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对性论 | 语言是否决定/影响人的思维和认知
语言相对性论
语言相对性论 (Linguisitic Relativity)也叫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Whorfian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能否决定母语者的思维。语言不仅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思考方式。对于用某个单词表示的某个事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之所以不同,证实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与该假说形成息息相关的学者依次有: 洪堡特、鲍阿斯、萨丕尔、沃尔夫等。
最早提出该猜想的是十九世纪德国思想家威廉·冯·洪堡特, 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提出,语言之间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会影响到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而某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强调的方面也会通过语言的结构体现出来,语言结构和人的精神发展之间有着互相强化的作用。他主要研究印欧语系各种语言,以及一些印欧语系的语言,讨论屈折语对人类思维的影响。
之后,随着语言学和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阵地转移到了美国, 由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他的老师弗兰茨·鲍阿斯以及他的学生本杰明·沃尔夫进行更深刻的讨论。鲍阿斯不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真正创始人,但他对该假说的贡献不可忽视。鲍阿斯首先把人类学划分为四个领域: 考古学、文化人咧学、物质人类学、语言学。他还是人类学研究中语言相对论的坚定倡导者。相对论为萨丕尔、沃尔夫及美国其他描写注意者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为沃尔夫假说提供了坚定的方法表达基础。
萨丕尔认为,因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完美的对译是不存在的,所以语言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表达现实的方式也必然有差异,所以不同群体所生活的“现实”其实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语言的不同仅仅是表达共同经验(经历)的表达模式不同,而不是经验本身的不同。语言的差异不是各自分类体内容的不同,而是各自系统的、形式的排列不同;
沃尔夫则一直试图用不同语言中表达某一概念的词汇的多寡来证明不同母语的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由于萨丕尔和沃尔夫师徒二人在这方面的讨论相对比较集中,特别是沃尔夫句出来的一些例子有很大的影响范围,所以后来很多学者把这种“语言决定思维”的理论假说称之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围绕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学界其实有强假设、弱假设两种版本的讨论和争议,至今仍未有定论。
强假设
一般在提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时候, 我们会在之下区分两个强弱力量不同的假说。强假说认为,语言完全限制住了思维发展的可能, 一旦我们接受了母语之后,整个大脑就被语言的结构、词汇、含义表达方式进行了塑形,人的思维很难再改变 。
沃尔夫在爱斯基摩人能用很多不同的名称来描述雪(迎面过来的雪、漂浮的雪、可以用来建雪屋的雪......)这些词汇是的他们能够“看到”的--活血说可以辨识的--雪的种类,远远超过我们这些生活在温带的人。基于同样的道理,菲律宾群岛上的哈诺人,其语言中拥有92种描述大米的不同类别和状态的词。一些研究发现,不同语言对颜色、时间和空间等概念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说这种语言的人在这些领域的认知方式 。例如,某些语言对颜色的划分不同,可能导致说这种语言的人在颜色辨别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Roberson, D., & Hanley, J. R., 2015)。
这里需要注意,从沃尔夫最初提到的4种, 后来发生了以讹传讹, 雪变成十几种,几十种雪。。。。
沃尔夫假设认为:外在世界的真实,通过某些内部表征过程,被转译成某种符合长期认知结构的知觉。而信息在大脑中被结构化的途径之一,显然与我们每个人发展出的特定的语言编码有关。随着语言的不同, 对真实世界的语言编码也会不同。
某种经验对我们越重要,则我们的语言基于表达这种经验的方式也就越多--换言之,语言决定了我们的感知。特定语言编码的发生发展,有赖于特定的文化需要;某个语言群体中的成员对改语言汇中特定编码的学习,其实也正是对该种文化中重要价值的学习过程,而这些重要的文化价值中的一部分则可能与种族的生存密切相关。语言编码发展的结果,还可能进一步决定何种信息得到编码、转换和记忆。
弱假设
弱假设则认为语言中的结构和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语言用法,可能会对我们的一些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想我们平常经常使用的东西通话的隐喻,比如“人生就是一场旅程(life is journey)”,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就真的会把人生的不同阶段当成旅途中的不同驿站来加以认知。
总结
将近200多年后的今天, 当年洪堡特提出的“语言结构决定人类思维”的理论,也就是“萨丕尔-沃尔夫”强假设,已经基本被否定了。名词的性别并不能决定着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真的拥有性别,语言里缺失左和右的词汇并不影响代表着母语者就无法区分左右、进行旋转。
但是,萨丕尔-沃尔夫弱假设,也就是“语言使用影响人类认知”这一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假说提出半个世界以来,仍有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结果多数也支持了弱假设。 最经典的实验当属相对位置的表述和颜色的辨认,母语中强调 “东西南北”的人更倾向于使用绝对方向描述,而母语里经常使用相对方向的人则会以“前后左右”作为描述的基准;人们在为颜色命名的时候, 往往会对母语里有相应单词的颜色做出更快的判断,而蓝和绿的接线是最难判断的,因为在很多语言里,他们会用同一个单词泛指这两种颜色。这么看来,母语的词汇上、结构上存在的区别,的确会在某方面影响人类的认知。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不同语言对颜色、时间和空间等概念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说这种语言的人在这些领域的认知方式。例如,Roberson(2010)某些语言对颜色的划分不同,可能导致说这种语言的人在颜色辨别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Boroditsky团队, 进行了一系列英语与汉语母语者的对比研究, 例如,她认为英语的时间范畴是水平的,而汉语的时间范畴是垂直的(比如 “接下来”,“下一个界面”), 因此她设计了实验,将两个时间点分别以垂直和水平的方式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哪个时间点更早。结果发现,当两个时间点是以垂直位置呈现(上下), 汉语母语者的反应时间更短,反应正确率更高;当两个时间点以水平位置呈现(左右), 英语母语者反应时间更短, 反应正确率更高。这些实证研究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参考文献
Athanasopoulos, Panos, and Aina Casaponsa. "The Whorfian brain: Neuro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linguistic relativity."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37, no. 5-6 (2020): 393-412.
Boroditsky, Lera.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s of time." Cognitive psychology 43, no. 1 (2001): 1-22.
Roberson, Debi, and J. Richard Hanley. "An accou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in the color domain." Words and the Mind (2010): 183.
精选文章
管理世界 | 用正则表达式、文本向量化、线性回归算法从md&a数据中计算 「企业融资约束指标」
PNAS | 14000+篇心理学顶刊论文可复现性调研(含代码)
可视化 | 词嵌入模型用于计算社科领域刻板印象等信息(含代码)
可视化 | 文本数据分成n等份、词云图、情绪变化趋势、相似度变化趋势
JM2022综述 | 黄金领域: 为营销研究(新洞察)采集网络数据
PNAS | 使用语义距离测量一个人的创新力(发散思维)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