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达廷顿庄园、舒马赫学院、托特尼斯镇的思考 (连载二)
题记:深植于自然系统,深耕于生命本身,深寻于社会危机。启发内在的潜力,培养灵性、道德和生态世界观成为了舒马赫学院的教育愿景。舒马赫学院策划把理性和感性相结合,把质量和数量相结合,把逻辑和直觉相结合。当然前沿理论之中还包含着同情心、想象力、创造力,并将美感融化在多彩生活和文化特色上。
■
离达廷顿庄园不远处,就是既隶属于英国百年名校普利茅斯大学,又作为达廷顿庄园信托永续教育工作重要实验基地的舒马赫学院。可以说,达廷顿孕育了舒马赫学院,舒马赫学院的诞生及其所传递的时代精神,是达廷顿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探索的延续。
图11:舒马赫学院一些校舍旁边就是牧场
谈到舒马赫学院,就立即联想到他的创始人——教育家、作家及环保与和平活动家萨提斯·库玛(Satish Kumar),他出生在印度的一个耆那教家庭,9岁出家成为耆那教僧侣。18岁受到圣雄甘地的启发还俗。1962年,26岁的萨提斯与友人发起和平朝圣,从印度甘地墓前出发,经过伊朗、俄罗斯、英国,最后抵达美国华盛顿的肯尼迪墓前。整个旅程不带分文,坚持素食,历尽艰辛,只想会见各核大国领袖,宣传世界和平,反对核武器。
上世纪70年代,他成为《再生》(《Resurgence》)杂志主编,该杂志被英国《卫报》称为“绿色运动中心灵与美学的领袖”。当时,萨提斯曾聚集西方环境运动先驱们在达廷顿庄园开展了绿色先锋全人教育创新,并向达廷顿霍尔信托集团的受托人建议组建一所绿色大学。
图12:舒马赫学院主楼大厅内古朴的陈设
1991年终于创办了舒马赫学院,因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先知”、 世界知名的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采用舒马赫来命名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区互助生活的学院,是世界上著名的可持续生态经济学院,也是世界上最前沿、最先锋的国际绿色学院之一。
后来萨提斯写了一本书《土壤·灵魂·社会》(《Soil·Soul·Society》),提出了著名的3S理论。近些年,已经超过84岁高龄的他,还一直孜孜不倦地写作、赴世界各地教学。同时,他几乎每年都前来中国大陆及香港进行演说。
图13:舒马赫学院教学楼的一个小前厅
舒马赫学院作为传播小规模生活方式的圣地,其实,它的本质又是一所乡村学院,甚至被它的中国留学生及访问学者美誉为让你与大自然坠入爱河的“魔法学校”。学院面积不大,被草坪、花圃、菜园所环绕,背靠着就是一片遮天蔽日的红杉森林。学院所在的主体建筑是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英国古老宅邸,作为仅有两层高的教学和生活主楼,课室、办公室、冥想室、客厅、饭堂等,统统都是在这幢充满故事的大屋子里。
当年泰戈尔也到访过舒马赫学院这地方,学院的设计也受泰戈尔的森林学院的哲学启迪。舒马赫学院注重生态感观融入科学领域,考究生态系统与自然、灵性、未知世界的关联,探寻思维与感知的平衡和由内而外的个体转化到社会转变的方向。既教授深奥的现代量子力学理论,同时也训练身心整合的灵修,引导学生用多元思维回应世界系统性挑战,并强调学习、生活与爱并重。
常年开设转型经济、整全科学、生态设计思维、灵性与生态学和可持续园艺与食物生产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吸引着全球超过90个国家不同年龄与背景的学生前来深造。除此之外,学院申报了研究型硕士和博士点,还有各种短期课程和项目,并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办学。
值得庆贺的是,2017年2月,舒马赫学院与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联合举办的“生态文明转型·东西方对话”短期课程首次启航,分别在英国舒马赫学院和托特尼斯镇、中国北京和四川以及网上授课,让学员们亲身感受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进行生态文明转型探索的各种模式、问题与出路。
2018年7月,舒马赫学院的社区式整全教育也终于在中国落地——由曾在舒马赫学院攻读的中国留学生所构建的舒米学苑,正式在中山市五桂山自然保护区的旗溪村内创立。该学苑所开设的有短期课程、分享会、工作坊、系列营等,不定期会有舒马赫学院等国内外老师的网络连线或现场授课, 2019年12月还邀请了创始人萨提斯亲临舒米学苑演讲。2020年后,更与旗溪生活农场、社区伙伴一起,尝试当代人类群落的新形态,建造生态文明社区。
从此可见,当年泰戈尔访华期间与山西督军阎锡山商谈,希望在中国找到一块地方来实验乡村建设计划;恩厚之也曾给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写信,提请要拓展与中国乡村建设合作的梦想。如今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旗帜下,他们的计划和梦想,经中英新一代生态环保行动者和乡村建设实践者的努力而得以陆续推进及成真。
图15:正在喂鸡的舒马赫学院学生
舒马赫学院锐意培养和实践出人本发展的新范式。所以它的学习过程也不同于常规学校,而是力求“手、脑、心”的整体感知与技能,重视学、知、智、行、用合一。尤其是舒马赫学院以特殊的“小即是美”的哲学,每年除仅招收几十至近百名学生外,还吸引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绿色先锋个人和机构前来授课分享,或拜访学习。
他的魔力,甚至吸引了不少从神话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到诗人、马语者、厨师……!然而,在舒马赫学院赢得一片赞赏中,也引发一些争议的声音,甚至认为它没规模、不正统、很出格。时间是最好的评价,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舒马赫学院仍持之以恒地走着自己独特的路。
图16:舒马赫学院的有机菜园
学院四周种有不少菜园,日常所施用的有机堆肥主要是收集厨余垃圾发酵而成。在丰收季节,除了能够养活全体师生外,还可以出售给附近居民。我特别留意摆放在校园内那辆卖菜的漂亮木车,车上放着各式蔬菜,两旁挂着价目表,中间是一个投币小钱箱,这无人售货形式,折射出乡村传统的纯朴、简便与诚实,也从中流露出舒马赫学院一贯以来所谆谆教诲的人生哲理。
图17:舒马赫学院前的无人售菜木车
更难得的是他们打破社会上的森严职能等级,这里没有专职校工、厨师、清洁员,在师生们和志愿者的共同操持下,每天的各种劳作都由不同的小组去完成,连校长都帮忙洗碗碟、刷马桶,年迈的创始人萨提斯也经常穿着围裙在厨房里与学生们一起煮印度咖喱。舒马赫学院平等对待每一个不同职位的人,就像是大自然各种元素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同等重要。在舒马赫学院,老师亦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所有人都是共创者。
图18:舒马赫学院师生共用的素食饭堂
在舒马赫学院,无时无刻所追求的,就是如何使所有在这里的人感到温馨、舒坦,安宁是很重要的,因为个体关注了,身躯放松了,心扉敞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真挚,沟通起来就没有隔阂,思想碰撞就更有质感。学生和老师处在如此和睦、优雅、静谧的环境里上课、劳动、娱乐,或者策划一个讲座,组织各种工作坊,亦可以针对某个专题作研究,举办学习分享会,即兴时也可以弹奏一曲,沉默时亦可以与树对话,这都是一种平衡学习生活的理念。
而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是需要践行的,师生们一起做实验、一起做园艺、一起做面包。还种菜、养鸡、自制生态卫生间等。把对天地的认知落到生活的实处,促进从改造外界到成为改变自身的超越。
图19:师生们共同设计制作的生态卫生间、木梯子、白围栏
论文&照片:梁老师
编辑:Yui
我知道你 在看 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