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济宁文学||澄然秋潭闻天籁--雁翎

2018-01-08 济宁看点

《济宁文学》栏目

由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图为苟英杰抚琴)


澄然秋潭闻天籁

□雁翎

瞬间将人浮躁的心安置到静处,惟有古琴的韵律有如此摄魂的魄力。

聆听淙淙的高山流水,缭绕的余音宛如旷野的月影,让人能真切地融入到一片柔和的清辉里。有拂面的风掠过耳际,带着杜康的醇香和甘霖的润泽,也带着梦一样的深沉和诗般的凝重。风来自琴声,风是古琴颤栗的语言。

这是我听苟英杰古琴演奏之后的震撼。

一双芊芊玉手弹拨古道柔肠,七弦竟然氤氲出了天籁的绝响。这是圣人之器凝聚的品质,也是演奏者物我相忘的情操。抵达艺术至上的境界,人性的善感与琴声的真挚在精神的前沿合拍,共鸣出了只有国乐之父才能匹配的纯美世界。

苟英杰尚在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读研,古琴就是她翻译生活的字典,一旦打开,她的心里就有了嵇康的耿直,就有了阮籍的归隐,就有了李白的清高,就有了姜夔的激昂。古琴是物外之物的寄托,令无数的英杰眷恋,并为其赋诗长吟。韩愈的天赋,白居易的才气,元稹的聪慧都流淌在了琴上,文字不过是外在可视的符号。就是在如此璀璨寂寞的艺术天地,青春洋溢的苟英杰心慕伯牙,神追师旷,在古贤的遗风里续接着穿透时空的星火,以女性温婉的气息造化着天底下最曼妙的旋律。

薄施粉黛,着一袭粉色汉服,鬘发拢在簪下,惟留两缕青丝垂于胸前,这是虔诚抚琴的苟英杰复古的典雅。低眉弄清音,琴为心声,一把古琴不过是她抒怀的道具。琴陶冶了人,人滋润了琴。在婉转迷离的顿挫间,她逸气渐来,指尖上便有了欣畅疏越的音意。隔着珠帘闻之,不由得让人脑海里闪现岱岳江河,眼睛深处萌生斜风细雨。

我安静地坐着,坐在一场音乐晚会的现场,坐在喧嚣的深处。灯光如水,漂洗不了我的沉思。博大中和的琴音就这样折服了我,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先哲说,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始于琴声,闻听天籁妙音之后,信矣。

古琴超凡脱俗,给予了人不亢不卑站立的营养。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儒家开派宗师孔子何以琴不离身的原因了。在周游列国的险途上,琴是化解困顿的泉水。在尔虞我诈的游说中,琴是静气的灵丹妙药。以弥漫的琴声遮掩城府的思想,这是精于琴道的至圣先师最人性的流露。

文弦调寄于亲情,武弦结缘于征伐,八尺丝桐藏尽天地人和。因此,一把琴可以丈量人生。禀赋灵性,苟英杰拜云茜为师,问道于陇上著名音乐学家李曙明院长,后又师从中国最顶尖的古琴大师李祥霆,在琴界精英和后现代流派的熏陶下,她的技艺超越了围城似的象牙塔,在国内的才艺大赛上屡屡获奖,成为了西部引人注目的琴人。

宁静致远,沉浸在阳春白雪与平沙落雁清丽的邈远中,苟英杰心涤尘埃,以借物咏怀的梅花三弄抚慰性情。一缕定格的光影浮动着她的微笑,也沉淀着她的忧伤。她把自己当成了一柄仲尼琴,放置在表演的舞台上,听任缪斯的弹拨。

静到极致合心声,淡入妙处归琴音。静与淡是古琴臻美的韵律,是澄然秋潭的回声。苟英杰的古琴演奏出肺腑,入天籁。

没有真正融进古琴的大音里,就无法触及艺术希声的美。这是感性的我沉迷在琴声中最理性的认识。是啊,琴为文人四艺之首,棋书画次之。同样是修身养性之道,动态的棋无法涵盖琴的流畅之音,静态的书画难以达到绘声绘色,惟有琴以声夺人,以人增色,从而完成了丰富的视听效果。

闭目自知,古琴的高洁撞击着我臣服的心扉。说句实在话,我向来以文人自居,但琴声一过,顿觉自己轻若浮尘,远赶不上空气中飘逸的一个音符。



     雁翎    

yanling

  作者简介:逯向军,笔名雁翎, 1967年生于甘肃会宁,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护垫》《爱也无妨》,长篇报告文学《时间的重量》,主编出版长篇励志读本《百姓英雄》,已在《飞天》《芒种》《山花》《海燕》《延河》《当代》《中国作家》等纯文学杂志发表过50多篇中短篇小说。2003年6月创办“雁翎工作室”,采写了王石、潘石屹、任正非、陈启建、韩庆、岳建武等大量有阅读价值的新闻人物。2006年参与策划了甘肃省第一档纪实性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直面》。2008年创作的纪实文学《太平中国》系列在《兰州晨报》连载。2010年创作的系列美食散文《食在兰州》在《西部商报》连载。为多位书画名家写过评论,现从事报告文学及电视纪录片创作。


为了鼓励小编

点击最下面的商家宣传吧!

谢谢您么么哒!

❤❤❤

更多热点


监制/宋恩学  主编/周中祥   编辑/王双全 

投稿邮箱:jiningkandia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