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出版不自由,必有自印书

2018-01-11 孙国栋 我在抱柱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封面与封底

我编的“自印书”之一


何谓“自印书”?先来看一个案例。

著名学术打假人、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杨玉圣教授,因揭露沈木珠夫妇学术不端,遭致一系列恶意诉讼。杨教授将有关诉讼资料汇编成一本书《从学术批评到恶意诉讼》,自行印刷。一着不慎,只因扉页背面几个不起眼的小字“工本费58元”,便被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以“非法经营”为由查扣,并处罚金一万元。杨教授不服,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终胜诉。其间,杨教授组织了一场“中文非正式出版文献的法律定位”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执业律师,就学术批评与出版自由展开讨论。我在会上作简短发言:

出版不自由,必有自印书

我对所谓的“非法出版物”没有作过专门研究,也不认同这个称谓,我愿称之为“自印书”。我只说几句常识。

 据我观察,整体来讲,自印书的质量要高于正式出版物。正式出版物垃圾很多,而自印书很少垃圾,甚至多有精品。

 既然那么有价值,为什么还要自费印制,而且印数很少,不利于传播,又没有版权和稿费,不但不赚钱,反而要赔本。难道作者或编者脑子进水了吗?显然不是!

自印书的作者或编者往往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比如杨玉圣教授。自印书是出版渠道不畅通的必然产物,是对新闻管制和出版垄断的无声抗议。

可以说,出版不自由,必有自印书。我们看民国时代,鲁迅、巴金、邹韬奋他们,三五好友喝顿小酒,就可以成立个出版社或书局,印印自家和朋友的东西,利人利己,名利双收。可现在,自己成立出版社绝对是痴人说梦,借用公家书号则百般刁难,肆意阉割,更有所谓敏感题材惨遭枪毙,于是乎只好自掏腰包印制,反过来他又说你是“非法出版物”,真是天理何在!

因此,我强烈呼吁早日开放报禁书禁,兑现宪法上的言论出版自由,那么,我敢保证,我们决不自印书!

可见,所谓“自印书”,即没有书号和出版单位、不能公开发行和销售的非正式出版物。

自2002年春《律师文摘》创刊至2016年5月闭刊,14年间,除了按部就班编辑出版64辑刊物外,我还依托《律师文摘》编辑部,自编自印了六种文集。分述如下。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这是《律师文摘》创刊五周年纪念文集,孙国栋、王景智、梁小玲编,2007年自印,小32开本。封面设计沈飙。纯净的天蓝底色,图案借鉴了当年畅销书《芒果街上的小屋》封面,一位小姑娘在放飞一只蝴蝶,橘黄色,象征着梦想和希望。

文集正文248页,除序和跋外,共收录55篇文章,另有两篇附录,分别为《律师文摘》2005年会和2006年会的发言纪要。

一、作者

文集作者阵容强大,名家荟萃,包括五部分:

  1. 学者:邓正来、贺卫方、方流芳、季卫东、张志铭、郭世佑、王人博、许章润、舒国滢、李曙光、朱伟一、杨玉圣、龙卫球、谢泳、吴励生、傅国涌、易延友等17人。

  2. 律师:张思之、王工、浦志强、刘彤海、王锋、王才亮、王力成、陈惠忠、孙伏龙、张星水、董箫、杨大民、林晓东、王令、刘梅、孙渝、斯伟江、刘文君、肖树伟、墨帅、丘建东等21人。

  3. 媒体人:刘桂明、陈夏红、郭宇宽、赵国君、文心(刘志军)、刘耀堂、廖卫华、刘卫等7人。47 34093 47 16165 0 0 2751 0 0:00:12 0:00:05 0:00:07 3480>

  4. 其他行业的读者:黄鸣鹤(法官)、梁希俊(中学教师)、梁俊杰(在读硕士生)、孙成聚(保险公司职员)、王琪(在读博士生)等5人。

  5. 《律师文摘》编辑部成员:孙国栋、王景智、梁小玲、邓绍天4人。

我至今引以为憾的是,当初向江平先生约稿时,江先生客气道:“文章就不写了吧?给你写幅字吧!”我便没再坚持。于是得到先生一幅墨宝:“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贺《律师文摘》五周年并国栋。可惜没来得及收入文集中。好在附录里有两篇江先生的发言,尚可聊以自慰。

江平先生题词

二、栏目与内容

全书分五个栏目,栏目名称由《律师文摘》编辑王景智先生选自《诗经》《韩非子》等古籍。“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收录了五位学术顾问和老律师王工先生的文章,高屋建瓴,言简意赅。“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收录了13位学者的文章,从法理角度探讨律师制度和职业定位。“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收录了来自律师界和媒体界等实务部门的22篇文章,多反映律师执业现状和出版钳制。“良药苦口 智者劝饮”收录了10篇批评建议类文章。“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则为编辑自撰文章,或阐释编辑理念,或回顾办刊甘苦历程。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目录

文集大部分篇幅是对《律师文摘》的肯定和褒扬,虽多为溢美之词,但对处于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中的我们,却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择其要者恭录如下:


  • 《律师文摘》这个刊物非常好,办得很有特色,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在承担历史使命这一点上应该说是有骨气的。我们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和律师,希望有这样一个舞台和阵地发表独立的见解。

    ——江平

  • 《律师文摘》值得赞扬,路子走得堂堂正正。与一般刊物不同,既有业务水平,又有思想水平,既扎扎实实,又有激情。

    ——张思之

  • 《律师文摘》是对整个律师界的帮助,有助于提升中国律师的社会形象,使公众看到律师也关注理论问题,在谋生之余,也在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努力。

    ——方流芳

  • 编辑如是文摘,当此特别时代。选文关乎品位,眼光决定成败。既要价值笃定,又不结伙山寨。小溪流水潺潺,乱山堆雪皑皑。

    ——贺卫方

  • 《律师文摘》的基础历久弥坚,其内在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以及专门知识价值也愈发醇厚彰显。

    ——季卫东

  • 《律师文摘》并不仅仅是一本有关律师的杂志,更是给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读的刊物。它生于喧嚣多变的市场之中,却仍有清冷、理性和穿透的独特气质。

    ——李曙光

三、序与跋

这样一册名家文集,谁来作序是个难题。想来想去,我请出了夫人金莹。因为创办《律师文摘》,我赔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夫人不但毫无怨言,反而全力支持。我既感激又愧疚,故举贤不避亲,又让六岁的儿子孙省吾作封底画,一棵参天大树喻示着文摘已度过难关,茁壮成长。这本文集也成为我们一家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纪念。


10年前我嫁给国栋君的时候,他是个穷书生。如今他依然一贫如洗。

他经常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往来于家和编辑部之间。现在连这自行车也送给了小偷。他周围的朋友大都车房俱备,只有他还是公共汽车的常客。《律师文摘》创刊时北京的公共交通还没有如今这样发达,345支线是连接北京城与昌平的主要公交车,一个往返就会耗费你一天的体力,让人疲惫不堪。幸运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座位,不幸的是几乎每一次于心不忍的他都把宝贵的座位让给老年人。我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他又站了一路,欣慰的是,我没嫁错人,因为小小一件事总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创业的艰辛使他的白发与日俱增。但每一谈到《律师文摘》,他总是兴致勃勃,眼神里充满着阳光。他常说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办一份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刊物是他多年的梦想。他为这个梦想付出的心血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他经常寝食不安,直到每一期杂志如期发行,递到读者手里。《律师文摘》犹如他的孩子,每一期捧到手里,乐在心里,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他是一个对生活要求简单,而精神世界却极其丰富的人。我们家里最幸福的时刻便是每晚临睡前,他给儿子吟诗读书。每当这时,他激情满怀,朗声诵读的样子,犹如一个热血青年。

国栋让我为《律师文摘》5周年纪念集写一篇序,我哪里会写?但身在异国他乡,在网上看到这么多师友都在支持他,心中满是自豪和对他们的感激,因为没有他们,国栋的这份理想也许早已夭折。

祝福《律师文摘》,祝福所有关心《律师文摘》的人们!

金莹

2007年1月14日于福冈大学

跋 

人贵有自知之明。捧读这本文集,不禁心底发虚后背冒汗——写的是我们和《律师文摘》吗?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与其说师友们在描述现实,莫若说他们在抒发理想和呼唤未来。

但温暖和感动却充盈于心。正是这样的鞭策和情谊,支撑着我们无怨无悔地走过五年乃至以后更长的路。故此,除明显过誉之词略作删节,我们一概保留原作原貌,不是存心掠美,而是不忍拂逆师友们的雅意,立此存照,权当我们的前进方向和努力目标吧。

我们特别感谢其中的批评性文字,虽为数不多,却字字一针见血、句句切中肯綮,使我们永存怵惕之心,永葆进取精神。

有师友提及民国期刊和报人,我们岂敢望其项背,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即便单就文摘类刊物言,《律师文摘》亦与我们理想的目标相去甚远。事业远未成功,同道仍需努力。

我们生不逢时,我们生逢其时。最伟大的律师在中国,最伟大的报人也应该在中国。

之所以不避嫌疑抬出夫人作序,实乃不知如何报答她对我和文摘的爱。

孙国栋

2007年1月18日于安贫居


补充一句题外话。据最近一次上网搜索,孔夫子旧书网给《为了一个共同的梦》开价78元。我们的自印书均为无偿赠阅,因此,我们坚决反对此种倒卖行为。

2018年1月10日于过客居

 






本文为抱柱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编辑:王萧东  版式:阿聪儿

特别申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抱柱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抱柱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