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嬗变”映万变,这些企业家跨界破圈玩转影像▸聚焦◂
+ + + +
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与上海企业家摄影学会联合主办、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古典工艺研究中心协办的《嬗变4——跨界无限》影像摄影展,眼下正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火热展出。
本次展览主题是“跨界无限”,延续了“嬗变”系列前三届的创新精神,由卓福民、张跃、施德容、丁凯挺、吴建斌、沈忠海、张泽民、葛抗献、韩伟、许海峰、陈伟、王骅等12位企业家与艺术家的作品组成联展,2021年3月20~30日对公众免费开放参观。
著名摄影理论家、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林路教授表示,“嬗变4”展出的影像作品表现形式较前三次更为丰富,而且“嬗变”中的古典工艺,已经和当年实践者的工艺特征“面目全非”。不管是明胶蚀刻还是手工纸移膜,创新的实验者似乎嫁接了所有可能的技术手段,让“古典”的当代性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穿越。而且,材料和工艺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古典”,或者说非常的“当代”!丝绸上的、石板上的、水彩纸上的、金属板上的,甚至刷上了石灰的影像,又从另一个层面凸显了影像融入当代的复杂性。其实你所看到的材料肌理,已经早已不是材料本身的话语特征。或者说,影像和材料之间已经成为不可剥离的整体呈现,每一种材料运用的背后,都是影像视觉语言试图“突破重围”的一次“孤军作战”,呈现出一种“先锋”的姿态。
林路教授主持了学术研讨会,就嬗变的当代实践价值,影像的多元化走向,视觉融合的探索空间,摄影市场的培养与突进等议题展开讨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忻雅华女士首先介绍此次与上海企业家摄影学会联手举办嬗变展的初衷:突破传统影像的展现方式,探索摄影呈现上材料多样性和可能性。
不断探索影像的可能性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摄影策展人、摄影理论家、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嬗变”系列走过三届,始终在材料、工艺、呈现手段等方面,用独到的观点以及对当代话题的认知空间,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充满想象空间。
有人说,这个展览看上去不过如此,因为他在手机上看。其实手机屏幕很难把当代艺术那种最精彩的东西传递给观众,只要你到现场来,一定会收获手机给不了的震撼,以致收获一些富有价值的思考空间。
当代摄影发展至今,我们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也想通过各位专家大咖的观点想法,帮助我们能够在更高的高度上看清今后的方向。
让材料和镜头碰出闪光点
王南溟
社区枢纽站创立者、著名艺术评论家
有一届“嬗变”展上,我做了《摄影分析》的讲座,我说在镜头背后有一个眼睛,它是大脑的观点、思考的点。你思考的点,会驱使你的眼睛,从而带动你的镜头。材料也一样,材料如何被带动?
假如说我们为材料设定一个特定的语境,或者说情景,那么首先点燃材料属性的是:我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把这个表达方式,通过我的材料呈现出来。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我要拍什么”的问题,我拍了以后,感觉原来的材料不够用,就会想到“我要用什么材料”。所以它是一个循环的思维提炼和镜头选择,到最后落脚点就在于材料本身。
当我们在制作一个摄影作品的时候,我们用了材料;当我们在表达一个更加丰富的尝试的时候,试验材料的时候,我们获得了使用材料的价值。有的材料好像似乎原来没法被摄影所用,用了以后就产生了特别的视觉效果。比如“嬗变”展里,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这还是体现得比较充分的,他们花了大量的心血来从事这样一种劳动。接下来就是怎么样把材料非常巧妙地可遇不可求地结合在一起,让材料和镜头碰出了闪光点。
形式和风格要由内容来支撑
黄文叡
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摩帝富艺术集团执行董事
“嬗变”的变,我的理解是在材料的使用上,材料的选择,必须要能表现出一种形式,这个形式才能造就一种风格出来,就是个人风格。但是风格的背后也就形式的背后,它必须要有内容的支撑。
我看了两届“嬗变”作品,有些个人风格已经出来了,有些还是留在比较业余的方式,没去思考,没做功课。我想表达什么,语汇是什么,这个语境很重要。这语境没办法帮助你的,镜头帮助你,你的眼睛透过镜头按下快门那一霎那就形塑了你的语汇。
这个变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不应只在材料选择上,每个人都要有功课。摄影师、摄影家也是艺术家,所以我们必须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这些人的创作,我们会比较严格一点。
我们去西方摄影策展的时候,我们也是看这个。以前我在纽约的现代美术馆干了好几年的策展人,我们在选件的时候,摄影作品跟艺术作品的选件标准是一样的,媒材可以多样,你常常看到混合媒材、综合媒材;然后还有很多的表现手法,一出来给你打的标题是什么?你看都看不懂了,标题还跟你讲“无题”,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摸不着边际,我怎么介入,怎么理解艺术家的作品?
一件作品得要有脉络。常常能看一个艺术家作品从早期到现在,我看到了他创作的脉络,每个脉络都有一个风格。希望接下来“嬗变5”,我们能看到有更多这样子很纯粹艺术,把摄影当成艺术来看待。
摄影的力量在于带来思考反映情感
刘香成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
其实全世界的摄影家对材料感兴趣的人很多,问题是用不同的材料以及拍摄的不同内容,是否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个更新的或者一个独特地去欣赏这个作品的方式。
这次展出的作品里面,一些我挺喜欢的,比如吴先生拍的居民生活,可能因为他的工作,可以想象到他对被拆迁之前或者之后这些居民生活的观察的深度,以及他表现出来对这些人物、对这些居民的一种同理心。
这些作品让我感到,摄影的力量依然存在,不单单是记录一个城市、一处变迁带来的独特机会。摄影师能够用他自己的观察、他控制画面的能力,给我们带来思考、探索,以及情感反映。
不成功的探索者和不再探索的成功者
王小慧
著名当代艺术家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这种努力,包括花费的心血,至少是让我看到我自己的过去,也是那么执着,那么热血或者那么投入。我曾经有五年时间一直在拍花,冰箱里基本上花比吃的多,我最高纪录是连续吃了七箱方便面。
我感觉到了他们也有这种热情,艺术创作首先最需要这个。然后再谈观念和思考,他们已经往当代性去走了,这个路是对的。我一直喜欢一句话,我对自己也是这样子说的,我宁愿做一个不成功的探索者,也不要做一个不再探索的成功者。
我们看到了那些成名的艺术家,不管国内国外,不断在重复自己。虽然他那个东西卖得很好,也很有可识别性,但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真的好的艺术家。他只是很好的生产艺术作品的人,是市场生产艺术作品的大机器流水线里的一部分,可能对社会生态是有用的,但我个人更喜欢那些不断探索的艺术家,那些探索未必都成功。
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说形式本身也是内容,有时是成立的,我不反对。我自己也很重视形式,林路写我的书里,就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是不行的,但是太注重内容而形式非常不可取的时候,观众可能都不屑于看你的作品,会觉得你这个作品没意思,没有人要看说教,没人要看你的一个观念,所以也不可取。要在形式和内容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两方面都要兼顾,否则是不能称之为“视觉艺术”。
艺术家不是职业,是生活状态
龚彦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艺术家不应是种职业,应该是种生活的状态。关于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其实能保持一种业余性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当然你是在有一定的基础的时候,你是另外一种超越。我第一次看“嬗变”,其实是有一些期待和预设的,因为我觉得企业家的经历和视野,会影响他们的创作和表达。
企业家每天要面对、应对的东西,可能比我们普通人要丰富很多,所以我一直期待的是这个展览的内容和视角。这方面我得到了一些满足,有些地方与我想的不同。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大家胆子都特别大,没有框框,可能有些材料的运用或者是材料和内容之间的那种关系,真的是艺术家不敢这样做的。很多艺术家被太多套路、太多市场或者美术馆制定的那些标准格式束缚住了。而我现在看到的是一群有着精良设备、充足资金和大胆想法的“野兽”。
大家都在追求美、模拟美,但是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每天会有多少人拍落日的场景,我们的眼睛已经审美疲劳了,我们要发现的可能是美后面的或者说超越美的东西,或者是看到生活真正的本质,我觉得这可能是企业家能够给到我们的。
我觉得艺术一定要快乐,这很重要。艺术不是刻意地去制造痛苦,或者是为了制造一个艺术产品而去假装痛苦。在“嬗变”展里,我感觉大家非常快乐,尤其是关于上海城市记忆这一部分内容,颇能打动我。
新方向往往来自“业余”人
凯伦·史密斯
著名策展人
我在中国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当代艺术,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社会大众对于当代艺术有这么大的兴趣,但是我今天看到这么多企业家作品呈现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还是能够普及到大众面前的。
我们可以去逐个判断每个人的艺术风格、他在做的是什么,更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团体,这种团体在很多其他西方国家,不一定会有个清晰的定位,我觉得我们需要稍微模糊一下,就是没有业余和专业之分,有的时候我们最希望了解到的新方向和新信息往往来自于“业余”人士,因为他没有套路,不会被困在里面想不出新方向。所以这个团体正在给大家传递一些想法,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形式多彩,内容为王
霍玮
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
“嬗变”系列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作为企业家在摄影方面执着探索,用创新的理念在摄影上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展示自己的思想,我觉得这是弥足珍贵的。从“嬗变1”到“嬗变4”,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是在艺术上探求的是一种完美。在“嬗变”探索之中,更多的是展示了很多技法,包括暗房的技法,很多从百年前的老技法都得以呈现了。
当然包括所有的暗房技艺也好,PS也好,没有什么稀罕的。但如何能够用这么多的这种技法来服务你的内容,内容如果丰富,内涵有情感、有诗情画意,能抒发了作者个人的一种感受,那就叫内容为王,内容为王就会光辉。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这种内容,这是最重要的。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进行探索。那么相信这样的话,“嬗变”的创新之路就会为中国影像乃至艺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卖相”好的“艺术消费品”
鲍利辉
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摄影无非回答三个问题:拍什么?怎么拍?为啥拍?
大家拍回片子后,很多时候会做平面的展览,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了。于是有的把古典工艺用上,有的把新材料用上。那么一个团队、一批艺术家如何形成一种创作风格呢?这个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一点。
今天在看展的时候,我看见作品右下角有一个精美的二维码,我就去扫了,我发现“嬗变”真的区块链技术也用上了,网店也用上了,那么作品最终我觉得肯定都要走向社会。我原来是记者,后来做大理摄影节的艺术总监,当时我们提出来“典藏看大理”的口号,其实我们就是想推收藏。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市场研究和分析,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很多作品“卖相”特别好,完全可以成为“艺术消费品”,让它们走进千家万户。我在这里诚意邀请“嬗变4”的所有参展作品参加我正在参与筹办的第9届大理国际影会,让更多人分享你们的优秀作品。
文编 | Ⓒ.Ⓛ
美编 | Ⓗ.Ⓨ.Ⓟ
摄影 | Ⓒ.Ⓠ
视频 | Ⓙ.Ⓙ
往期回顾