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文 2018-05-28

推荐阅读


《天涯孤客2》本期热帖



☞ 劲爆!传华为荣耀53人AI团队全被苹果挖走!

☞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 重启全面制裁

☞ 被判“反人类罪”的国家元首们——“反人类罪”没有追究期限

☞ 罚款1个亿!知名电视主持人摊上事了!

☞ 齐白石:没事憋老来找我媳妇,听见没?

☞ 汤灿下落终于曝光:获减刑已悄悄出狱





这几天因为中兴芯片的事情,大家都非常关注。我看到以后感慨很多。很多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情和体会。


先说一下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近日,美国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2025年3月13日。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表示,中兴通讯或因此进入休克状态。此次事件引发国内“芯痛”,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我国芯片超90%为进口或在华外企生产。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原油进口金额的2倍。



这次中兴事件后,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眼中的中国和国外医生和医院的一些不同之处。


2010年,我第一次接触日本的高崎健教授,他受周宁新教授的邀请,来二炮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当时他做出的幻灯,就让我眼前一亮,每帧幻灯片都非常的精致唯美。肝脏的肿瘤标本处理得非常细致,甚至有一些在一厘米大小的组织标本上,就能切出一百片玻璃切片,进行连续动态细致的观察。这种工作方式和变态一样的细致,当时就把我惊呆了。


之后每年有1到2次的交流机会,每一次我都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日本的工匠精神,我当时心里就很受震动:这样的严谨和细致,怎么能不出成果呢?


2013年,我在美国克里夫兰医院学习。美国整体社会的管理和运行非常高效,细节处理非常到位,胰腺手术后,不同的切面用不同的颜色笔进行标注,观察切缘的阳性率。术后随访认真细致,一切以数字来说话,体现了极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数学思维模式。

美国非常重视基础科研,每个稍微大一点的医院都有跟临床几乎等量相当的基础科研大楼,而且科研的实效性非常强,非常重视科研与转化的关联。绝不是我们国内的那种为了几篇sci文章而做的虚头巴脑的科研。工作非常敬业认真和勤勉。住院医生早上五5点半就开始查房,教授七点左右就能进到手术室。


由于美国非常重视基础科研,所以,对于临床,他们总是起着一个指导性的方向。但是他们的临床手术和日本医生相比,不够扩大和激进。而中国的肿瘤患者,由于就诊时相对较晚,因此,日本的那种扩大和激进的手术风格可能更适合中国患者。因此,2014年,我和周宁新教授商量,为了建设一流的学科,我们聘请高崎健教授,作为驻留科室的教授,希望一方面学习日本专家精进的手术,同时也要学习日本医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和高崎健教授一起工作的四年当中,我的感受太过于深刻。一个76岁的老人。中午下了手术之后,直接到会议室,进行手术路径和思路的讲解。手术结束之后在手术室,对标本进行解剖,有时一个肝脏标本,他会连续的做十几甚至20片的这样的分片切开,观察,逐层观察肿瘤扩散的程度。我们中国医生通常只是切开一层或者两层就可以了,而没有像他这样连续切开几十层进行肿瘤侵润范围观察的概念。


这点我本身就很敬佩,也很震惊。而在每个月他来我们科室讲学的时候,他的幻灯都有新的内容。而且幻灯片都是他亲自制作,非常的精致。同时也能看出,日本相关学科医生拿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常的考究。


比如说胆胰合流异常,这种,ERCP的影像就非常的清晰和准确,和国内影像科拿出来的那种模模糊糊分辨不清的相比,差距一目了然,体现了日本各个学科的专家都有一种非常严谨的工匠精神。


教授不光在临床当中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基础理论知识十分扎实。这个月在我们科室讲学时,讲到肿瘤的基础免疫,我感觉比国内的一些免疫学专家讲的还要透彻和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教授一起工作了四年,还希望他将来继续来我们这里讲学的原因。我们向他学习的,不光是一些临床的工作和认识,更多的是他身上的这种精神和他的基础的知识。


而反观我们国内的专家,我去很多医院做手术,有一些主任,非常希望我们能够认真的进行手术的解剖和展示,而有一些主任,由于害怕做的太过彻底出现问题,而常常说:就这样就可以了,见好就收吧。


我固然理解当前严峻的医疗环境,但是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疾病的本质?难道我们要永远跟随国外专家的指挥棒来进行临床工作么?再说一下手术之后的情况,日本的医生是亲自把标本进行初步解剖,然后在病理科和病理医生进行认真的固定和拍照。我们的外科医生把标本一泡,可能当天晚上,就去喝酒了。一点一滴的不同,一天一年的差别,造就了后来我们和他们的巨大差距。


再说一下医院,有几个医院真正重视基础科研?即或是一些比较大的医院有临床研究所,比如说肿瘤医院,多数有肿瘤研究所,但是他们和临床几乎是两张皮,各干各的,闭门造车。以发几篇没有用的sci文章为最高追求。很多专家没有一点谦卑和谦逊,稍微有一点成绩,就狂妄自大,而这种自大,是科学家精神的最大敌人。


由于我们中国的医院都不重视基础的科研,所以我们体量再大,也和中兴集团一样,是大而不强。一年做1万台医院手术的医院照样听国外一年做500台600台或者一千台手术的医院的指导。国外的写所谓的NCCN指南的专家,有几个手术做的比我们中国的医生多呢?我们勤于动手,而不勤于动脑。不愿意做苦行僧一样的深入的研究。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处处要向人家学习,时时刻刻要向人家学习。


因此我觉得,从医院的层面来说,我们要高度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科研,要把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到这些研究中去,培育我们的自己的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应该不吝投入。在临床当中,我们要建立自己完善的数据库,培养医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培养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从临床医生来讲,要加强我们的修养,学术修养和人文修养。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参考指南,但是更要敢于突破指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放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实事求是的说话,实事求是的做事。


否则,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我们的中国,我们中国的医生,离真正的科学精神,会越来越远。这是我这些天的深深的思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延伸阅读:


来源 | 网络


当你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到纽约纽瓦克机场,你会感受到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机场,到第三世界的机场。


6月初我结束德国考察,当从陈旧逼仄的柏林机场回到巨大崭新的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时,同行的记者朋友笑着说道:“发展中国家的设施,就是发达!”


过去数年,我多次往返于美国、日本、欧洲,在跨文化的交流和观察中,类似的感受还有很多:从布鲁克林脏乱的河滨公园遥望曼哈顿岛,我觉得似乎并不比从外滩眺望陆家嘴更令人惊叹。从杭州到上海,和谐号曾以350公里的速度飞驰;但从东京去仙台,东北新干线的速度却鲜能超过250公里。在德国汉堡,当地正如火如荼推进智能城市建设,但所用互联网技术却并不比北京的更为先进……


三十年前,当一个中国人来到美国,会被机场、高速公路、超市、摩天大楼所震撼;而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视觉冲击感已经荡然无存。于是乎,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怎样才算是发达国家呢?


当然,是否是发达国家,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衡量,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寿命、识字率、工业化水平……但近年来我在跨国旅行中,渐渐形成了一些主观判断方法。概括来说,发达国家会不计成本地做三种付出。


首先,为弱者付出。正如决定一个水桶容量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评价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判断标准不是强者的高度,而是弱者的地位。


弱者地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汉堡,公交巴士到站后会利用液压侧倾车身,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上下车;在东京,所有地铁车门上都刻有盲文告知盲人所在车厢位置;在美国纽黑文,政府补贴令当地穷困人群得以和耶鲁医学院博士生住在同一幢公寓。


为弱者付出,这首先意味着成本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金钱付出(例如服务盲人和老人的公共设施不产生经济效益),这是社会强者为弱者买单。反之,过度追求金钱效益,由弱者为强者买单,则是社会不发达的表征(试想北京还有几条盲道没被车位或店铺占据)。


为弱者付出还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精神升华。在汉堡,一位思科公司经理向我展示他利用捐款开发的难民医疗服务集装箱,专为涌入德国的难民提供医疗帮助。


在很多人看来,带来社会问题又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难民不受欢迎,而思科的这位经理却坚定地说:“他们需要帮助。”当人道主义精神超越实用主义精神,当整个社会出现大量愿意不计成本服务弱者的社会群体时,这个国家必定是发达国家。


其次,为细节付出。注重细节品质,而非宏大外观,或许是我所走过的发达国家的共性。东京成田机场或许不如北京首都机场现代化,但新宿街头的公厕设施,绝对堪比北京五星级酒店。虽然中国一座三线城市的高楼大厦都不逊大阪,但在日本,我到再偏僻的小城,都可以放心直饮自来水。


为细节付出,还意味着急不得。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当地好友为我介绍当地社区发展。在一块荒地前,朋友说由于该地曾被用作化工厂厂房,当地政府花了40年时间仍未完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清理,因此即便地价很贵也不得不闲置荒废。


面子易学、里子难补;经济发展可以很快,但社会发达则需要耐心。吹嘘高楼大厦硬实力,忽略生活品质软实力,这不是发达国家心态。


再次,为未来付出。在人口仅有12万人的德国小城博特罗普,我拜访了刚成立不久的大学HRW,这是这座城市的第二所大学,共有70多名教授。市长蒂施乐说:“我们需要为城市的未来投资。”这让我联想起我的故乡,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的江阴,拥有36家上市公司、160万人口,却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


在博特罗普,我还拜访了一所名为“未来之屋”的公寓改造项目,改造的目的是令建筑更加环保节能,但改造成本通过租金回收却至少需15年。面对如此不经济的方案,投资者的理由很简单:这是未来。


在油价便宜的美国,美国人民仅仅为了一个环保理念,自2000年以来购买了160万辆比同等汽油车贵一倍的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在德国,为了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德国人民在过去十年忍受了电价翻番。


所有这些看似没有经济理性的行为,实则都是为未来付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只斤斤计较眼前经济利益,只愿意为廉价的服务和商品买单,不意为未来做长远规划和投资,则这个国家很难从“跟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升级成“引领发展”的发达国家。


鸟瞰柏林城市:柏林人均产值非常高,但是少见的高楼和拆迁


结束在德国的访问后,我颇为感叹,落后的高铁网络、陈旧的基础设施、低矮的建筑,德国似乎没有大多数中国人以为的那么“发达”。


“什么叫发达?”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海宁·埃勒曼如此反问。


“发达的建筑、发达的铁路、发达的技术……这些都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非值得追求的目标本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