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波罗:这本书令我获“艺”匪浅▸艺荐◂

梁波罗 上海文联 2020-10-06

 梅兰芳/口述  许姬传/记录

《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一本书的启示

【编者按】“艺荐”是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的一个重要栏目,旨在请文艺家们为读者推荐他们心中最爱或对他们影响最深远的艺术作品。这次我们请来表演艺术家梁波罗先生,他为大家推荐的是令他获“艺”匪浅的一本“旧书”……

梅兰芳生活照及剧照(摄于1950年代初)

梅兰芳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家,我在中学时期就是“梅迷”,每逢他来沪登台,我必是三楼常客,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奉为圭臬。当年《文汇报》连载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录的《舞台生活四十年》,我几乎每期追着读。

为了追寻他的求艺道路,我在课余参加了杨畹农先生主办的“梅剧进修会”,与梅派同好切磋技艺。进修会就像如今的K歌台;在京胡、二胡伴奏下,由老师指导,男女老少轮番唱个不停。

后来,进修会解散,杨先生调往上海戏校任教去了。当年,李炳淑、杨春霞等都是杨的得意门生。那时我也曾想改学小生,企图走自学成才的道路,因故未遂。

我在高中毕业后投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攻话剧,可是梅先生对艺术的敬畏、创新,抗日时蓄须明志的家国情怀,为人的谦和、博学始终影响着我的一生。


平明出版社出版的《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先生在平明出版社出版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写道:

“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的学艺过程,与一般艺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会抄近路,我不喜欢听一些颂扬的话。我这几十年来一贯依靠着我那许多师友们,他们很不客气地指出我的缺点,使我能够及时纠正与改善。”

我对这段话印象特别深刻,“以勤补拙”几乎成了我学艺的座右铭,我从艺以来六十年,就是遵循“笨鸟先飞”的原则,抱着“艺海无涯勤作舟”的观念,接演一个个角色,无论戏多戏少、正角反角,我都一视同仁,同样全神贯注,不敢懈怠。我认为这里就蕴含着大师的教诲,数十年来对我所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新版《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

由新星出版社于2017年3月出版



编者按】作者梁波罗曾因筹演梅兰芳,做过大量相关读书笔记。华师大附中数学老师廖康民曾经送过一本精心制作、饱含师生情谊的贴报本给他。这次撰文,作者专程到老房子找到了那两本弥足珍贵的读书笔记和贴报本(见下图)。

梅先生在书中又写道:

“我在艺术上的进步与深入,很得力于看戏。而且看的范围要愈广愈好,不一定专看本工戏,其他各行角色都要看,同时批评优劣,采取它的长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技能丰富起来,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从艺以来,我正是将这段话贯穿在我的艺术实践之中,从不固步自封,话剧、戏曲、歌唱、主持、朗诵、文学我都主动尝试,做过不同程度的涉猎,我觉得影视表演不应“画地为牢”,要从多处汲取营养。

为此,1998年起,我参加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的摄制,长达数年,与滑稽、话剧、沪剧、评弹等演员共烩一炉,互相取长补短,开辟表演领域一方新天地。

我以为每种艺术样式都有其特殊长处,只有近之、学之,才能化之、用之,以此丰富自己的羽翼,有道是“艺高胆大”,从而能更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艺术天空!  

作者向梅门大弟子魏莲芳求教


1983年,我应某电影制片厂邀约,差一点去拍摄了一部描写有关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片。为了能扮演这位京剧一代宗师,我再次深度阅读此书及大量有关文字资料,寻访梅先生的生前故好,登门向梅门大弟子魏莲芳先生求教,老先生听说要拍梅师,二话不说,冒着酷暑一招一式悉心亲授了片中需要呈现的《宇宙锋》“装疯”一折。

我走访了老作家沈寂、老报人张之江等,了解当年梨园有关情况;由于诸多原因此片搁浅,令人无限遗憾,却也给了我与梅氏艺术更为亲密接触的机缘。

作者在《百年振飞》中扮演梅兰芳


因此,当2002年上海电视台为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而录制的电视专题片《百年振飞》,我扮演了一回中年梅兰芳,聊以表达我对大师的一片敬仰之情。


《百年振飞》的戏中戏《断桥》剧照


世上好书千万卷,安能看得尽,仅以上述我引用的这两段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文字,此书的含金量可窥一斑。我推荐看官,尤其是年轻的从艺者们拨冗一读这部“旧作”,读后一定大有裨益,也许会有N多新的发现!前人留下的宝藏值得后人去开掘,其中自有你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允许我借用为梅大师操琴的徐兰沅老先生的一副对联作结: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梁波罗跨界才艺混剪视频



文编∣排版∣视频∣ℂℍℰℕ

本文部分图片和视频由作者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