戡墨迹遗存》行草诗词卷、行草书札卷、篆书卷、行草书卷、《朱复戡艺术馆馆藏作品选》、《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朱复戡篆刻》等十部大书。

还有他在诗词楹联创作上的丰收,以及筹划成立济宁楹联协会并数次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无不流动着他的老师朱复戡先生的教泽。

那天去冯先生家中拜访,恰遇书法爱好者、鲁抗的工人姜一白先生。他向我说起济宁市人民公园里,终于四十八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二十多幅书法精美的楹联,而组织者正是冯广鉴先生。说到冯先生的这种默默实干的精神,姜先生让一句俗语脱口而出:不图麸子不图面,自带干粮把活干。

七十岁的冯先生正年轻着呢,因为他的艺术之树长青。

从心里,我从不把他看作一个官员而是看作一位有担当有良知有识见的知识分子。他曾给我写过一幅字,我特别喜欢,透着孟子的浩然之气:有情有义真君子,无畏无私大丈夫。这幅联,不正是冯广鉴先生的真实写照吗?

2012-11-16凌晨




     李木生

limusheng

作者简介:李木生 1952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1968年当兵,1983年转业到山东一家报社当副刊编辑。童年失恃,孤梦飞依星月;少年挨饿,生吞西游红楼;青年国乱,缘遇马列鲁迅,荒漠之心,遂萌诗歌芽苗;中年新闻,发思索之声,醒忌喉舌;八九之秋,寒凝横眉,发配副刊,却得自由笔墨。垦荒散文之僻壤,又操诗歌之杂音,忧愤仍不得抒解,遂偶犁小说之贫地。不觉进入生命初冬,不惧不怠,惟垦荒不止。期待于真相中觅真理,于黑夜里举烛台,于奴役中发战叫,以心血炼文字,以生命荐轩辕。



为了鼓励小编

点击最下面的商家宣传吧!

谢谢您么么哒!

❤❤❤

更多热点


监制/宋恩学  主编/周中祥   编辑/王双全 

投稿邮箱:jiningkandia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