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崛起的秘密:从“贫弱交困”到Top3

戏说前朝 2022-12-0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师说新知 Author 小的明白


教育·新知·观念现代化




一所学校的命运,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城。


No.1

百废待兴


“上海交大不过是一所造船学院,一所三等院校”。


这是1977年, 外界对上海交大的评价。


“经过院系调整、迁校西安以及不断的政 治 运 动,到“文 革”结束,当时的上海交大已经贫弱交困,除了造船专业较强外,其它专业已名难副实了。”

刚刚担任学校一把手的邓旭初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邓是一名老革命。1938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学生的他,从广东老家爬山涉水,步行来到陕西关中参加革命,后进入皖南云岭参加新四军,并亲身经历了“皖南事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团团长兼政委。是真刀真枪的老革命。


1954年,转业后不久,邓旭初来到了交通大学,担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当时的校长兼书记是彭康。一位资深老革命家,也是当时党内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教育家。


1956年4月12日 中共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批复同意新的党委会组成名单,彭康为党委书记,邓旭初为副书记,一共17名党委委员。


邓旭初先后担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亲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1955-1959年交通大学西迁,以及历次运动。


邓旭初也是交通大学第二届党委17位党委委员中,唯一一名未随校西迁的党委委员。二十多年,风风雨雨,起起伏伏。

在1977年的时候,接过党委书记重担的邓旭初,抚今追昔,不无感慨:


“我们党委一班人,深知交通大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下定决心要恢复它应有的地位。所以,我们才有较强烈的改革交大现状的愿望和思想。”


2018年的上海交大1977级、1978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纪念专刊中的学生名单,有一名1978级机械工程系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本科生姜斯宪。《上海交大报》



No.2

开放,改革。



其实上海交大起点并不低。


虽然遭遇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和1956年的交通大学西迁,大部分师资迁往西安,元气大伤。


但是1959年,上海交大依然是共和国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这份名单上有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当然自然也有西安交大。


与其他重点大学大多直属于教育部不同,上海交大当时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六机部。


六机部全名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

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当时不同的工业行业都有一个专门的部委来管理,负责行业的发展规划、预算、人事,也包括教育和科研。



一机部:民用机械

二机部:核工业和核武器

三机部:航空

四机部:电子工业

五机部:兵器

六机部:造船


上海交大就隶属于六机部,定位为一所以机电为基础、以造船为中心的重点国防工业大学。


也是六机部唯二的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另外一所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哈军工。


按理说,上海交大在部里头,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时任六机部长柴树藩(1910.10-1997.2),山东潍县(今潍坊)人。1938年3月赴延安陕北公学,曾任陕北公学关中分校校务部部长,西北局边区研究室经济组长,安东省贸易局副监委,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计划处长。新中国成立后,柴树藩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重工业局局长、设计局局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外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第一副部长,第六机械工业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


但是这个邓旭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脱离六机部。

相当于你新到一家公司,第一天上班就看你的老板不顺眼。要求把他换了。


这就是邓旭初,敢想,更敢干。


当然邓旭初这么做,自然不会是一时冲动,不想混了。而是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留在六机部,有利有弊。


有利的方面,不用多说,作为部里唯二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部里资源管够。


弊端是,长期以来,上海交大面临着专业发展受限的问题。对口的船舶等专业受到部里支持,而不对口的专业就很困难了。同时,所有专业都要求带上船舶的帽子,如“船舶内燃机”等,专业很窄,毕业生的适应性太差。此外由于涉及国防保密等,对于教师的选用和有关科研任务都有严格的保密要求和审核标准,受到很大的限制。


1978年1月5日,新任六机部长柴树藩刚上任,邓旭初就去找他谈脱离六机部的事。这等于是从自己身上割肉,柴部长自然不会同意。


但邓旭初不死心,一有机会就提,报告打了一个又一个,不到黄河不死心。


好在柴部长知识分子出身,也是比较开明的领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的1982年7月,教育部、船舶工业总公司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改变上海交通大学领导关系的请示》。9月,国务院批准将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上海交通大学移交教育部领导。


时隔21年,上海交大终于再次回到教育部的怀抱,发展的格局完全打开了。


邓旭初是一个特别善于利用平台和抓住机会做事的人。


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功游说当时分管国防工业的王震副总理做了上海交大的校务委员会主任。


王震做主任,六机部长柴树藩做和邓旭初自己做副主任。


王震(中)与包玉刚参加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启用仪式


这招很聪明,等于把一个体制内正厅级的单位一下带到了一个副国级的平台。学校有事,副主任邓旭初就可以去找副国级的王震帮忙协调解决。相当于一口气越过了部里,直达中央决策层,这力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中国体制运作原理稍有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奥妙。


多年后,清华大学请时任国家经委的副主任(副部级)朱镕基做经管学院的院长(正处级)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花絮是,西安交大差不多同期也成立校务委员会,担任主任的是校友陆定一。


陆早年毕业于交大,党内资历很深,是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后来担任西安交大校务委员会主任长达十年之久,对交大的发展,颇为用心,帮助很大。


第二件事是组团访美。交大办学历史悠久,尤其与美国关系密切,早年从教材到师资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交往频繁,一度有“东方MIT ”美誉。交大在北美有众多杰出校友,囿于历史原因,与国内几十年一度断绝联系。


1978年9月29日,上海交大访问团经巴黎到达华盛顿,这是1949年以后内地第一个访美的高校代表团,意义深远。当时中美还没正式建交,访问得到了邓小平的亲笔批示:“交大应与美国交大校友会取得联系,到美访问。”


代表团由邓旭初带队,成员以早年留美老教授为主体,中老年相结合。


上海交大教授访问团由邓旭初带队,副校长张寿,教授金悫、张钟俊、王端骧、陈铁云、李铭慰,副教授程极泰、高忠华,对外科学技术联络处长张光曜,访问团秘书、中国对外友协理事邢绛,翻译王元兆等12人组成。1978年9月29日离开北京,经巴黎到达华盛顿,在美访问47天。期间访问了20个城市、27所高等院校、14个科学研究所和工厂等,与200多位美国朋友、400多位美籍华人、校友等进行了交流。图为代表团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这次访美,上海交大方面收获颇丰。不仅打开了中美高教交流的各种渠道,同各大名校和科研、生产单位,就是俗称的“产、学、研”各界人士建立广泛联系,也一并将在北美的交通大学解放前的老学长资源一网打尽。这里面有著名的王安电脑公司的王安学长,那时候王安电脑公司如日中天,正在和IBM为个人PC 的发展方向酣战,也是中国人最早创立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著名的船运公司老板赵锡成学长,他的女儿赵小兰多年之后成为布什政府的阁员劳工部长,现在是拜登政府的交通部长,第一位进入美国政府内阁的亚裔女性。赵小兰和赵锡成是上海嘉定人,两人后来都先后成为上海交大的校董会成员。收获可见一斑。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尽管当时计算机在美国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科研、医疗等领域,但上海交大还没有这个专业。


团长邓旭初带了8万美元,与王安一番商谈后,半卖半送给上海交大三台电脑微机,总共花了5万美金。


三台电脑成了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发家之本”。


四年后的,计算机系来了一位学生,杨元庆。上课用的就是这台王安学长捐赠的“”稀罕品“”电脑,那是1982年。


四十多年后,已经掌舵全球第一大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CEO的杨元庆,为母校捐建一座全国一流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价值一个亿人民币。更有意思的是,杨元庆掌舵的联想集团在2004年收购而美国的IBM公司个人计算机业务板块。而IBM正是当年与王安电脑并称三大个人PC巨头之一。


第三件事就是促成香港船王包玉刚捐建学校图书馆。包玉刚一口气捐赠了1000万美金。这是1981年。换算下来到今天是几十亿的巨款了。


当时候接受境外捐赠,尤其是社会主义的高校,还是非常敏感、争议很大的事情。

包兆龙图书馆位于徐汇校区,现为上交大安泰经管学院

邓小平和王震还专门接见了包玉刚和父亲包兆龙,还请时任委员长叶剑英题写了馆名。


1985年,包兆龙图书馆建成,建筑面积26000平米,高18层。是当时全国高校中面积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这其实也开创了国内高校接受海外大额捐赠的先例。


由于捐款金额太大,当时并没有花完,精明的上交领导在后来的闵行校区又建了一座包玉刚图书馆。

包玉刚图书馆,上海交大闵行校区。


对外开放,对内改革。


和国家一样,上海交大也是这么做的,力度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一、大幅调整干部。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经受过考验的干部充实到校系各级领导班子,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师、干部的积极性。


二、在全国第一个实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3年之内流出501人,引进大批适用、拔尖人才,改善了人才结构。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率先试行自费工资改革。


三、敢于吃螃蟹。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贯彻“有成分,不唯成分,重在政治表现”的指示,“择英举贤”,录取了一名个人表现好、成绩优秀、家庭出身很差(“反 革 命家庭”,父亲被枪毙一堆亲戚在台湾)的考生,当时各大报纸发表了评论、社论,石破天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大的改革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和支持。这在中国体制中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


1984年2月16日,在上海例行过年的邓小平,在上海西郊宾馆接见了上海交大党政领导、校务委员会委员和部分教授共50余人。

王震后来用了三个“非常”来概括小平的支持。非常关心,非常满意,非常高兴。


“小平同志对你们的管理改革工作非常关心,非常支持;对你们在改革中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对你们在当前改革中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的精神非常高兴。


邓小平的接见,是对争议中的交大改革最权威的支持。


除了邓小平和王震,当时分管教育的副总理万里,也非常支持上海交大的改革。


上海交大改革的探索成功经验,还被直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1984年5月15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内建设”一节提到:“近年来在教育、科研战线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改革管理制度,层层扩大自主权,实行定编定员,人员流动,挖掘学校科研潜力,承担经济建设研究课题,制定教师工作规范,明确干部岗位责任,试发岗位津贴和职务工资,提高了教学质量,出现了科研新局面。”



No.3

进军闵大荒


上海交大位于徐家汇的老校区只有355亩。面积够不够,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交大开始想办法建设新校区。


这也是八十年代国内第一个大学扩建新校区。


1983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交大建设闵行二部。

1985年7月,闵行二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987年9月,二部工程竣工,建成第一批6.3万平方米校舍及配套设施,迎来首批2600多名新生入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2年,交大闵行校区二期建设正式启动。


2006年,全部上海交大机关部处、直属单位和各大学院基本完成向闵行校区的整体建制转移。

至此,一所占地5000亩,拥有教学、科研、行政、生活等各类建筑,兼备理工农医文多学科平台,容纳3万余名学生、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绿意盎然、环境宜人的综合性大学校园已然屹立于黄浦江畔。


如果说1977年,上海交大起步阶段的贵人是开明的柴树藩、王震和急需在高教战线树立一面改革旗帜,打开一个口子的邓小平的话。


这一时期,上海交大遇到了他的另外一位贵人。


1985年起,这位贵人先后担任上海市长、书记,更在1989年进京,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长达13年。


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交大校友。1947年毕业于电机系。

1989年3月24日,他来到母校,做了一个报告Apply for Professor ,“几百个教授一致通过”。时任校长翁史烈为他佩戴交大校徽,左下角是他的“二叔”朱物华院士。


从80年代的新校区建设,到后来的211工程评审,和985工程,这位校友都给与了不遗余力的支持。


闵行校区的建设,是上海交大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大手笔。为上海交大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顺便提一句。


上海交大的校友工作绝对是做到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为什么说“令人发指”,我随便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赵祖康学长,曾做过解放前上海最后一任市长,中国公路建设泰斗级人物,正经八百的唐山交通大学毕业生。但是他的本科毕业证书却捐给了上海交大校史馆,本来是答应捐给“亲母校”西南交通大学的。


徐恩曾学长,看过电视剧的中国人民都认识的著名的徐局长,被以“台湾地区著名人士”的名义收录进上海交大某院通讯录。同样上榜的还有还几位“台湾地区著名人士”。


至于电机系最著名的江姓学长,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在上海主政时期,还是后来去了北京。对上海交大发展的关心,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竭尽全力,不遗余力。


这是一份很长的名单。


“令人发指”当然是开玩笑的话。


从1978年,邓旭初访美访美开始,上海交大就充分意识到,交大校友,尤其老学长绝对是个大宝藏。校友们的认可和鼎力支持的背后,是上海交大方方面的良苦用心和不懈努力。


据传上海交大内部有一份历年毕业的资深校友名单,这份名单是校级领导掌握和领任务的。重要校友的“三节两寿”,学校层面的领导是要专门去登门拜访,看望问候的,这已经成为上海交大的一个常规工作机制。这也从公开的上海交大方面与钱学森、顾诵芬、黄旭华这些学长的互动中得到了印证。

疫情期间,走访不方便,上海交大的书记和校长和老学长单独视频拜年,表达问候和祝福。


为了“截胡”赵祖康学长的毕业证,上海交大方面甚至组织力量专门给赵祖康出了一本书,《赵祖康传》。



这样的例子,比比兼是。



No.5

从多科性国防工业大学

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交大自20世纪30年代起,曾形成融理、工、管于一体的学科布局。

经过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主体西迁,上海交大学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1年归属国防科委领导以来,又演变为以机电为基础、以造船为中心的重点国防工业大学。


1977年,当时的主管领导,六机部部长柴树藩,主张把上海交大建成为综合性理工科大学。1978年4月制定的《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规划》,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上第一流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的目标。


1978年,恢复建立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和工程力学系;

1978年,电力电机系和电子计算机系合并为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

1979年,重建应用化学系;


整体原则是“以工养理、以理促工、理工结合”在全国工科院校中较早地恢复理科。


从1979年起,采用“以学科为基础办大专业”,将原25个专业合并为12个大专业,改变了以产品为对象的专业设置格局,建立“基础厚、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1980年代初,上海交大招生宣传册


同时积极恢复管理学科,建立人文学科。


1979年4月,恢复建立工业管理系;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重建管理学院,下设工业管理系、决策科学系、工业外贸系,其中1988年增设旅馆管理系。

1984年6月12日,上海交大举行管理学院成立大会


1979年新建科技外语系;

1981年成立文学艺术学科办公室,下设汉语、美术、音乐、人才学4个研究室,聘请多名沪上著名艺术家作为顾问;

1985年,正式建立社会科学及工程系、文学艺术系、体育系,迈出了文科建设步伐。


到1990年代,上海交大已建成为一所以应用科学为基础,以工科为主干,站在若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前沿的具有理工、管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多门类的综合性的高等研究大学雏型。

1995年,上海交大顺利通过211工程验收


通过改革开放后十几年的努力,上海交大通过实施“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努力促进新老学科结合”的方针,基本完成了由船、机、电学科为主的工科大学转向以理、工、管学科为主,兼有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大发展的战略调整,为学校创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础。


1998年,上海交大召开第七次党代会,正式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No.6

第三校



2003年9月,长期在国家计委和发改委工作的马德秀掌舵上海交大,担任第七任党委书记。


时年56岁的马德秀,是如假包换的西安交大校友。

本科读的专业是西安交大的工企自动化,她有一个同班同学,名叫郑南宁。


研究生读的专业是西安交大的自动控制,她有一个同班同学,也叫郑南宁。


马德秀去了国家计委,一度做到国家发改委的高新技术产业司长,权力中枢的实权人物,在京城和产业界人脉深厚。而郑南宁则东渡日本后回母校西安交大任教,潜心学术,49岁那年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当选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与马德秀

2003年这一年,郑南宁成为西安交大的校长,而马德秀成为上海交大的党委书记。西安交大的同班同学,同时掌舵两所交通大学,一时传为佳话。


政产学资源雄厚,长袖善舞的马德秀很快将上海交大的改革发展推上全新的高度。而三年后,她的黄金搭档张杰,也从中科院基础科学局长的位置上调任交大校长。


张杰调任副部级的上海交大校长时,年仅48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年轻又亲和的张杰,很快获得交大学生的认可,被亲切的称呼为“杰哥”。还和姚明一起参演了学生主演的相声。



人如其名,张杰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早年从中科院物理所博士毕业后先后在英德访学,45岁就成为了中科院院士。后来从交大校长和中科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下来后,继续潜心研究,还获得了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技大奖。


作为雄厚理科背景出身的科学院院士,又背靠雄厚的中科院资源。张杰启动了交大的基础学科强盛计划。同时,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大学。


别看今天“双一流”搞得如火如荼,其实2006年时候,张杰刚上任的时候,国内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认同度还很低,很多学校也不知道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而张杰很务实,把上交的一流大学建设愿景,分解成很多个目标和表征,比如综合实力要怎么样,学科要怎么样,然后一一解决。


同时,在张杰的推动领导下,交大开始倡导“对学术的追求、对学者的尊重”的校风,突出学术管理,建立起以学术为主导的评价考核体系,对所有的学科进行国际评估,重新定位并且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力推长聘体系的建立等等。


在“马张配”的十年中,上海交大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发展神速。顶层机制的变化,带来的就是各项指标和实绩的出现。财政总收入从31亿增长到超百亿,建成李政道图书馆、致远游泳馆、赛艇道等系列大工程,科研总经费从11亿到突破30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SCI论文从2000多篇飙增到6000多篇,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五,ESI万分之一学科取得突破,9个学科跻身QS排名世界50强,参与多个世界大学联盟……
张杰曾说,在交大的十年,是他“人生中最宝贵、最热烈、最不舍的十年”,是交大成就了他的梦想。
而2014年1月14日,马德秀因年龄不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离任时,她感慨道: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创建一所世界级的大学,追求卓越,坚持不懈,不懈奋斗!十年的奋斗,一生的友谊!交通大学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从2006年开始,马德秀坚持给全校新生上第一堂课,这堂课的题目是:


“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


马德秀说,交通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而马德秀开创的交大新生第一课《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已经成为上海交大的一项制度和一种文化,到今天为止,历任的党委书记都要亲自给新生上这一课。



2016年是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也是上海交大独立建校后的第57年,如果从邓旭初1977年重启上海交大这艘大船算起,已经是第40个年头。


时任校长张杰在校庆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的主题演讲。


张杰用“百廿交大因图强而生”,“百廿交大因改革而兴”,“百廿交大因人才而盛”来总结交大120年的发展历史。


在“因改革而兴”这一节,张杰是这样说的:交大人敢为人先,奋勇拼搏,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四年前的2012年10月22日,这场改革攻坚战的发起者邓旭初,在上海的华东医院悄然去世。十年前他的话,依然振聋发聩:“我们党委一班人,深知交通大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下定决心要恢复它应有的地位。所以,我们才有较强烈的改革交大现状的愿望和思想”。

这位抗日战争日期参加新四军,抗美援朝时期的汽车运输团长,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老革命,晚年回到皖南,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和人生,感慨万千。
他说了一句话,“我们永远是强者”。他做到了。
改革开放以来,对上海交大改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历任上海交大主要领导。左起张杰、谢绳武、王宗光、现任校长林忠钦、现任党委书记杨振斌、翁史烈、马德秀、姜斯宪,邓旭初、何友声已去世。


张杰强调,面向未来,交大要成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沃土、全球领先的学术标杆、国家发展的创新基地、世界文明的融会中心。不远的未来,交大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伴随中国走向世界,代表中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雄心壮志,呼之欲出。


这是上海交大迈入第二个甲子的自我使命宣言。


此时,人们不经意的发现,中国高教界的“清北复交”口头禅,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变成“清北交”。


不管竞争对手们愿意承认,亦或是“不屑。今天的上海交大,已经稳稳站在中国第三高校的位置上。接受对手,或者时代的新的挑战。


四十年挥手间,梦圆。(完)



No.4

尾声,预告。



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去年也就是交大125周年校庆时的宏愿。一年过去了。总算完工交作业了。


谈论上海交大,有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


那就是西安交大。


由于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的特殊历史渊源,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发展进程,以及高教江湖的恩恩怨怨。这里面牵涉到历史与现实,文化与人情,经济与政治,以及永恒不变的人性。


这是一个猛料多多、波澜壮阔、还挺有趣的故事。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我会告诉你,为了今天这篇文章,『师说』编辑部小伙伴准备了整整一年,写了三个月,书都买了几十斤(参见附件《参考资料》)吗?不会的。


后面,我们考虑写一篇专题。


如果。。。今天这篇能10+万的话哈哈哈。


题目不妨暂定《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兄弟德比六十年(1959-2019)》。



参考资料:

1、《上海交通大学简介(1983)》上海交通大学内部出版刊物;

2、《革 命史资料(8)》,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3、《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初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4、《交通大学校史(1949-1959)》刘露茜 陈贻芳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5、《忆上海交大重整雄风》,邓旭初,东方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6、《中 共上海交通大学党史大事记》,王宗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7、《上海交大二十年》王宗光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8、《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刘自勋  许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9、《江 泽 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10、《纪念柴树藩同志》,王宗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1、《大学与人生》,谢绳武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12、《真情岁月: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的体验》,王宗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13、《变革与超越:走中国自己的一流大学之路》,马德秀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

14、《实践与探索(上)(下)》,马德秀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

15、《攀登:坚定从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姜斯宪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

16、《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校友通讯录(1945-1949年在校同学)》。



重度相关阅读:

以交通之名:“交通大学”定名一百周年



END

交大,126周年快乐。


刊名题签:沈墨


教育·新知·观念现代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